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鴛湖曲 吳偉業

    鴛湖曲原文: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主人愛客錦筵開,水聞風吹笑語來。
    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簫聲出柘枝臺。
    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鸜鵒。
    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
    朝來別奏新翻曲,更出紅妝向柳堤。
    歡樂朝朝兼暮暮,七貴三公何足數!
    十幅蒲帆幾尺風,吹君直上長安路。
    長安富貴玉驄驕,侍女薰香護早朝。
    分付南湖舊花柳,好留煙月伴歸橈。
    那知轉眼浮生夢,蕭蕭日影悲風動。
    中散彈琴競未終,山公啟事成何用!
    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難留。
    白楊尚作他人樹,紅粉知非舊日樓。
    烽火名園竄狐兔,畫圖偷窺老兵怒。
    寧使當時沒縣官,不堪朝市都非故!
    我來倚棹向湖邊,煙雨臺空倍惘然。
    芳草乍疑歌扇綠,落英錯認舞衣鮮。
    人生苦樂皆陳跡,年去年來堪痛惜。
    聞笛休嗟石季倫,銜杯且效陶彭澤。
    君不見白浪掀天一葉危,收竿還怕轉船遲。
    世人無限風波苦,輸與江湖釣叟知。

    鴛湖曲賞析

    《鴛湖曲》首段寫“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這四句成為對南湖風光最典型的描述,留在了嘉興的歷史文獻上。描寫南湖春天的風光,沒有能比這四句更漂亮的了。寫南湖邊芳草連天,一望無際,那時候又沒有什么建筑,都是綠色的草地。春天來了,碧草連綿,天和地粘連在一起了;春分這個時候,是舊歷二月,大概在陽歷三月下旬了。

    “好放船”,就是把船放出去,好出去游玩了。“好放船”這三個字,前人認為用得很好,口氣身份像別墅的主人,如果是“好搖船”就不美了。南湖的風光怎么樣?很多柳樹葉是亂飄,天上下著雨,雨不大,但是打到這個柳葉上,好像起舞一樣。桃花很紅了,有一道輕煙在上面,看上去更美了。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說的是順治九年,詩人舊地重游從前的朋友吳昌時住的地方。南湖里很安靜,有黃鶯飛過。他回憶起十年以前,乘扁舟從蘇州來這里拜訪吳昌時,那時大概在崇禎十六年左右,吳昌時剛從北京回來。這是第一段。

    《鴛湖曲》第二段,十年前是怎樣的呢?“主人愛客錦筵開,水閣風吹笑語來。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簫聲出柘枝臺。”記得那次來的時候,別墅的主人在家里,正過著豪華的生活,用豐盛的酒席招待我,在臨水的臺閣上,笑語融融。主人有演戲的隊伍,用歌舞來歡迎客人。 “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鴝鵒。”當時歌舞歡騰,多么歡樂。 “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朝來別奏新翻曲,更出紅妝向柳堤。”是說酒喝好后,已經晚了,只看到南湖里都是燈火,歡樂了一天,大家沉醉而回。 我們要說,今天的南湖也沒有上述這些現象。所以說,南湖要想搞得好,搞成一個消費、游玩的名勝之地,一定要晚上有游船。明朝、清朝的南湖都是晚上開游船。清初陳其年,也是一個大詩人,他寫的《鴛湖煙雨樓感舊》詞:“園都在、水邊林下。不閉春城因夜宴,望滿湖燈火金吾怕。十萬盞,紅球掛。”這說明,大家看到南湖里滿湖都是燈火,連金吾也怕了,熱鬧得城門也關不了了,可見明朝末年嘉興南湖繁榮到怎樣一個程度。這也是吳梅村最初來南湖看到的情況。

    陳其年寫南湖景色可能夸張,但即使夸張一百倍,也有一千盞燈,南湖里也很熱鬧。所以明朝張岱《陶庵夢憶》里寫南湖,說嘉興人好講煙雨樓,大家都笑,但是煙雨樓的確是好,船來船去,雖然靡靡之風越來越嚴重,但也是越來越繁榮了。明朝的嘉興實際上處在嘉興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特別是明末,因為這個地方生產力沒受損害,而且絲綢業發展了,手工業發展了,交通發展了,最重要的是大運河的暢通方便了貨物流通。 我們再看第二天:“更出紅妝向柳堤”,索性不在家里演戲了,到南湖岸邊演。這是第二段,講竹亭主人、復社骨干吳昌時當時多么享樂,這樣寫也不是責備他,因為當時江南這一隅還是樂土,大家在享受太平時代的歡樂。

