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樹何團團是出自哪首古詩里面的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
1. 全詩如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2. 譯文如下:
小時不識天上明月,把它稱為白玉圓盤。懷疑它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上邊。
月中仙人垂下雙腳?月中桂樹多么圓圓!白兔搗成不老仙藥,借問一聲給誰用餐?
蟾蜍食月殘缺不全,皎潔月兒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個太陽,天上人間清明平安。
月亮淪沒迷惑不清,不值觀看想要離開。心懷憂慮不忍遠去,凄慘悲傷肝腸寸斷。
3.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4.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容。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顏色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表現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詩人深感失望:“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2.古詩三百首 植樹古詩
觀種樹
作者:孟郊
種樹皆待春,春至難久留。君看朝夕花,誰免離別愁。
心意已零落,種之仍未休。胡為好奇者,無事自買憂。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很重視種樹,并留下了許多詩篇。
晉陶侃“常課諸營種柳”,他的重孫陶潛也愛種樹,自號“五柳先生”。明詩人袁敬寫詩盛贊他的為人和愛樹:“藜杖芒鞵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呼兒點檢門前柳,莫遣飛花過石頭。”
唐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在柳江邊大種柳樹,還寫了篇充滿“柳”字的“種柳戲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笑談為故事,推移成昔年。”饒有風趣。
白居易堪稱“種樹迷”,他官做到哪里,樹就種到哪里,任忠州刺史時,他掏錢買花樹,并率領童仆等,荷鋤在城東坡,挖溝引水,培土栽種了許多桃李杏梅等果樹,綠化荒山,改善環境,勞動其中,陶醉其中。他的《東坡種花》詩就生動地記載了這件事:“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百果參雜種,千枝次第開。……紅者霞艷艷,白者雪皚皚。游蜂遂不去,好鳥亦棲來。……獨酌復獨詠,不覺日平西。唯此醉太守,盡日不能回。”他還從種樹中悟出一條“養樹”與“養民”同出一理的哲理,他的體會也寫在《東坡種花》詩中:“將欲茂枝葉,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勸農均賦租。云何茂枝葉?省事寬刑書。”就是說:要使農民富裕發展,必須獎勵農業生產,合理征稅,放寬刑典,便民厚民。
宋歐陽修曾在揚州平山堂栽柳,人稱“歐公柳”。蘇軾少年時就愛種樹,在《戲作種松》詩中說:“我昔少年日,種松滿東岡。初移一寸根,瑣細如插秧。”還著有種樹經驗,寫入《東坡雜記》中。他任杭州知州時,在西湖筑堤“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成為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謫居黃州時,曾筑東坡雪堂,周圍栽種柳、桑、竹、棗、栗等樹,并寫詩曰“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愛國詩人辛棄疾曾在帶湖新居種樹,并寫詞《水調歌頭》:“東岸綠蔭少,楊柳更須栽。”
3.植樹節的古詩詞
原發布者:**亞
植樹節的古詩
【篇一:關于植樹節的詩歌】
關于植樹節的詩歌
3.12我需要樹
——為植樹節作
▲劉麗君
我需要樹,需要力量;
讓呼吸氧氣的人,走進一年酣暢。
種起大樹叫一種物質
走進年輪與更替。小路上,再不懼怕物種流失鳥扎進斜陽。
小樹長成過程,我懷念它們
一片陽光、一層空氣、一滴滴水滴
帶動綠藤條把春搖得清脆
告慰樹種和秩序。小姑娘似乎變成水鴨子,按捺不住驚喜。
密林深處,沒人找見當初的小林子
那么多樹,馱著陽光吊開嗓子
曾經小樹是喊自己。
喊出種子和雨水,喊來人們移動的步子
接近天空,好象是善意機器
被綠拔高,拖進小影子里。
■兩朵花
兩朵花被貼在風里,我被
貼在誰的耳朵上
轱轆、水車、大房子在風里旋轉
似阿花的帽沿、許多放著光的水粒子
小花園里突然來兩個孩子
她們舞動小鏟子在植樹
好象滾動兩只頑皮的驢子
水用大缸裝著,突然跑到孩子身上激動呼吸。我想到一個叫小美的孩子
一天她安靜地坐在草車上
拍打黃色的麥稈,另一個孩子走過
抓走麥芽糖香
跑到黃昏的地里掂著腳
對春天小苗大口吹氣。
■大樹被砍倒的地方
那天路面不斷擴張,人群膨脹。
大鳥飛過的瞬間,是大樹被砍倒的地方
農民工吆喝著工作
4.關于植樹的詩句有哪些
1.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____韋莊《臺城》
2.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3.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____秦觀《如夢令·春景》
4.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5.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____張仲素《春閨思》
6.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____高鼎《村居》
7.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____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8.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____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9.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____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0.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王維《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11.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____陸游《沈園二首》
12.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____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13.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____韓愈《晚春》
14.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____武元衡《春興》
15.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____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16.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____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17.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____韓翃《章臺柳·寄柳氏》
18.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____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19.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____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20.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21.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____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棄久》
