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女兒觀后感
偉大的中華大地養育了億萬兒女。
而圓明 園的火光,列強的入侵,瀘溝橋的槍聲, 日本浪人的狂笑,令一代青年兒女拍案而 起,舍生忘死,致力共和。我看完〈黨的女兒〉后深有感悟。
有一個鏡頭深深的烙印在我心頭讓我久久 不能忘懷。每當回想起這個感人的鏡頭 時,我都熱淚盈眶。
有三個共產黨員去傳送重要情報。三名共 產黨員走在偏遠的山路上,有一名共產黨 不慎走失了。
結果被日本人抓去了,日本 人讓她說出,她從哪兒來,去哪兒送情 報,情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那名共產黨 就是不肯說。敵人就對她進行嚴刑拷打, 她死都不肯說。
敵人把她拉去了火場。敵 人告訴她:“這是你最后一次機會了,你 到底說不說。”
她冷笑了一聲說:“你別煞 費苦心了,沒用的。在熊熊烈火之中,敵人問她你難道死嗎? 怕死就不是中國共產黨,她鏗鏘有力的回 答。
在烈火之中她的身影顯得那么高大。 在火中她紋絲不動,因為在她心中黨的利 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甚至于生命這 個信念在她心中從來沒有動搖過。
就這樣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犧牲了,但她 這種可貴的精神品格在中華大地上依然經 久不息,世代永傳。正是因為有了共產黨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 的幸福生活。
同學們,珍惜吧,這幸福的 生活來之不易啊!雖然我們不能像那些共產黨一樣,用自己 寶貴的生命換回人們的幸福生活。但我們 可用自己這雙勤勞的手讓祖國的明天更加 繁榮昌盛。
《黨的女兒》觀后感
[《黨的女兒》觀后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看著《黨的女兒》這部電影,不禁想起了如果沒有當時的共產黨,肯定不會有我們現在的繁榮,《黨的女兒》觀后感。
我們也是黨養大的,也是黨的兒女,黨把我們養大,就是為了讓我們長大后回報黨,為中國做出貢獻,讓中國一步步的走向頂峰,當然,這就是黨交給我們的任務,同樣也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絕不能像馬家輝一般在關鍵時刻拋棄黨,被叛黨。
他出賣了自己的信仰,出賣了自己的隊友,同時也出賣了自己的心,這種人是要遭到唾棄的,他是可恥的!要做,就要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像主人公李玉梅一樣,甘愿為共產黨付出自己的生命,這才是好樣的!不管在戰爭年代,還是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什么時候少得了我們的共產黨員呢!抗洪搶險的斗爭中,抗震救災的斗爭中,病毒橫行時,南方暴雪肆虐時,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共產黨員;哪里有紅旗,哪里就有人們的子弟兵,觀后感《《黨的女兒》觀后感》。共產黨,永遠是一面鮮艷的旗幟!我們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需要成千上萬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報效祖國。因此,我必須先立足當前,展望未來,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黨的女兒》觀后感〕隨文贈言:【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愿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黨的女兒的影評
該片描寫了共產黨人歷盡艱難,前赴后繼的英雄業績。
影片在展現悲壯的歷史畫面時,不回避戰爭年代的苦難,自始至終充滿了悲劇氣氛,但是悲并不令人沮喪,悲而益顯其壯烈正氣。本片意在悲劇氣氛中突出英雄主義,它沒有把主人公寫得非常高大,但卻寫出了這位黨的女兒真實的感情和真實的行動,田華的表演貼切自然,能與角色令人信服的融為一體;她所賦予角色的真實性、充沛的激情以及駕馭激情的能力,是她才華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著名文學家茅盾同志曾中肯地評價該片的成就,并認為“田華同志塑造的田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沒有她的杰出的表演,這部影片不能給人以那樣深刻而強烈的感染。”
影片在蘇聯上映時亦十分轟動,導演林農曾收到許多蘇聯觀眾的感人來信。
觀看一部愛國主義電影 寫觀后感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斗的勝利。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抗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
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
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
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
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旁觀看。心里卻久久不能平靜,心好像被無數的鋼針刺著一樣疼。
我想起自己平時對同學的態度不好,心里難受極了,感到自己臉紅,羞愧。過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個“吵架、打架王。”
我不是找這個吵嘴,就是找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腳,他一邊跑一邊說:“對不起!”我卻故意刁難他,把他一推,大聲說:“對不起值幾個錢,你把我的鞋子弄臟了,你賠!”那位同學一邊道歉,一邊說:“我不是有意弄臟你的鞋,我幫你洗。
行嗎?”可我還是要他賠,并舉起拳頭要打他。旁邊的同學聽到我的叫罵聲,圍了上來。
了解情況后,個個都不滿意,眼睛怒視著我,好象說:“如果你再欺負這個同學,我們就去告訴老師。我一看這嚇人的架勢,不敢再說什么,只好偷偷地溜跑了。
看《上甘嶺》的英雄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電視演完了,爸爸和媽媽津津有味地談論《上甘嶺》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可是我這個平時愛鬧的人,卻在一旁默默地思考著……。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黨的女兒觀后感,黨的女兒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