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

    臨江仙·送錢穆父原文: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

    臨江仙·送錢穆父翻譯及注釋

    翻譯
    自從我們在京城分別一晃又三年,遠涉天涯你奔走輾轉在人間。相逢一笑時依然像春天般的溫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悵因你要連夜分別揚孤帆,送行之時云色微茫月兒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沖著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注釋
    (1)臨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敦煌曲兩首,任二北《敦煌曲校錄》定名
    《臨江仙》。此詞雙調六十字,平韻格。
    (2)錢穆:名勰,又稱錢四。元佑三年,因坐奏開封府獄空不實,出知越州(今浙江紹興)。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間)。元佑六年春,錢穆父赴任途中經過杭州,蘇軾作此詞以送。
    (3)父:是對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稱。
    (4)都門:是指都城的城門。
    (5)改火:古代鉆木取火,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溫:是指春天的溫暖。
    (7)古井:枯井。比喻內心恬靜,情感不為外界事物所動。
    (8)筠:竹。
    (9)翠眉:古代婦女的一種眉飾,即畫綠眉,也專指女子的眉毛。
    (10)顰:皺眉頭。
    (11)逆旅:旅店。

    臨江仙·送錢穆父賞析

    這首詞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蘇軾知杭州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杭州的老友錢穆父(名勰)而作。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創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議論風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了作者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別之情,寫得深沉細膩,婉轉回互,一波三折,動人心弦。

    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元祐初年,蘇軾朝為起居舍人,錢穆父為中書舍人,氣類相善,友誼甚篤。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門帳飲時,蘇軾曾賦詩贈別。歲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別后的第三個年頭了。三年來,穆父奔走于京城、吳越之間,此次又遠赴瀛州,真可謂“天涯踏盡紅塵”。分別雖久,可情誼彌堅,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更為可喜的是友人與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節,借用白居易《贈元稹》詩句來說,即“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作者認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樣,是由于朝好議論政事,為言官所攻。

    以上數句,先從時間著筆,回憶前番離別,再就空間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來抒發作者對仕宦失意、久處逆境所持的達觀態度,并用對偶連喻的句式,通過對友人純一道心、保持名節的贊頌,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堅貞的操守。詞的上片既是對友人輔君治國、堅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詞人半生經歷、松柏節操的自我寫照,是詞人的自勉自勵,寓有強烈的身世之感。明寫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與主同,表現出作者與友人肝膽相照,志同道合。

    詞的下片切入正題,寫月夜送別友人。“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繪出一種凄清幽冷的氛圍,渲染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抑郁無歡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顰”一句,由哀愁轉為曠達、豪邁,說離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著為離愁別恨而哀怨。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與送者臨歧的悲感,二是世間離別本也是常事,則亦不用哀愁。這二者似乎有矛盾,實則可以統一強抑悲懷、勉為達觀這一點上,這符合蘇軾宦途多故之后鍛煉出來的思想性格。詞末二句言何必為暫時離別傷情,其實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詞的結尾,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度。

    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一方面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游于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閑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灑脫情懷。這首送別詞中的“一笑作春溫”、“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蘇軾這種豪放性格、達觀態度的集中體現。然而在這些曠達之語的背后,仍能體察出詞人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

    宋代

    春日 秦觀

    閱讀(176)

    春日原文: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春日翻譯及注釋翻譯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雨后初晴,陽光好像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惹人憐愛。注釋1.選自《淮海

    宋代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蘇軾

    閱讀(171)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原文: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翻譯及注釋翻譯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

    宋代

    浣溪沙·閨情 李清照

    閱讀(159)

    浣溪沙·閨情原文: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浣溪沙·閨情注釋1. 繡面:唐宋以前婦女面額及頰上均貼紋飾花樣。2. 芙蓉:荷花,此處指很好看。3. 飛:《歷代詩余》作“偎

    宋代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蘇軾

    閱讀(120)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原文: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翻譯及注釋翻譯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

    宋代

    端午三首 趙蕃

    閱讀(131)

    端午三首原文: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端午三首翻譯及注釋翻譯都說

    宋代

    春夜 王安石

    閱讀(174)

    春夜原文: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春夜翻譯及注釋翻譯夜已經深了,香爐里的香早已經燃盡,漏壺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風給人帶來陣陣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卻使人心煩意亂,只看見隨著月亮的移動

    宋代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觀

    閱讀(175)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踏莎行·郴州旅舍翻譯及注釋翻譯霧迷蒙,樓臺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

    宋代

    病起書懷 陸游

    閱讀(215)

    病起書懷原文: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翻譯及注釋翻譯病體虛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單一人客居在萬里之外的成

    宋代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

    閱讀(178)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原文: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

    宋代

    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李清照

    閱讀(184)

    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原文: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遠岫出云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翻譯及注釋翻譯透過窗子看見小院內的春天的景色將流逝。層層

    宋代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閱讀(238)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原文: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

    宋代

    六國論 蘇洵

    閱讀(203)

    六國論原文: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

    宋代

    讀書要三到 朱熹

    閱讀(172)

    讀書要三到原文: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

    宋代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辛棄疾

    閱讀(162)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原文: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翻譯及注釋翻譯落日里寒鴉歸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

    宋代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蘇軾

    閱讀(171)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原文: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翻譯及注釋翻譯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

    宋代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蘇軾

    閱讀(120)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原文: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翻譯及注釋翻譯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

    宋代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晏幾道

    閱讀(142)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原文: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蘋 通:蘋)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翻譯及注釋翻譯深夜夢回樓臺朱門緊鎖,宿

    宋代

    行香子·秋與 蘇軾

    閱讀(165)

    行香子·秋與原文: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行香子·秋與翻譯及注釋翻譯昨夜霜降寒風驟起,梧桐葉落紛

    宋代

    春宵 蘇軾

    閱讀(135)

    春宵原文: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翻譯及注釋翻譯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極短的時間也十分珍貴。花兒散發著絲絲縷縷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樓臺深處,富貴人家還在輕歌曼舞,那輕輕的歌聲和

    宋代

    后赤壁賦 蘇軾

    閱讀(154)

    后赤壁賦原文: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

    宋代

    望江南·超然臺作 蘇軾

    閱讀(156)

    望江南·超然臺作原文: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望江南·超然臺作翻譯及注釋翻譯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

    宋代

    屈原塔 蘇軾

    閱讀(146)

    屈原塔原文: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