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有“鴻”的勵志詩句有哪些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翻譯:燕雀怎么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三國 曹植
翻譯:我是鴻鵠(天鵝)你們是燕雀,我們在一起是鶴立雞群。
3.窮且益堅,不墜鴻鵠之志。——唐 王勃《滕王閣序》
翻譯 : 處境越窘迫,意志尚且越堅定,志向遠大。
4.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漢 劉邦
翻譯:有雄才大略。羽翼已經豐滿,氣力充盈,縱橫游歷,飛遍四海無所阻礙。
5.十年社燕秋鴻。--《西江月·憶昔錢塘話別》
6.千古仰鴻名。--宋 《導引·來嬪初載》
7.翩若驚鴻--魏晉 曹植 《洛神賦》
8.業業承垂鴻--宋 無名氏 《導引·圣真下武》
9.千古仰鴻名--宋 無名氏 《導引·來嬪初載》
10.獨立斜陽數過鴻--宋 辛棄疾 《鷓鴣天·萬事紛紛一笑中》
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
2.帶“鴻”字的古詩句有哪些
1、鴻門入已迫,赤帝時潛退。——《賦得亞父碎玉斗》 唐 孟簡
2、朝看桂蟾晚,夜聞鴻雁度。——《贈益府裴錄事》 唐 盧照鄰
3、鴻雁向西北,飛書報天涯。——《雜曲歌辭·千里思》 唐 李白
4、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天凈沙·秋》 元 白樸
5、鴻悲月白時將謝,正可招尋惜遙夜。——《秋夜戲題劉方平壁》 唐 皇甫冉
6、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送魏萬之京》 唐 李欣
7、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和子由澠池懷舊》 宋 蘇軾
8、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 張九齡
9、鴻養青冥翮,蛟潛云雨心。——《春送盧秀才下第游太原謁嚴尚書》 唐 白居易
10、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結襪子》 唐 李白
11、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詩品二十四則·沈著》 唐 司空圖
3.帶“鴻”字的古詩句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鴻雁于飛,集于中澤。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維彼愚人,謂我宣驕。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安得鴻鸞羽,覯此心中人。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
譴謫離心是丈夫,鴻恩共待春江漲。鴻養青冥翮,蛟潛云雨心。
密林飛暗狖,廣澤發鳴鴻。旌旗倒北風,霜霰逐南鴻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天長煙遠恨重重,消息燕鴻歸去。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
歸鴻飛,行人云,碧山邊。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
歸鴻飛,行人云,碧山邊。塞鴻無限欲驚飛,城烏休夜啼。
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
念寒蛩殘夢,歸鴻心事,那聽江村夜笛。你要是分多我還有很多,打著太累了。
4.描寫“鴻”的豪放詩句
1、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宋·辛棄疾·《賀新郎》)
2、賺得小鴻眉黛、也低顰(宋·晏幾道·《虞美人》)
3、斜倚曲欄凝睇、數歸鴻(宋·周邦彥·《虞美人》)
4、極目送、歸鴻去(宋·黃庭堅·《青玉案》)
5、看高鴻、飛上碧云中(宋·吳文英·《滿江紅》)
6、空回首、社燕秋鴻(宋·吳潛·《滿庭芳》)
7、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宋·辛棄疾·《賀新郎 賦琵琶》)
8、聽賓鴻、天外聲嘹唳(宋·葛長庚·《賀新郎》)
9、似德耀、嫁梁鴻(宋·無名氏·《千秋歲》)
10、嘆秦箏、斜鴻陣里(宋·蔣捷·《賀新郎》)
11、送孤鴻、目斷千山阻(宋·葉夢得·《賀新郎》)
12、送孤鴻、目斷千山阻(宋·葉夢得·《賀新郎》)
13、映小眉、瞥見立驚鴻(宋·吳文英·《八聲甘州》)
14、不見彩云雙袖、舞驚鴻(宋·方千里·《虞美人》)
15、囑付斷鴻西去、問行云(宋·王安中·《虞美人》)
16、初心慕、德耀嫁梁鴻(宋·陸游·《風流子》)
17、長不閉、靜邊鴻(宋·吳文英·《木蘭花慢》)
18、恨聲斷、孤鴻洛浦(宋·吳文英·《祝英臺近》)
19、況目斷、孤鴻去后(宋·趙以夫·《賀新郎》)
20、笑南飛、不過新鴻(宋·吳文英·《聲聲慢》)
21、問斷鴻、知落誰家(宋·張炎·《渡江云》)
22、欲問歸期消息、望賓鴻(宋·陳允平·《虞美人》)
23、望孤鴻、沒處殘陽影(宋·何夢桂·《賀新郎》)
24、社燕送、秋鴻去(宋·李流謙·《青玉案》)
25、鴻都客、鈿合應訛(宋·李冠·《六州歌頭》)
26、愿巍巍、寶歷鴻基(宋·柳永·《送征衣》)
27、漲一篙、江水送歸鴻(宋·劉仙倫·《滿江紅》)
28、夢斷孤鴻哀怨、兩三聲(宋·沈端節·《虞美人》)
29、看長空、淡淡沒孤鴻(元·劉秉忠 ·《木蘭花慢》)
30、嗟事逐、鴻飛天遠(宋·李彭老·《法曲獻仙音》)
31、數新鴻、欲傳佳信(元·張玉娘 ·《玉蝴蝶 離情》)
32、附冥鴻、便欲飄飄舉(元·許有壬·《賀新郎 次呂叔泰南城懷古》)
33、附冥鴻、便欲飄飄舉(元·許有壬·《賀新郎 次呂叔泰南城懷古》)
34、塞鴻歸、過來又去(宋·陳三聘·《三登樂》)
35、疏星外、離鴻相應(宋·沈邈·《剔銀燈》)
36、定何似、鴻寶丹砂(宋·趙彥端·《五彩結同心》)
