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詹懋舉以工為師翻譯全文,急
譯文:
萬歷年間后期,詹懋舉任潁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懋舉恰好在彈琴,木工站在窗外,抬頭指畫,好像在評價好壞。于是詹懋舉把他叫來問:“你很擅長彈琴嗎?”木工回答說:“是這樣的。”于是詹懋舉便讓他彈,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剛才詹懋舉彈的曲子,彈得很精妙。詹懋舉很驚訝,問他是從哪學來的。
木工回答說:“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經看見一位老人進城賣柴,總把琴裝在口袋里掛在柴擔的擔頭上,于是請求看看。但聽他彈奏,心里聽著很高興,于是向他學琴。”詹懋舉贈予他金錢,他不要,說:“我只是貧賤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勞。”又說:“您的琴都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贈送的,現在把琴獻給您。”詹懋舉一看,果然是把好琴。于是詹懋舉跟著木工學琴,(學有所成,)當時的琴師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
原文:
萬歷末,詹懋(mào)舉者,守穎州。偶召木工,詹適彈琴,工立戶外,矯首畫指,若議其善否者。呼問之曰:"頗善此乎?"曰:"然。"使之彈,工即鼓前曲一過,甚妙。
詹大驚異,詰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見一老人,貿薪入城,擔頭常囊(náng)此,因請觀之,聞其彈,心復悅之,遂受學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貽,今以獻公。"果良琴也。詹乃從之學,一時琴師莫能及。
拓展資料:
人物生平
王士禎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晉,為明朝布政使。崇禎七年閏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 ,王士禎出生于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孫”。娶山東鄒平張延登之孫女為妻。
順治七年(1650年),應童子試,連得縣、府、道第一,與大哥王士祿、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詩名。順治八年鄉試第六,順治十二年參加會試第五十六。
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補殿試,三甲三十六名進士。
文名漸著。23歲游歷濟南,邀請濟南文壇名士集會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賦秋柳詩四首,此詩傳開,大江南北一時和作者甚多,時稱“秋柳詩社”。
順治十六年(1659年),任揚州推官,“晝了公事,夜接詞人”。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王士禎
2.詹懋舉以工為師的原文
萬歷末,詹懋(mào)舉者,守①穎州。偶召木工,詹適彈琴,工立戶外,矯首②畫指,若議其善否③者。呼問之曰:“頗善此乎?”曰:“然。”使之彈,工即鼓④前曲一過⑤,甚妙。詹大驚異,詰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見一老人,貿薪入城,擔頭常囊(náng)此⑥,因請觀之,聞其彈,心復悅之,遂受學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⑦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貽,今以獻公。”果良琴也。詹乃從之學,一時琴師莫能及。
3.詹懋舉以工為師 全文
原文00萬歷末,詹懋(mào)舉者守①潁州,偶召木工,詹適彈琴,工立戶外,矯②畫指,若議其善否③者。
呼問之曰:“頗善此乎?”曰:“然。”使之彈,工即鼓④前曲一過⑤,甚妙。
詹大驚異,詰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見一老人,貿薪入城,擔頭常囊此⑥,因請觀之,聞其彈,心復悅之,遂受學耳。”
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⑦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貽,今以獻公。”
果良琴也。詹乃從之學,一時琴師莫能及。
注釋00①守:鎮守,做……知州。潁州,在今安徽阜陽一帶。
00②矯:正,剛剛. 00③否:差,不好 00④鼓:彈奏 00⑤一過:一遍 。 00(5) 薪:木柴 00⑥囊此:用袋子裝它(此,指代琴)。
00⑦直:同“值”,價值。 00⑧貽:贈送。
00⑨善:善于,擅長 00⑩及:比得上。譯文00萬歷年間,詹懋舉任潁州的太守。
有次召用木工。詹懋舉正在彈琴,木工站在窗外,抬頭指畫,好像在評價好壞。
于是詹懋舉把他叫來問:“你很擅長彈琴嗎?”木工回答說:“是這樣的”。于是詹懋舉便讓他彈,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剛才詹懋舉彈的曲子,彈得很好。
詹懋舉很驚訝,問他是從哪學來的。木工回答說:“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經看見一位老人進城賣柴,總把琴裝在口袋里掛在柴擔的擔頭上,于是請求看看。
但聽他彈奏,心里聽著很高興,于是向他學琴。”詹懋舉贈予他金錢,他不要,說:“我只是貧賤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勞。”
又說:“您的琴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留下的,現在獻給您。”詹懋舉一看,果然是把好琴。
于是詹懋舉跟著木工學琴,學有所成,當時的琴師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 00詹懋舉的性格特點: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00獲得的啟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認識自己的不足;學問不分貴賤,虛心好學方能不斷進步,不斷學習才能超越自我。 00文出:《池北偶談》 作者:王士禛(清朝) 希望能幫到你!!。
4.詹懋舉以工為師 全文
原文00萬歷末,詹懋(mào)舉者守①潁州,偶召木工,詹適彈琴,工立戶外,矯②畫指,若議其善否③者。呼問之曰:“頗善此乎?”曰:“然。”使之彈,工即鼓④前曲一過⑤,甚妙。詹大驚異,詰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見一老人,貿薪入城,擔頭常囊此⑥,因請觀之,聞其彈,心復悅之,遂受學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⑦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貽,今以獻公。”果良琴也。詹乃從之學,一時琴師莫能及。
注釋
00①守:鎮守,做……知州。潁州,在今安徽阜陽一帶。
00②矯:正,剛剛.
