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柳永 納蘭性德 誰的成就較高
我很久沒研究這個了,也知道回答了樓主也不一定采納,但出于對古詩詞的熱愛,我還是想參一腳,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首先大家都知道,李煜是當仁不讓的千古詞帝,就憑這一點,我想就秒殺了另外幾位大神了吧--前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開玩笑的啊?這一句早已家喻戶曉,可是卻依然有許多人不認識前面你所說的幾位大神。即使認識,我想也只是聽過名字吧。
你看人家李煜,都上游戲了--英雄殺。還有電視連續劇,吳奇隆演的江山美人,可以百度一下。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知名度高并不代表成就就高,可是你看一下人家李白杜甫,若是不牛逼,人家會出名。如果說李白把詩發展到了巔峰,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說,是李煜把詞創造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的。
而至于納蘭性德,我想就相當于杜甫吧-李杜(李白杜甫),李納(納蘭性德)。另外,柳永比起他們,就略遜一籌了。
恕我嘴多--再吐槽幾句。如果說李白的詩是一種極度超凡脫俗的藝術,那么李煜的詞就是一種無限的哀婉凄涼之美。
一個是六月的太陽,一個是深秋的明月-兩個極端。然而李白與李煜兩人卻有共通之處,同樣渴望自由,同樣超脫不羈。
而白比起煜,不得不說,人生的最后的落幕要來得好一些。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煜: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兩個驚世駭俗的風流人物,兩個萬古不朽的傳奇--筆者在此向他們的在天之靈致敬。
李煜和誰是同一派別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末代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
花間詞派產生于于晚唐五代時期的前蜀,是中國古代詩詞學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趙崇祚所編詞集《花間集》。《花間集》收輯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的詞作,共計500首詞。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詞風近似,詞作內容多為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稱為“花間詞派”。
代表人物:溫庭筠、韋莊、歐陽炯、牛希濟、李珣、鹿虔扆、薛昭蘊
誰喜歡李煜和李清照寫的詩詞
論詞作上的成就,李易安是無法和李重光相比的!易安的詞多婉約!代表作有《一剪梅》《聲聲慢》《醉花陰》等,而重光的詞則是婉約,花間,豪放兼有!前期的《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后期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清平樂》(別來春半)《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都是不朽名篇!李易安雖獨創易安體,然李后主卻是婉約派的開山,為后世尊為詞宗!所謂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絕非浪得虛名!
相比而言,比較喜歡的還是李易安的《一剪梅》和李重光的《浪淘沙》
柳永,李煜,李清照,納蘭性德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托。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心作詞的詞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寫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忍屈負辱過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賜酒毒死。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詞人。李煜詞以被俘為界分前后兩期,前期詞作多描寫宮廷生活與男歡女愛,香艷精致,才情蘊藉;后其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見歡》便是后期詞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李清照(1084-1155),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生于書香門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畫音樂無不通曉,以詞的成就最高。詞清新委婉,感情真摯,且以北宋南宋生活變化呈現不同特點。前期反映閨中生活感情自然風光別思離愁,清麗明快。后來因為丈夫去世再加亡國傷痛,詩詞變為凄涼悲痛,抒發懷鄉悼亡情感也寄托強烈亡國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傳世。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等。其文學創作具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后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族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向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征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眾多的代表作之一。
世影響較大,稱為“易安體”。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柳永和李煜誰的詞成就高,李煜柳永納蘭性德誰的成就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