22.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____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3.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____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
24.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____王之渙《送別》
25.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____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
26.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____許渾《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27.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____秦觀《畫堂春·春情》
28.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____佚名《青青河畔草》
29. 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____納蘭性德《摸魚兒·午日雨眺》
30.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____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31.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____賈至《春思二首·其一》
5.關于植樹造林的詩句
1、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唐 白居易《種柳三詠》
譯文: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日復一日地種樹,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種出了一片樹林。
2、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唐 白居易《東坡種花二首》
譯文:花錢買了些花草樹木,并把它們栽種在城東的山坡上。
3、縈縈窗下蘭,密密堂前柳。——東晉 陶淵明《種樹郭橐駝傳》
譯文:窗前的蘭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堂前的柳樹生長的也極其茂密。
4、奉乞桃樹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唐 杜甫 《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
譯文:奉命前來討要桃樹一百株,并在春天到來之前送往浣花村。
5、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東晉 陶淵明 《讀山海經》
譯文:夏天草木生長旺盛,圍繞著屋子長著很多樹,樹木枝葉濃密。鳥兒們很高興的有了歇息的地方,鳴唱著,我也更加喜愛我的房子了。
6、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譯文: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滿畦,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護衛著農田,把綠色的田地環繞,兩座青山推開門,送來青翠的山色。
6.有關植樹的詩句
1、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白居易
2、樓東一株樹,枝葉拂青煙。桃樹我所栽,別來向三年。——李白
3、東風二月蘇堤路,樹樹桃花間柳花。——蘇東坡
4、奉乞桃樹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杜甫
5、更作世間兒女態,亂栽花竹養風煙。——王安石
擴展資料:
植樹指種植樹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植樹的傳統,涌現出了許多崇尚植樹造林的趣聞佳話。植樹以清明時節為最佳,此時氣候溫暖,春雨飛灑,利于樹苗成活。植樹造林對于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輕大氣污染具有重要意義。3月12日為中國的法定植樹節。
7.關于植樹的古詩
植樹的古詩
李白詩歌以豪放見長,其中描寫壯麗山河、朋友真情之中自有豪情萬丈,但他也有細膩的情思。“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從中可以看出,李白也曾經種過樹,雖然只是一棵桃樹,并且自栽種以后就沒有去澆水治蟲服侍它,但是李白心中還是記掛這棵樹的。雖說這首詩并不是寫種樹的經歷,但他對這棵桃樹的深情厚誼還是躍然紙上。
有“詩圣”之稱的杜甫,詩中更多描寫底層民眾的生活,有著莫大的悲憫情懷。他不僅在作品中抒發這樣的情感,在生活中也親自參與勞動。杜甫在安史之亂后來到四川成都筑造草堂,為了居住環境的優美,曾四處尋找樹苗。杜甫在詩中描述找尋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石筍街中卻歸去,果園坊里為求來”。求得苗木以后,杜甫親自栽種,并寫下自己植樹感受:“獨繞虛齋徑,常待小爺柯。幽蔭成頗雜,雜木剪還多。”從中可以看出,杜甫不僅自己植樹,還精心規劃、細心伺弄、耐心修剪,儼然就是一位優秀的老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僅本身姓柳,而且也癡愛柳樹。說來也巧,他又到柳州任刺史,帶領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積種植柳樹,還因此作了一首含有很多“柳”字的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說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但是他并不是為了愛柳而種柳,詩的下半部分說出了他為民造福的崇高情懷,“垂蔭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留下植樹詩的詩人還有很多,例如白居易以種樹為樂,“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李梅。”“江州司馬日,忠州刺史時。栽松遍后院,種柳蔭前墀。”都顯示了其愛樹植樹的情懷。蘇軾少年時曾種松樹數萬株,并在詩中寫道:“我昔少年日,種樹滿東崗。初移一寸土,瑣細如稻種。”現在杭州西湖著名景點“蘇堤春曉”,就是他任杭州刺史時,帶領百姓修浚西湖,在湖堤上種樹留下的。
8.關于植樹節的詩句
1、觀種樹
唐代:孟郊
種樹皆待春,春至難久留。君看朝夕花,誰免離別愁。
心意已零落,種之仍未休。胡為好奇者,無事自買憂。
譯文:
種樹的人都等待著春天的到來,春天到了卻難以久留。君上看著早上花開,誰也不能避免離別的憂愁。
2、種柳戲題
唐代: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譯文: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種柳柳江邊。人們當作談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隨著時間流逝,今日也會變為往年。濃綠的柳陰當會覆蓋大地,聳立的樹干將要聳入藍天。到那時,人們見樹也許會引起懷念,慚愧的是我沒有什么良好政績可以流傳。
3、再游玄都觀
唐代: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譯文:
玄都觀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原盛開的桃花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開放。先前那些辛勤種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題詩而被貶出長安的我又回來了啊!
4、豐樂亭游春·其三
宋代: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譯文:
紅花滿樹,青山隱隱,日已偏西。廣漠的郊野,草色青綠,看不見邊際。游春的人們,興趣正濃,哪管春天將去。豐樂亭前,人來人往,落花遍地。
5、寄東魯二稚子
唐代:李白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譯文:
樓的東邊有一株桃樹,枝條高聳被青煙籠罩。這株桃樹是我臨行時所栽,一別至今已是三年。桃樹如今與酒樓一樣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古詩詞植樹何團團(植樹何團團是出自哪首古詩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