1.描寫三國人物的詩句
開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
諸葛常談羨,能回天地春。
-----------《三國演義》中引用的后人描述司馬懿的詩。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
清文學家厲鶚
《步余杭溪上謁凌將軍廟》
苕源直下漱迥汀,古社依稀記舊經。
共呂子明矜戰伐,與甘興霸作神靈。
夜嘶寓馬山行雨,曉散祠鴉樹見星。
欲覓遺留何處是?草間部伍尚名亭。
凌統(189-237)字公績,三國吳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
燕歌行(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魏朝的開國皇帝。
降明權成厚,爭津定策高。
揚名攻不備,陷敵戰當鏖。
欲虜平襄、漢,還屯振節旄。
功逾孫子右,魏武過情褒。
徐晃(?-227)字公明,河東楊縣(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人。
凜凜威風鎮九州,當年許褚果如虎。
只因孟起軍前見,天下從茲播虎侯。
許褚許褚(?—232?),字仲康,譙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2.描寫三國人物的詩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發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3.三國演義中人物的詩詞
《三國演義》篇首詞(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贊嘆劉備詩: 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
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 傷人餓虎縛體寬,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曹瞞? 勉從虎穴暫趨身,說破英雄驚殺人。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
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當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云。
曹公屈指從頭數: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肉復生猶感嘆,爭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殘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驂遙望獨徘徊,眼前零落飄紅絮。
暗想咸陽火德衰,龍爭虎斗交相持;襄陽會上王孫飲,坐中玄德身將危。 逃生獨出西門道,背后追兵復將到。
一川煙水漲檀溪,急叱征騎往前跳。 馬蹄蹄碎青玻璃,天風響處金鞭揮。
耳畔但聞千騎走,波中忽見雙龍飛。 西川獨霸真英主,坐下龍駒兩相遇。
檀溪溪水自東流,龍駒英主今何處! 臨流三嘆心欲酸,斜陽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渾如夢,蹤跡空留在世間。 曹操軍中飛虎出,趙云懷內小龍眠。
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寶劍落時山石斷,金環響處火光生,兩朝旺氣皆天數。
從此乾坤鼎足成。 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屋黃金。
誰知一女輕天下,欲易劉郎鼎峙心。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贊嘆諸葛亮詩: 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云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碭白蛇夜流血;平秦滅楚入咸陽,二百年前幾斷絕。 大哉光武興洛陽,傳至桓靈又崩裂;獻帝遷都幸許昌,紛紛四海生豪杰: 曹操專權得天時,江東孫氏開鴻業;孤窮玄德走天下,獨居新野愁民厄。
南陽臥龍有大志,腹內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臨行語,茅廬三顧心相知。 先生爾時年三九,收拾琴書離隴畝;先取荊州后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 縱橫舌上鼓風雷,談笑胸中換星斗;龍驤虎視安乾坤,萬古千秋名不朽!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
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
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里釣魚鉤。 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高。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一方。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
伏弩齊飛萬點星,木門道上射雄兵。至今劍閣行人過,猶說軍師舊日名。
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 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
虎帳不聞施號令,麟臺惟顯著勛名。 空余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