    《鴛湖曲》第三段,“歡樂朝朝兼暮暮,七貴三公何足數。十幅蒲帆幾尺風,吹君直上長安路。”吳昌時和吳梅村是同年,一起考中進士。他們的老師,就是主考官是明末宰相周延儒,周做過兩任宰相,宜興人。這是寫吳昌時為了功名富貴,也是為了東林黨復社的政治目標到北京去做官了。 “長安富貴玉驄驕,侍女薰香護早朝。分付南湖舊花柳,好留煙月待歸橈。”吳昌時這時去,是他們復社要擁戴周延儒第二次做宰相。吳昌時做禮部主事,后來做了吏部文選司郎中,好比現在的組織部干部司司長,但也在這一年敗了。這段寫主人的得意,可以操縱大權了。

    《鴛湖曲》第四段,“那知轉眼浮生夢,蕭蕭日影悲風動。中散彈琴竟未終,山公啟事成何用。”寫吳昌時政治上失敗了,轉眼被殺。凄風冷雨都來了,這里用了典故,即有勢力的人周延儒也救不了吳昌時了,因為周延儒不久也被殺了。 “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難留。白楊尚作他人樹,紅粉知非舊日樓。”這節說,主人在北京被殺時,還穿著朝服,死都沒有葬身之處。再看看嘉興的園林怎樣了?原來的白楊樹都成了別人的了,勺園的房子都被沒收了,紅粉佳人也都流散了。這里吳梅村用了白居易寫關盼盼的典故。吳梅村的詩很多都是重大題材,而且是悲劇性的,吳梅村詩里的奧妙都在典故里,雖然看似淺顯,但背后還有許多文字。比如陳寅恪就講這首詩里,還隱藏著吳梅村和秦淮名妓卞玉京的關系。 “烽火名園竄狐兔,畫閣偷窺老兵怒。寧使當時沒縣官,不堪朝市都非故。”寫當初那么有名的竹亭別墅都荒蕪了,茅草長得很高。經過天崩地裂后,房子的主人被皇帝殺了,崇禎皇帝也自殺了。現在詩人來了后還不能進去,只能在樓閣外面偷偷看看舊時的情況,看門的老兵卻不讓看。可見房子里住了滿清的兵。不但園林改了,主人改了,而且朝代改了,社會也改了。

    《鴛湖曲》第五段,“我來倚棹向湖邊,煙雨臺空倍惘然。芳草乍疑歌扇綠,落英錯認舞衣鮮。”順治九年吳梅村舊地重游,故人也沒有了,煙雨樓也已經沒有了,感覺倒萬分迷茫和惆悵。 “人生苦樂皆陳跡,年去年來堪痛惜。聞笛休嗟石季倫,銜杯且效陶彭澤。”人生苦樂都過去了,思念往事感到很痛惜。又勸慰說,就是嘆息古人,也不要悼念富貴像石季倫那樣的人了吧,還是學學陶淵明喝酒去吧。 最后,“君不見白浪掀天一葉危,收竿還怕轉船遲。世人無限風波苦,輸與江湖釣叟知。”在這樣一個動亂的時代,小人物是危險不安全的,詩人的朋友就是因為貪圖富貴身敗名裂。連殺他的人也被殺死了,吳梅村慨嘆在那樣一個時代里,誰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連崇禎皇帝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得出結論說,世上人太苦難了,求名求富貴,甚至為了國家怎樣努力,最后都沒有好結果。 吳梅村很是悲傷,哀嘆朋友也哀嘆自己的命運。過兩三年吳梅村去北京做官,很受氣,內心也責備自己。吳梅村到最后說自己“竟一錢不值,何須說”。他心里是很痛苦的。

    鴛湖曲創作背景

    《鴛湖曲》是清朝近300年當中一個著名的篇章。這詩寫發生在嘉興的史實,很真摯,很悲切,不光哀悼詩歌里面講到的那個主人,而且作者把自己的身世、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懊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當時的思想感情都寫進去了。嘉興南湖,這個地方在明朝是很多嘉興文人隱居的地方,那時還有很多別墅、尼庵等建筑,后來在清朝太平天國的時候毀掉。