37、聽幾聲、云里悲鴻(宋·無名氏·《西江月慢》)
38、自分袂、天闊鴻稀(宋·周邦彥·《紅羅襖》)
39、算沙邊、也有斷鴻(宋·陸游·《望梅》)
40、送新愁、千里孤鴻(宋·周密·《南樓令/唐多令》)
5.帶有鴻雁的詩句有哪些
1.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2.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
3.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
4.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5. 局合龍蛇成陣斗,劫殘鴻雁破行飛;
6.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7. 鹍雞晨鳴,鴻雁南飛。
8. 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9.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10. 數聲鴻雁,兩行鷗鷺。
1.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出自鴻雁原詩為:
鴻雁翩翩空中飛,扇動雙翅嗖嗖響。那人離家出遠門,野外奔波苦盡嘗。可憐都是窮苦人,鰥寡孤獨心悲傷。
鴻雁翩翩空中飛,聚在沼澤的中央。那人筑墻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墻。雖然辛苦又勞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鴻雁翩翩空中飛,陣陣哀鳴聲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勞。惟有那些糊涂蟲,說我閑暇發牢騷。
2.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出自曹操的《卻東西門行》原詩為: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
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
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
奈何此征夫,安得驅四方!
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
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3.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出自關盼盼的《燕子樓》原詩為: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4.“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出自李璟的《浣溪沙》原詩為:
風壓輕云貼水飛,
乍晴池館燕爭泥。
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未聞鴻雁信,
竹間時有鷓鴣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5. “局合龍蛇成陣斗,劫殘鴻雁破行飛;”出自邵雍的《觀棋長吟》原詩為:
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閑看客爭棋。
搜羅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圍。
局合龍蛇成陣斗,劫殘鴻雁破行飛;
殺多項羽坑秦卒,敗劇符堅畏晉師。
座上戈鋌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死生共抵兩家事,勝負都由一著時。
當路斷無相假借,對人須且強推辭;
腹心受害誠堪懼,唇齒生憂尚可醫;
善用中傷為得策,陰行狡獪謂知機。
請觀今日長安道,易地何嘗不有之?
6.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出自王安石的《明妃曲》原詩為: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7. “鹍雞晨鳴,鴻雁南飛,”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門行 冬十月》原詩為: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鹍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鎛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8. “鴻雁來時,無限思量。”出自晏殊的《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原詩為: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氣欲重陽
遠村秋色如畫
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
路茫茫
憑高目斷
鴻雁來時
無限思量
9.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出自蘇澈的《水調歌頭·離別一何久》原詩為: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10. “數聲鴻雁,兩行鷗鷺。”出自謝逸的《青玉案·蘆花飄雪迷洲渚》原詩為:
蘆花飄雪迷洲渚。送秋水、連天去。一葉小舟橫別浦。數聲鴻雁,兩行鷗鷺。天淡瀟湘暮。蓬窗醉夢驚簫鼓。回首青樓在何處。柳岸風輕吹殘暑。菊開青蕊,葉飛紅樹。江上瀟瀟雨。
6.寫出5個關于勤奮的詩句和成語
高才絕學 邯鄲學步 孤學墜緒 高才大學 高齋學士 篤學好古
