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小孩學習走路的古詩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原生衣百結,顏子食一簞。
歡然樂其志,有以忘饑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賢。
衣食幸相屬,胡為不自安。
況茲清渭曲,居處安且閑。
榆柳百余樹,茅茨十數間。
寒負檐下日,熱濯澗底泉。
日出猶未起,日入已復眠。
西風滿村巷,清涼八月天。
但有雞犬聲,不聞車馬喧。
時傾一樽酒,坐望東南山。
稚侄初學步,牽衣戲我前。
即此自可樂,庶幾顏與原。
《嘆老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前年種桃核,今歲成花樹。去歲新嬰兒,今年已學步。
但驚物長成,不覺身衰暮。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
因書今日意,遍寄諸親故。壯歲不歡娛,長年當悔悟。
2.描寫兒童的古詩句有哪些
古代兒童古詩詞1、《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2、《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4、《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所見》【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7、《牧童》【宋】黃庭堅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8、《觀游魚》【唐】白居易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9、《田家》【宋】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0、《花影》【宋】蘇軾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3.關于“孩子成長”的詩有哪些
1、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意思:家仆正辛勤地把蘿徑打掃干凈,我昨天與老朋友預約會面日期。2、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意思: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的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因此,讓小兒斟上酒來,一飲而盡。3、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殷堯藩《同州端午》 意思: 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 4、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呂巖《牧童 / 令牧童答鐘弱翁》 翻譯: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
5、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白居易《為薛臺悼亡》 翻譯: 一邊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樹一邊是久病的身軀,每當想到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傷。
6、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翻譯: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
7、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翻譯:村野小童扶著醉步蹣跚的老翁,山間的鳥兒歡叫著。
8、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杜甫《月夜》翻譯:幼小的兒女卻還不懂思念在長安的父親,還不能理解母親對月懷人的心情。
9、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韋莊《與小女》 翻譯:她剛能聽懂大人的講話,就咿咿呀呀的學著說話了。
10、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翻譯:清除禾苗間的雜草,堪稱特寫鏡頭,都為家中承擔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
4.贊美孩子的詩詞名句
1.《村居》清代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2.《所見》清代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3.《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4.《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5《舟過安仁》宋代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篇二:夸獎孩子的詩句】憶江南(白居易3首)1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2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3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2016-05-1520:32【篇三:夸獎孩子的詩句】宋元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后,內容逐漸擴充和演繹,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后期,詩句演變成沒有了字數的限制的自由體。
贊美兒童的詩句(一)1、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黃庭堅《牧童》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李涉《牧童詞》4、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
5.詩[送給孩子]
詩寫的很好,感情真摯,冒昧說一下,有幾處讀著似乎感覺不太順。
“端”在眼里若改作“看”在眼里 ,“掛”在心里, 若改做“放”,“想像著共訴心語 ”若改做成“想像著與你共訴心語 ”是否恰當? 所知甚少,愿和各位老師共同探討。 清風老師好,冒昧改動一下,望不要見怪,盼您指導。
送給孩子 當你呀呀學語時 我把你抱在懷里 當你蹣跚學步時 我把你端在眼里 當你走向遠方時 我把你掛在心里 憂郁的日子里 你是陽光 是慰藉 開心的日子里 想像著 和你共訴心語 總有一天 在你還沒 留意的時候 我已垂垂老去 只希望 你記住那些 美好的時光。
6.贊美小孩子的詩詞有哪些
1、與小女
唐代: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譯文:看到人就學著咿咿呀呀的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睡覺。嬌嬌滴滴的啼哭了一晚上是因為什么事呢?是嫌衣服上少繡了金線花。
2、南池
唐代:李郢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譯文:小男孩準備魚餌,妻子搓絲準備做釣魚線,丈夫倒裹頭巾,身旁滿滿一壺濁酒飄出濃濃的香氣。太陽升起兩竿高了,正是魚兒覓食的時候,咬鉤的魚一條接著一條。一家人歡歡喜喜在南池繼續垂釣。
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
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蕩秋千。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4、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唐代:孟浩然
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幽賞未云遍,煙光奈夕何。
譯文:夏日的水亭格外涼爽,水中倒映著藤蘿青竹,潭間散發出芰荷的芳香。村野小童扶著醉步蹣跚的老翁,山間的鳥兒歡叫助人高歌。如此清爽幽靜、怡然自得的境界,使人游賞忘返。
5、牧童詞
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譯文: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披著蓑衣走在細雨綿綿的樹林里,折支蘆管躺在綠草地上吹著小曲。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小孩蹣跚古詩詞(描寫小孩學習走路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