00③否:差,不好
00④鼓:彈奏
00⑤一過:一遍 。
00(5) 薪:木柴
00⑥囊此:用袋子裝它(此,指代琴)。
00⑦直:同“值”,價值。
00⑧貽:贈送。
00⑨善:善于,擅長
00⑩及:比得上。
譯文
00萬歷年間,詹懋舉任潁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懋舉正在彈琴,木工站在窗外,抬頭指畫,好像在評價好壞。于是詹懋舉把他叫來問:“你很擅長彈琴嗎?”木工回答說:“是這樣的”。于是詹懋舉便讓他彈,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剛才詹懋舉彈的曲子,彈得很好。詹懋舉很驚訝,問他是從哪學來的。木工回答說:“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經看見一位老人進城賣柴,總把琴裝在口袋里掛在柴擔的擔頭上,于是請求看看。但聽他彈奏,心里聽著很高興,于是向他學琴。”詹懋舉贈予他金錢,他不要,說:“我只是貧賤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勞。”又說:“您的琴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留下的,現在獻給您。”詹懋舉一看,果然是把好琴。于是詹懋舉跟著木工學琴,學有所成,當時的琴師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
00詹懋舉的性格特點: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00獲得的啟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認識自己的不足;學問不分貴賤,虛心好學方能不斷進步,不斷學習才能超越自我。
00文出:《池北偶談》 作者:王士禛(清朝)
希望能幫到你!!!
5.詹懋舉以工為師翻譯全文
譯文: 萬歷年間后期,詹懋舉任潁州的太守。
有次召用木工。詹懋舉恰好在彈琴,木工站在窗外,抬頭指畫,好像在評價好壞。
于是詹懋舉把他叫來問:“你很擅長彈琴嗎?”木工回答說:“是這樣的。”于是詹懋舉便讓他彈,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剛才詹懋舉彈的曲子,彈得很精妙。
詹懋舉很驚訝,問他是從哪學來的。 木工回答說:“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經看見一位老人進城賣柴,總把琴裝在口袋里掛在柴擔的擔頭上,于是請求看看。
但聽他彈奏,心里聽著很高興,于是向他學琴。”詹懋舉贈予他金錢,他不要,說:“我只是貧賤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勞。”
又說:“您的琴都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贈送的,現在把琴獻給您。”詹懋舉一看,果然是把好琴。
于是詹懋舉跟著木工學琴,(學有所成,)當時的琴師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
6.詹以工為師漢譯
明朝萬歷末,有個叫詹懋舉的人任潁州太守。有一次偶然召了一個木工來,詹正在彈琴,木工站在門外,抬起頭指指點點,好象在議論彈得好壞一樣。詹把他叫過來,問他說;“你很善于彈琴嗎?”木工回答說:“是的。”詹就叫他彈。木工就演奏一遍剛才詹彈的曲子,詹聽了十分驚奇,追問他是從哪里學來的。木工回答道:“我家住在西城外,以前常常見到一個老人進城賣柴,擔頭常掛一口袋裝一把琴,于是請他拿出來看,叫他彈琴,心里又很高興,就向他學習彈琴罷了。”詹(聽后)要給他銀子,木工不接受說:“我只是一個地位低下的木工,只接受木工的報酬罷了。”又說: “您的琴都是低劣的木材做成的,我有一把琴,就是老人所贈送的,現在我把它獻給您。”詹(一看)果真是把好琴,詹懋舉于是跟著怒、木工學琴,學完以后,當時的琴師沒有一個人能及得上他。
7.詹懋舉以工為師 詹懋為何大驚異
萬歷年間,詹懋舉任潁州的太守。
有次召用木工。詹懋舉正在彈琴,木工站在窗外,抬頭指畫,好像在評價好壞。
于是詹懋舉把他叫來問:“你很擅長彈琴嗎?”木工回答說:“是這樣的”。于是詹懋舉便讓他彈,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剛才詹懋舉彈的曲子,彈得很好。
詹懋舉很驚訝,問他是從哪學來的。木工回答說:“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經看見一位老人進城賣柴,總把琴裝在口袋里掛在柴擔的擔頭上,于是請求看看。
但聽他彈奏,心里聽著很高興,于是向他學琴。”詹懋舉贈予他金錢,他不要,說:“我只是貧賤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勞。”
又說:“您的琴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留下的,現在獻給您。”詹懋舉一看,果然是把好琴。
于是詹懋舉跟著木工學琴,學有所成,當時的琴師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詹懋舉以工為師古詩詞(詹懋舉以工為師翻譯全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