晚生后學 學而不厭 文宗學府 文人學士 學步邯鄲 學老于年
勤奮好學 志堅行苦 冬寒抱冰 穿壁引光 夏熱握火 飲膽嘗血
學無止境 學以致用 下學上達 學無常師 新學小生 飲膽嘗血
學而優則仕 學富五車 學富才高 學而時習之 學非所用 十年磨劍
宏儒碩學 鉅學鴻生 好學不倦 鴻儒碩學 記問之學 文江學海
鈍學累功 斷織勸學 道學先生 頓學累功 篤志好學 道山學海
臨池學書 鐵面槍牙 十年寒窗 磨礪自強 口不絕吟 學貫中西
青錢學士 曲學诐行 曲學阿世 青藜學士 勤學好問 囊螢映雪
家學淵源 口耳之學 績學之士 教學相長 困而學之 艱苦卓絕
臨池學書 刺股讀書 十年寒窗 懸梁刺股 艱苦卓絕 鐵面槍牙
不愧下學 博學洽聞 博學多才 不愧下學 博學多聞 通才碩學
勤學苦練 十年磨劍 埋頭苦干 孫康映雪 廢寢忘食 獨學寡聞
款學寡聞 力學篤行 臨池學書 困而不學 力學不倦 學究天人
上當學乖 碩學通儒 市民文學 勤學苦練 宿學舊儒 刻苦鉆研
不學無識 才疏學淺 飽學之士 不學無術 長材茂學 引錐刺股
村學究語 篤實好學 蟲魚之學 才學兼優 斗酒學士 刻苦耐勞
頓學累功 懸梁刺股 攻苦食淡 鈍學累功 臥薪嘗膽 調嘴學舌
一家之學 以學愈愚 鸚鵡學舌 用非所學 鸚鵡學語 絕甘分少
末學膚受 詮才末學 貧不學儉 敏而好學 品學兼優 鑿壁偷光
篤學不倦 篤信好學 埋頭苦干 勤學苦練 絕甘分少 枉轡學步
7.有關勵志、樂觀的詩句(出自)、成語、名言、歇后語
《浪淘沙》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竹石》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贈蕭瑀》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勸學》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來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出自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成語:
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燭達旦 篤學好古、牛角掛書, 囊螢映雪、發奮圖強、持之以恒、廢寢忘食、夜以繼日. 好學不倦、韋編三絕、聞雞起舞 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絲不茍、專心致志、孜孜不倦、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覽群書 豁然開朗 學而不厭 博學強記 不恥下問 孜孜不倦 循序漸進 融會貫通 各抒己見 集思廣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釋卷 書聲瑯瑯 程門立雪 穿壁引光 春誦夏弦 讀書破萬卷 讀書三到 讀書三余 耳聞則誦 古為今用 囫圇吞棗 開卷有益 名落孫山 取長補短 取精用弘 然荻讀書 融會貫通 入主出奴 三余讀書 生吞活剝 書聲瑯瑯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萬世師表 文行出處 不恥下問,勤學苦練,勤能補拙, 將勤補拙,篤學不倦,篤實好學, 篤信好學,學而不厭, 學而時習之 , 篤學好古, 頓學累功,閉戶讀書, 刺股讀書,映雪讀書,映月讀書, 據鞍讀書,折節讀書,囊螢照書,廢寢忘食 頓學累功 閉戶讀書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不愧下學、不愧下學、博學多才、博學多聞、博學洽聞、刺股讀書 不學無術、不學無識、飽學之士、長材茂學、才疏學淺 才學兼優、村學究語、蟲魚之學、斗酒學士 篤實好學 道山學海、篤學不倦、獨學寡聞、篤學好古、篤信好學 頓學累功、鈍學累功、道學先生、篤志好學、斷織勸學 高才大學、高才絕學、孤學墜緒、高齋學士、邯鄲學步 鴻儒碩學、宏儒碩學、好學不倦、記問之學、鉅學鴻生 教學相長、家學淵源、績學之士、困而學之、口耳之學 困而不學、款學寡聞、臨池學書、力學不倦、力學篤行 敏而好學、末學膚受、貧不學儉、品學兼優、詮才末學 青藜學士、青錢學士、曲學阿世、勤學好問、曲學诐行 勤學苦練、上當學乖、市民文學、宿學舊儒、碩學通儒 通才碩學、通儒碩學、調嘴學舌、文江學海、枉轡學步 文人學士、晚生后學、文宗學府、學步邯鄲、學而不厭 學而時習之、學而優則仕、學富才高、學非所用、學富五車 學貫中西
名言
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清·曾國藩)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明·王守仁)
志不真則心不熱,心不熱則功不賢(清·顏元)
人若有志,萬事可為(塞·斯邁爾斯)
在年輕人的頸項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比事業心這顆燦爛的寶珠更迷人的了(哈菲茲)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丈(唐·李白)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萬里高(唐·高適)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堅忍不撥之志(宋·蘇軾)
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明·呂坤)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堅忍不撥之志(宋·蘇軾)
歇后語:
茅坑里撂(liao)炸彈--奮(糞)發圖(涂)強(墻)”
打著手電筒走夜路——前途光明
拔節的竹筍——天天向上
初生的太陽——一片紅火
卒子過河--勇往直前
八十老翁學手藝——老來發奮
柏木椽子——寧折不彎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學鴻古詩詞(帶有鴻的勵志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