    明朝時,在南湖北岸有個園林,叫勺園,里邊有一個最主要的建筑叫竹亭,這個園林很美。 吳梅村這首詩寫的這個人叫吳昌時,就住在南湖旁邊。他可是鼎鼎大名,《明史》上也有記載,許多筆記中也有記載。他是明亡前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犧牲品。

    提到勺園,不能不提一首詩、一幅畫,吳梅村的《鴛湖曲》及《南湖春雨圖》。吳偉業是明末清初詩人,號梅村,太倉人,是復社重要成員,曾多次來嘉興。這首52句的長詩有很多關于勺園的描述,其藝術價值和文學價值我們姑且不論,單說說那詩中的勺園風景。“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這四句是對南湖風光最典型的描述,也是對南湖春光最漂亮的描述。順治九年,吳梅村舊地重游從前的朋友吳昌時住的地方勺園。南湖煙雨迷離,十分安靜,有黃鶯飛過。不由地,他想起十年前,乘扁舟從蘇州來這里拜訪勺園主人的情形。勺園建在南湖邊上,勺園主人十分好客,生活也是十分奢華,歡聲笑語,臨水的臺閣上歌舞歡騰,“主人愛客錦筵開,水聞風吹笑語來。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簫聲出柘枝臺。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鸜鵒。”

    玩了一天,酒散人歸的時候,南湖上全是燈火,第二天索性不在家里演戲了,再到南湖邊搭了戲臺演。當時江南這一帶生活富庶,雖是明末,但還算太平。當時嘉興實際上處于歷史最繁華時間,明末絲綢業發達、手工業發達、交通發達,史念先生認為今天的南湖也沒有“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的情形,可見明朝末年嘉興南湖繁榮到怎樣一個程度。這也是吳梅村最初來南湖看到的情況。

    光作詩還不夠,吳梅村還畫了一幅《南湖春雨圖》,流傳于世,兩者時間差不多。據對明史頗有研究的散文家黃裳考證,“此圖所寫為吳吏部竹亭無疑。”“江山平遠,煙渚依稀,此皆江南一隅實境。岸上橫一短橋,精室二,其后繚以短垣,叢竹茂密。”但南湖周圍并沒有山,在圖中卻有一座小山崗,上面建著一座樓閣,造型頗為華麗,有飛檐,有闌檻窗槅,有帷幔,并且有高大的樹木掩映。黃裳指出畫中所畫雖是勺園風景,但多是詩人的想象之筆,不過對我們來說雖不是實景,卻可以從中看出勺園昔日的盛景以及氣韻。“即此草草點染,亦可見當年昌時園林亭榭之勝。”畫中有水有山,有亭臺樓閣,樹木茂盛,有橋有塔,“更右折,林木中隱見一塔,其后又有殿閣。”黃裳說因為南湖的塔很多,所以他并不知畫中的塔為何塔,勺園故址也不甚明了。而史念在講座中提到,塔有可能就是壕股塔,而勺園故址,嘉興人都知道,就是指許家村一帶,史念在上世紀60年代曾經親自去看過,發現過很多花園池子的石頭,還有池子的痕跡,其他的就沒有了。

    鴛湖曲藝術成就

    《鴛湖曲》的詩題下面,吳梅村加了一個小標題是“為竹亭作”,這“竹亭”指的是“吳昌時”,當時勺園也叫竹亭。勺園并不僅僅只是一家私家園林,吳梅村懷念他,很多人憑吊他,更多的是因為這里的政治活動,這里曾是東林黨人的據點之一,“昌時在故鄉煙雨樓畔起造勺園,作為招接友人有點像招待所那樣的所在,詩酒留連,更重要的是政治活動的據點。這是勺園不同于一般私家園林的特色。”

    勺園之名,不僅在美景,還在名人,以及那些曾經發生在這里的傳奇故事。說起勺園,自然不能不先說勺園主人。勺園主人吳昌時,就住在南湖旁邊。他是嘉興人,是明末文士、復社巨頭之一,明崇禎時的吏部員外郎。勺園是他在南湖畔興建的私家園林,是有名的園亭塑手秀州人張南垣所做。

