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送沈記室夜別 范云

    送沈記室夜別原文: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秋風兩鄉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寧共采,霜猿行獨聞。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送沈記室夜別翻譯

    桂花飄香的夜晚,江水如此澄澈。到了清晨,楚地定會白云輕輕飄動,空曠清新。
    想秋風吹起,會觸動起我們兩人的愁思;眼望秋月,會讓千里之分的我們更加思念對方。
    今夜與你分別,我不能設想,當你身處夜晚時,我卻不能與你一道共患難,揀寒枝御風寒;秋霜里,你一人行走山中,耳聞猿猴凄厲的叫聲,怎不令人傷感。
    在你撫摸藤蘿想念我的時候,我也正手折桂枝思念您。

    送沈記室夜別鑒賞

    范云十幾歲時,其父范抗在郢府(今湖北武漢附近)任職,范云隨侍其側,年長其十歲的沈約也在郢府為記室參軍,一見如故,遂相友好。八年以后,沈約轉至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為征西記室參軍,兩人分別。這首詩當作于此時,詩題中的沈記室即沈約。史稱范云八歲賦詩屬文,“操筆便就”,“下筆輒成”(《梁書·范云傳》),這首詩就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詩的開頭便以極平穩的筆調勾畫出送別時靜謐、安詳的環境。“桂水”并非特指某一條水,只是用以形容其水的芳香。王褒《九懷》中有“桂水兮潺湲”句,王逸注云:“芳流衍溢,周四境也。”后人遂常用之,如陸云《喜霽賦》中“戢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塵于沉泥。”江淹《雜體三十首》中亦有“且泛桂水潮”、“桂水日千里”等句,均非實指。范詩中用這一詞渲染了送別場面的溫馨。送別詩,可以寫送別時的情景、場面,以及當時人的心理活動,但范云只是用一句詩輕輕帶過,遂轉入天明登程的想象之中。郢州與荊州,古時均屬楚地,故用“楚山”代之。啟程的情景是晴空萬里,天朗氣清。這畢竟是少年人所寫的詩,所以,他筆下的離別不是凄慘悲切,而是有一股清新流麗之氣貫穿于內,顯得輕盈灑脫。沈約《別范安成》詩中云:“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不過,中國人重視朋友(為五倫之一),重視友情,朋友的離別,總難免有些許的哀愁。“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心相知。”故而下句以“秋風兩鄉怨”分寫兩地相思之怨愁,而以“秋月千里分”合寫二人心靈之相通。謝莊《月賦》云:“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所寫的正是地有千里之隔,明月人可共見之情。以上四句,前二句偏寫景,后二句偏寫情,所以轉下去便偏寫事。“寒枝寧共采”是對二人過去共同生活的回憶,“霜猿行獨聞”則是對別后獨自旅程寂寥的想象。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送別,但無論是偏于寫景、寫情或寫事,都暗涉了離別。然而離別只是形體上的分隔,更重要的乃是精神上的合一。結束兩句以極其肯定的語氣寫道:“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意”通“憶”。“捫蘿”、“折桂”由上句“寒枝”引發而來,同時又暗與起句的“桂水”“楚山”相呼應。

    這里牽涉到一句詩的異文。“捫蘿正意我”中“正意”二字,一作“忽遺”,一作“勿遺”。“忽遺我”意思是:忽將我遺忘。前者似不符合沈約與范云間的感情,且與全詩情緒不一,后者表示的是一種希冀之情,雖然可通,但不如“正意我”所表達出的心心相印之情。另外,從范云詩的整體風格來看,也以“正意我”于文為勝。范詩的結句尤喜以彼我、今昔對寫。如“迨君當歌日,及我傾樽時。”(《當對酒》)“爾拂后車塵,我事東皋粟。”(《餞謝文學離夜》)“待爾金閨北,予藝青門東。”(《答何秀才》)“海上昔自重,江上今如斯。”(《登三山》)“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別詩》)等等。而在這首詩中,也只有作“捫蘿正意我”,才可與“折桂方思君”相對得最為工穩,也最能體現范云詩歌句法、結構的特色。

    此詩在寫法上是一句一轉,但同樣是“轉”,如沈約的《別范安成詩》(沈德潛《古詩源》卷十二評為“句句轉”),是層層遞進式的轉,而范云此詩則是句句回環式的轉。這種回環式的結構、回環式的句法正是范云詩風的典型。所以鐘嶸《詩品》曾評范云詩曰:“范詩清便宛轉,如流風回雪。”正是抓住了其詩風格的整體特征。《送沈記室夜別》雖然是范云的早期作品,但也不難看出,這首詩已經奠定了范詩風格的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送沈記室夜別 范云

    南北朝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 謝朓

    閱讀(281)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原文: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云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廣平聽方藉,茂陵將見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憂。

    南北朝

    折楊柳歌辭二首 佚名

    閱讀(342)