好看綠陰清晝里,于今無復雅歌聲!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圣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后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諸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數萬陰兵繞定軍,致令鐘會拜靈神。生能決策扶劉氏,死尚遺言保蜀民。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云長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贊嘆曹操詩: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將呂氏殺全家。如今闔戶逢人殺,天理循環報不差。
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
4.寫三國人物的詩
讀三國志【唐】李九齡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循環。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吳似等閑。三國門后主【唐】周曇萬峰如劍載前來,危閣橫空信險哉。
對此玄休長嘆息,方知劉禪是庸才。三國門蜀先主【唐】周曇豫州軍敗信途窮,徐庶推能薦臥龍。
不是卑詞三訪謁,誰令玄德主巴邛。三國門魯肅【唐】周曇輕財重義見英奇,圣主賢臣是所依。
公瑾窘饑求子敬,一言才起數船歸。三國門吳后主【唐】周曇吳宮季主恣驕奢,移盡江南百媚花。
一旦狂風江上起,花隨風散落誰家。三國門王表【唐】周曇王表聞聲莫見身,吳中敬事甚君親。
是知邦國將亡滅,不聽人臣聽鬼神。赤壁懷古【唐】崔涂漢室河山鼎勢分,勤王誰肯顧元勛?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許英雄共使君。
江上戰余陵是谷,渡頭春在草連云。分明勝敗無尋處,空聽漁歌到夕曛。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歌送別【唐】李白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先主武侯廟【唐】岑參先主與武侯,相逢云雷際。感通君臣分,義激魚水契。
遺廟空蕭然,英靈貫千歲。武侯廟古柏【唐】李商隱蜀相階前柏,龍蛇捧閟宮。
陰成外江畔,老向惠陵東。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
葉凋湘燕雨,枝拆海鵬風。玉壘經綸遠,金刀歷數終。
誰將出師表,一為問昭融。諸葛武侯廟【唐】章孝標木牛零落陣圖殘,山姥燒錢古柏寒。
七縱七擒何處在,茅花櫪葉蓋神壇。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代孔明哭先主【唐】李山甫憶昔南陽顧草廬,便乘雷電捧乘輿。
酌量諸夏須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鋤。南面未能成帝業,西陵那忍送宮車。
九疑山下頻惆悵,曾許微臣水共魚。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李白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
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吳【唐】徐夤一主參差六十年,父兄猶慶授孫權。不迎曹操真長策,終謝張昭見碩賢。
建業龍盤雖可貴,武昌魚味亦何偏。秦嬴謾作東游計,紫氣黃旗豈偶然。
入蜀【唐】劉叉望空問真宰,此路為誰開。峽色侵天去,江聲滾地來。
孔明深有意,鐘會亦何才。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
鄧艾廟【唐】唐彥謙昭烈遺黎死尚羞,揮刀斫石恨譙周。如何千載留遺廟,血食巴山伴武侯。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剔銀燈【宋】范仲淹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
少癡呆、老成尩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
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一)趙云單槍匹馬倚青空,血灑征袍盡染紅。
漢水破圍施虎膽,當陽救主顯英雄。追隨先帝多征戰,事奉軍師屢建功。
長坂威風從未減,一生忠烈貫蒼穹。過秦樓昔曰當陽,子龍英偉,不愧陣中飛虎。
如飄瑞雪,似舞梨花,敵膽戰銀槍處。長坂血染征袍,驍勇無雙,護持危主。
覷曹兵百萬,孤身沖突,有誰能阻?年七十,李廣之雄,廉頗其勇,戰場建功無數。威風未減,豪氣長存,一念答君傾注。
枯木寒鴉,老臣仙逝匆匆,魂歸何許?憶中原嘯傲,忠烈名垂萬古。注:此詞平仄依宋人方千里、陳永平次周邦彥 詞而酌定,不考慮其它用變格所作《過秦樓》詞聲律。
(二) 姜維高陽臺文武雙全,才能足備,持槍勃發英姿。藝冠群豪,運籌策曉兵機。
心存漢室隨丞相,膽義高、受命麾師。伐中原,棧道連修,斬將搴旗。
破齊樂毅遭讒佞,辟巢壇烏鵲,興業無期。漢數難收,國亡投節如歸。
竭忠盡智將天補,未成功、此恨誰知?近黃昏,烈士墳前,幽草離離。
5.三國演義描寫人物的句子
三國演義描寫人物的句子有: 1、周瑜:姿志風流,儀容秀麗,佳配小喬,虎背熊腰。
分析: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
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 2、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分析: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著力描畫。 3、張飛:燕頷虎須,豹頭環眼,聲若巨雷,勢如烈馬,手提丈八點蛇矛,好不威風。