    “那知轉眼浮生夢”,勺園的鼎盛轉瞬即逝,吳昌時不久進京做官,后來因政治斗爭失敗,被崇禎帝“腰斬于市”。他死后勺園被查抄充公,不久就破敗了。清朝時,勺園被辟為漁村,因為漁民多姓許,便叫做許家村。而著名的《鴛湖曲》就是在吳昌時死后,吳梅村重游時所作。當時他重游南湖,想再去探訪勺園,不料卻被駐守在園中的一個老兵拒絕,沒辦法,吳梅村只能在游湖的舟船中遠遠看了一下,感觸萬千。

    黃裳在《嘉興去來》中這樣評價勺園。時過境遷,吳梅村依舊不能忘情,他們懷念的不只是勺園的風物和好客的主人,還有當年復社的鼎盛和政治斗爭的風云變幻。傷懷的不僅是吳昌時的死和勺園的落敗,政治斗爭的失敗想來才是他們心目中難以消失的痛楚。

    名士聚集,談政治,自然也談風雅。《牡丹亭》被湯顯祖寫出才二十年光景,吳昌時的家班就曾經上演過。《明詩記事》中,朱隗就詳細描述了吳昌時家班演出《牡丹亭》的情景,“鴛鴦湖頭颯寒雨,竹戶蘭軒坐容與。主人不慣留俗賓,識曲知音有心許”。從記述中可以看出吳昌時家班演出的《牡丹亭》,無論聲腔表演還是服飾裝扮應該都是十分雅致的,所以才能“不須粉項與檀妝,謝卻哀弦及豪竹。縈盈澹蕩未能名,歌舞場中別調清。”美麗而憂傷,充滿著浪漫色彩,可說是當時戲壇一大盛事。

    在勺園鼎盛之時,來的人就有吳梅村和錢謙益。錢謙益就是錢牧齋,明末清初的著名詩人、文學家,可說是當年的文壇盟主。當然他也是復社重要成員。名士云集,自然少不了佳人,才子佳人曾經在這里留下了不少傳奇佳話。秦淮八艷之一的柳如是便是在這里與錢牧齋相識定情,之后才有了那次有名的訪半野堂,才有了“我聞室”、“絳云樓”和“紅豆館”的恩愛纏綿,金屋藏嬌的佳話流傳。柳如是本是嘉興人,自幼聰慧好學,但由于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奴,后來因才氣過人,成為秦淮名妓。崇禎14年二十剛出頭的她,嫁給了年過半百的錢謙益。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指出,勺園其實是“錢柳因緣得以成就之樞紐”。崇禎13年,柳如是生病回到家鄉嘉興養病,其養病之所便是勺園,而同年錢牧齋也曾經在勺園逗留,賞玩。陳寅恪還認為,《鴛湖曲》不僅是吳梅村追傷舊朝亡友吳昌時的,其中還隱藏著吳梅村自己與秦淮八艷中另一位名妓卞玉京的關系。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鴛湖曲 吳偉業

    明清

    烏江項王廟 嚴遂成

    閱讀(289)

    烏江項王廟原文:云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巨鹿竟亡秦。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烏江項王廟注釋①劍舞鴻門:“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劉邦到鴻門后,項羽

    明清

    畫堂春·湔裙獨上小漁磯 顧貞觀

    閱讀(283)

    畫堂春·湔裙獨上小漁磯原文:湔裙獨上小漁磯,襪羅微濺春泥。一篙生綠畫橋低,昨夜前溪。回首楝花風急,催歸暮雨霏霏。撲天香絮擁凄迷,南北東西。畫堂春·湔裙獨上小漁磯鑒賞這闋小詞,可以說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暮春歸舟圖,只是其中漾著的意緒,卻分外

    明清

    菩薩蠻·題畫 龔翔麟

    閱讀(289)

    菩薩蠻·題畫原文: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衣波雙鷺鶿。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菩薩蠻·題畫注釋①澌:解凍時流動的水。澌,通嘶。流澌:流水聲。②鷺鶿:水鳥。③菡萏:荷花。 菩薩蠻·題畫評解這首題

