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三年級上冊所有古詩內容
必備: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望天門山》 李白 《別董大》 高適(唐) 《絕句》(其三) 杜甫(唐) 《春夜喜雨》 杜甫 《絕句》(其一)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楓橋夜泊》 張繼(唐) 《游子子吟》 孟郊(唐) 《江雪》 柳宗元(唐) 《漁歌子》 張志和(唐) 《塞下曲》 盧綸(唐) 《望洞庭》 劉禹錫(唐) 補充; 1 《江南》 樂府民歌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3 《詠鵝》 駱賓王(唐) 4 《風》 李嶠(唐) 5 《詠柳》 賀知章(唐) 6 《涼州詞》 王之渙(唐) 7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 8 《春曉》 孟浩然(唐) 9 《涼州詞》 王翰(唐) 10 《出塞》 王昌齡(唐) 11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 12 《鹿柴》 王維(唐)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 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唐) 15 《靜夜思》 李白(唐) 16 《古朗月行》李白 17 《望廬山瀑布》 李白 18 《贈汪倫》 李白 1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
20 《早發白帝城》 李白 21 《望天門山》 李白 22 《別董大》 高適(唐) 23 《絕句》(其三) 杜甫(唐) 24 《春夜喜雨》 杜甫 25 《絕句》(其一) 杜甫 26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27 《楓橋夜泊》 張繼(唐) 28 《游子吟》 孟郊(唐) 29 《江雪》 柳宗元(唐) 30 《漁歌子》 張志和(唐) 31 《塞下曲》 盧綸(唐) 32 《望洞庭》 劉禹錫(唐) 33 《浪淘沙》(其一) 劉禹錫(唐) 34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 35 《池上》 白居易(唐) 36 《憶江南》 白居易(唐) 37 《小兒垂釣》 胡令能(唐) 38 《憫農》(其一) 李紳(唐) 39 《憫農》(其二) 李紳(唐) 40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 41 《山行》 杜牧(唐) 42 《清明》 杜牧(唐) 43 《江南春》 杜牧(唐) 44 《樂游原》 李商隱(唐) 45 《蜂》 羅隱 46 《江上漁者》 范仲淹(北宋) 47 《元日》 王安石(北宋) 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49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北宋) 51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52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53 《題西林壁》 蘇軾 54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 55 《示兒》 陸游(南宋) 56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南宋) 57 《四時田園雜興》(一) 范成大(南宋) 58 《四時田園雜興》(二) 范成大(南宋) 59 《小池》 楊萬里(南宋) 60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南宋) 61 《春日》 朱熹(南宋) 62 《題臨安邸》 林升(南宋) 63 《游園不值》 葉紹翁(南宋) 64 《鄉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 65 《墨梅》 王冕(元) 66 《石灰吟》 于謙(明) 67 《竹石》 鄭燮(清) 68 《所見》 袁枚(清) 69 《村居》 高鼎(清) 70 《己亥雜詩》 龔自珍。
2.小學三年級古詩文大全
上冊:《夜書所見》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后雨》
《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宋代詩人)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翻譯】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詩人)知道兒童在捉蟋蟀,夜深了,籬笆邊有一盞明亮的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唐代詩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譯】
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只少了我一人。
《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唐代詩人)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翻譯】
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浩浩蕩蕩的長江東流到此(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著向北流去。兩岸邊的青山,相對著不斷現出,(令人有兩岸青山迎面撲來的感覺)。我(仿佛乘坐)著一艘小船(從天邊)披著陽光順流而下。
《飲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蘇軾(宋代詩人)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翻譯】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蕩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蒙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下冊:《詠柳》 《春日》 《乞巧》 《嫦娥》
《詠柳》 作者:賀知章(唐代詩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翻譯】
如同碧玉妝扮著高高的柳樹,長長的柳條柔嫩輕盈,像千條萬條綠色的絲帶。低垂著,在春風中婆娑起舞。這一片片纖細柔美的柳葉,是誰精心剪裁出來的呢?這早春二月的風,溫暖和煦,恰似神奇靈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絲絲柳葉,裝點出錦繡大地。
《春日》 作者:朱熹(宋代詩人)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翻譯】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WWw.slkj.org。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面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 作者:林杰(唐代詩人)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翻譯】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來到了,牽牛織女再度橫渡喜鵲橋來相會。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戶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紅絲,至少有幾萬條。
《嫦娥》 作者:李商隱(唐代詩人)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譯】
透過裝飾著云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宮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要背的古詩
1.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5.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8.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9.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 得 三 春 暉。
10.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1.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3.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4.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5.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 人。
4.三年級上冊的古詩二十首是哪些
1.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3.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5.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6.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7.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8.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邑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9.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0. 憫農(其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5.小學三年級上冊所有古詩內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有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兩首古詩。
(1)望天門山【作者】李白 【朝代】唐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回旋。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作者】蘇軾 【朝代】宋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譯文: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道而來的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力已漸入醉鄉。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沒有完全領略到。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的神奇美麗,還是應酌酒和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一同鑒賞。
(3)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蘇軾 【朝代】宋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擴展資料: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文學賞析這組詩共二首,但許多選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鮮為人知。
其實第二首雖好,卻是第一首的注腳。第一首所說的“此意自佳君不會”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寫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妝濃抹各盡其態。
不選第一首,題中的“飲”字也無著落。蘇軾的意思是說,多數人游湖都喜歡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處。
湖上有水仙王廟,廟中的神靈是整天守在湖邊,看遍了西湖的風風雨雨、晴波麗日的,一定會同意自己的審美觀點,因而作者要請水仙王共同舉杯了。這一首的首句“艷”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
若只看第二首,則“濃抹”一層意思便失之抽象。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語文三年級上冊。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三年級上冊古詩詞積累(小學三年級上冊所有古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