分析:張飛為人勇猛,傲下而不辱上,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萬人敵,曾率二十騎兵于長坂坡嚇退曹軍。但是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常酒后鞭撻士卒。
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行三。性如烈火,嫉惡如仇。
4、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姓曹,名操,字孟德。 分析: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筆下的曹操卻是奸詐多疑的人物典型。 5、諸葛亮: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分析:《三國演義》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并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6、關羽: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如涂脂,相貌堂堂,手提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胯下千里赤兔胭脂獸,真乃世之虎將。 分析: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冠、絕、無敵等第一的詞樣眾多,贊美云長的詩句最多,可謂是羅貫中筆下的三國第一將。
6.關于描寫三國人物的詩詞,最好不是《三國演義》里的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七絕/自解三國兼詠史 匡漢無非居漢相,全吳只為號吳侯。
可憐風雨千年內,逢亂必多劉豫州。 七絕/劉備 一封一禪此心昭,漢室猶存夢舜堯。
若得三千吹鼓手,當時涿縣便升朝。 七絕/孫權 十萬雄兵十萬刀,江東一地枉稱豪。
當時躍馬驚魂后,從此人前畏說曹。 七律/曹操 心憂天下起蓬蒿,漢室江山獨自挑。
未有英雄甘寂寞,向無豎子不招搖。 威名死后罵名續,大業生前帝業消。
羅氏一書真絕世,綿延毒害到今朝。 金縷曲/曹操 魂夢歸三國。
嘆當時,熊羆初滅,虎狼兼續。 太惜英雄經赤壁,折戟沉沙敗北。
悲泣淚,非關榮辱。萬里河山終難一,悵壯懷辜負成憂郁。
當此際,恨猶促。 可聞燕雀知鴻鵠?更洶洶,妄涂黑白,度人心腹。
渾水摸魚多少事,細算無非私欲。 真不避,諸公耳目。
禍亂誰憐生靈血,對烽煙獨唱升平曲。 爭忍見,世人哭。
7.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外貌再次強調、是人物=外貌=
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呂布:時李儒見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兩陣對圓,只見呂頂束發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馬超:言未絕,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趙云: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華雄: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關西人也,姓華,名雄.周瑜:當先一人,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見了孫策,下馬便拜.魏延: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龐統: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孫權: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子仲謀孫堅: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 觀之不已,忽見一人,容貌軒昂,豐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
8.三國演義有關人物動作描寫的語句,100字左右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卻說晉都督杜預,兵出江陵,令牙將周旨:引水手八百人,乘小舟暗渡長江,夜襲樂鄉,多立旌旗于山林之處,日則放炮擂鼓,夜則各處舉火.旨領命,引眾渡江,伏于巴山.次日,杜預領大軍水陸并進.前哨報道:吳主遣伍延出陸路,陸景出水路,孫歆為先鋒:三路來迎.”杜預引兵前進,孫歆船早到.兩兵初交,杜預便退.歆引兵上岸,迤邐追時,不到二十里,一聲炮響,四面晉兵大至.吳兵急回,杜預乘勢掩殺,吳兵死者不計其數.孫歆奔到城邊,周旨八百軍混雜于中,就城上舉火.歆大驚曰:“北來諸軍乃飛渡江也?”急欲退時,被周旨大喝一聲,斬于馬下.陸景在船上,望見江南岸上一片火起,巴山上風飄出一面大旗,上書:“晉鎮南大將軍杜預”.陸景大驚,欲上岸逃命,被晉將張尚馬到斬之.伍延見各軍皆敗,乃棄城走,被伏兵捉住,縛見杜預.預曰:“留之無用!”叱令武士斬之.遂得江陵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孔明教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枝.孔明令各船上軍士齊聲叫曰:“謝丞相箭!”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沖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云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于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