    明清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 朱彝尊

    閱讀(293)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原文:穆湖蓮葉小于錢,臥柳雖多不礙船。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屋上鳩鳴谷雨開,橫塘游女蕩船回。桃花落后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注釋[1]鴛鴦湖:一名南湖,在浙江嘉興市南三里。棹(zhào)歌

    明清

    六盤山詩 梁聯馨

    閱讀(274)

    六盤山詩原文:繞徑寒云拂步生,巑岏青嶂壓孤城。東連華岳三峰小,北擁蕭關大漠平。山外煙霞閑隱見,世間塵土自虛盈。勞人至此深惆悵,樵唱悠悠何處聲。六盤山詩注釋①這首詩選自《民國重修隆德縣志》。②巑岏:山高銳峻大貌。③華岳:陜西華山。三峰

    明清

    滿江紅·代北燕南 納蘭性德

    閱讀(303)

    滿江紅·代北燕南原文:代北燕南,應不隔、月明千里。誰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氣。小立乍驚清露濕,孤眠最惜濃香膩。況夜鳥、啼絕四更頭,邊聲起。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想故園今夜,玉闌誰倚。青海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道別來、渾是

    明清

    虞美人·無聊 陳維崧

    閱讀(280)

    虞美人·無聊原文:無聊笑捻花枝說,處處鵑啼血。好花須映好樓臺,休傍秦關蜀棧戰場開。倚樓極目深愁緒,更對東風語。好風休簸戰旗紅,早送鰣魚如雪過江東。虞美人·無聊注釋①秦關蜀棧:指川陜戰場。陜西,古為秦地,多關隘,所以說秦關。蜀棧:為我國古代

    明清

    五美吟·紅拂 曹雪芹

    閱讀(313)

    五美吟·紅拂原文: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余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五美吟·紅拂注釋“長揖”句:李靖謁楊素時,楊素態度倨傲,李靖長揖(拱拱手)不拜,并指責楊素待客不遜,楊素連忙謝罪,后來聽了李靖的一番高談雄辯更心悅誠服。《紅樓夢

    明清

    梅花嶺記 全祖望

    閱讀(302)

    梅花嶺記原文: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

    明清

    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 納蘭性德

    閱讀(326)

    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原文:隔花才歇廉纖雨,一聲彈指混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翻譯及注釋翻譯波渺渺,柳依依。雙蝶繡羅裙的女子,你與幸福,只有一朵花的距離。但是

    明清

    蝶戀花·九十韶光如夢里 文廷式

    閱讀(307)

    蝶戀花·九十韶光如夢里原文:九十韶光如夢里。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搖深翠。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明清

    又懺心一首 龔自珍

    閱讀(287)

    又懺心一首原文:佛言劫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來何洶涌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心藥心靈總心病,寓言決欲就燈燒。

    明清

    東風齊著力·電急流光 納蘭性德

    閱讀(313)

    東風齊著力·電急流光原文:電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淚如潮。勉為歡謔,到底總無聊。欲譜頻年離恨,言已盡、恨未曾消。憑誰把,一天愁緒,按出瓊蕭。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幾番空照魂銷。舊歡新夢,雁齒小紅橋。最是燒燈時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涼煞,五枝青

    明清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 張惠言

    閱讀(701)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原文: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

    明清

    沁園春·觀潮 吳偉業

    閱讀(226)

    沁園春·觀潮原文:八月奔濤,千尺崔嵬,砉然欲驚。似靈妃顧笑,神魚進舞;馮夷擊鼓,白馬來迎。伍相鴟夷,錢王羽箭,怒氣強于十萬兵。崢嶸甚,訝雪山中斷,銀漢西傾。孤舟鐵笛風清,待萬里乘槎問客星。嘆鯨鯢未剪,戈船滿岸;蟾蜍正吐,歌管傾城。狎浪兒童,橫江士女

    明清

    阻雪 吳偉業

    閱讀(202)

    阻雪原文:關山雖勝路難堪,才上征鞍又解驂。十丈黃塵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明清

    圓圓曲 吳偉業

    閱讀(175)

    圓圓曲原文: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里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花里,圓圓小字嬌羅綺

    明清

    遇舊友 吳偉業

    閱讀(181)

    遇舊友原文: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遇舊友翻譯及注釋翻譯已經錯過才想起追問,仔細看才發現是故人。戰亂隨處可見,消息很難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擦一擦眼睛穩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