    折楊柳歌辭二首原文:其一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其二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蹕跋黃塵下,(蹕-畢換必)然后別雄雌。

    南北朝

    懷園引 謝莊

    閱讀(338)

    懷園引原文:鴻飛從萬里,飛飛河岱起。辛勤越霜霧,聯翩溯江汜。去舊國,違舊鄉,舊山舊海悠且長。回首瞻東路,延翮向秋方。登楚都,入楚關,楚地蕭瑟楚山寒。歲去冰未已,春來雁不還。風肅幌兮露濡庭,漢水初綠柳葉青。朱光藹藹云英英,離禽喈喈又晨鳴。菊有

    南北朝

    贈傅都曹別 鮑照

    閱讀(279)

    贈傅都曹別原文: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風雨好東西,一隔頓萬里。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

    南北朝

    青陽度 佚名

    閱讀(334)

    青陽度原文:碧玉搗衣砧,七寶金蓮杵。高舉徐徐下,輕搗只為汝。

    南北朝

    詠懷六首 庾信

    閱讀(312)

    詠懷六首原文:其一楚材稱晉用,秦臣即趙冠。離宮延子產,羈旅接陳完。寓衛非所寓,安齊獨未安。雪泣悲去魯,凄然憶相韓。唯彼窮途慟,知余行路難。其二疇昔國土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寧知炭欲吞。一顧重尺璧,千金輕一言。悲傷劉孺子,凄愴史皇孫。

    南北朝

    別毛永嘉 徐陵

    閱讀(295)

    別毛永嘉原文:愿子厲風規,歸來振羽儀。嗟余今老病,此別空長離。白馬君來哭,黃泉我詎知。徒勞脫寶劍,空掛隴頭枝。

    南北朝

    讀曲歌 佚名

    閱讀(312)

    讀曲歌原文:逋發不可料,憔悴為誰睹。欲知相憶時,但看裙帶緩幾許。

    南北朝

    古意贈今人 鮑令暉

    閱讀(322)

    古意贈今人原文:寒鄉無異服,氈褐代文練。日月望君歸,年年不解綖。荊揚春早和,幽冀猶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見。誰為道辛苦?寄情雙飛燕。形迫杼煎絲,顏落風催電。容華一朝盡,惟馀心不變。

    南北朝

    企喻歌二首 佚名

    閱讀(333)

    企喻歌二首原文:其一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須多。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其二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

    南北朝

    楊柳歌 庾信

    閱讀(282)

    楊柳歌原文:河邊楊柳百丈枝,別有長條踠地垂。 河水沖激根株危,倏忽河中風浪吹。可憐巢里鳳凰兒,無故當年生別離。流槎一去上天池,織女支機當見隨。誰言從來蔭數國,直用東南一小枝。昔日公子出南皮,何處相尋玄武陂。駿馬翩翩西北馳,左右彎弧仰月

    南北朝

    賦得蟬 褚沄

    閱讀(390)

    賦得蟬原文:避雀喬枝里,飛空華殿曲。天寒響屢嘶,日暮聲愈促。繁吟如故盡,長韻還相續。飲露非表清,輕身易知足。賦得蟬鑒賞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均有象征的意思,因為語言文字本身就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隱喻系統。隱喻的基礎即人與自然的基

    南北朝

    效古詩 范云

    閱讀(318)

    效古詩原文: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風斷陰山樹,霧失交河城。朝驅左賢陣,夜薄休屠營。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失道刑既重,遲留法未輕。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效古詩鑒賞也許是長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綠水,不聞飛騎擊虜、角聲馬鳴之故吧,南朝稍有

    南北朝

    之零陵郡次新亭 范云

    閱讀(269)

    之零陵郡次新亭原文: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之零陵郡次新亭注釋①干:大水之旁。②滄:蒼。水色青蒼,所以流水稱“滄流”。未可源:言不能窮其源。已:止。末二句寫水程行役之勞。之零陵郡次新亭鑒賞

    南北朝

    渡黃河 范云

    閱讀(242)

    渡黃河原文: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渡黃河鑒賞此詩當為作者公元492年(永明十年)出使北魏途中作。黃河在北魏境內,時魏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故須

    南北朝

    別詩二首·其二 范云

    閱讀(307)

    別詩二首·其二原文:孤煙起新豐。候雁出云中。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別君河初滿。思君月屢空。折桂衡山北。摘蘭沅水東。蘭摘心焉寄。桂折意誰通。別詩二首·其二翻譯孤煙從新豐升起,遷飛的大雁離開了云中。金城的衰草籠罩著寒霧,玉門的

    南北朝

    別詩二首·其一 范云

    閱讀(328)

    別詩二首·其一原文: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別詩二首·其一翻譯  上次離去時,雪像花一樣地飄落,如今再度前來,花開得像雪一般的白艷。這兩句詩是感嘆相聚太短,離別太長,每次分手后總要經過許久才能相見。 別詩二首·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