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與友人書(節選) 顧炎武

    與友人書(節選)原文: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圣,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與友人書(節選)翻譯及注釋

    翻譯
      人做學問,如果不是天天進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沒有學伴,見解就會片面淺顯,難以學成。在一個環境里待久了,會染上某些習氣而自己沒有察覺。如果不幸處于窮鄉僻壤,沒有坐馬車的盤纏,也仍要廣泛的獵取學問并詳細考究。要(將自己的思想)與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學問的正確與否,這樣一來,(才)差不多能掌握學問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門去,又不去讀書,則是如面壁(不問世事)一般,對學問一無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對國家還是沒有用處的。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連孔子這樣的圣人,也仍須努力地學習,現在的人難道不該以此勉勵自己嗎?

    注釋
    (1)孤陋:片面、淺陋。
    (2)覺:自覺。
    (3)域:地方。
    (4)資:盤纏。
    (5)審:詳細。審問:詳細考究。
    (6)稽:探究,考察。
    (7)庶幾:差不多。
    (8)子羔、原憲:孔子的弟子。
    (9)邑:地方,
    (10)丘:孔丘,即孔子。
    (11)以:動詞,和“如”“若”相同。
    (12)勉:勤勉,努力。
    (13)為學;做學問
    (14 )方:地方
    (15)窮僻之域:貧困偏僻的地方
    (16)猶當:還應當
    (17)濟:有利
    (18)丘:孔子。

    與友人書(節選)賞析

    顧炎武是我國十七世紀的一位杰出的愛國活動家和具有進步思想的啟蒙學者,博學強記,耿介絕俗,以著作《日知錄》馳名于世。

    抗清失敗后,顧炎武奔走南北,眼界大開,對人生的認識也更加殷實、深刻了。針對當時知識分子崇尚“游談無根”的理學情況,《與友人書》以“為學”為話題,發抒了獨具個性的治學觀。

    文章的結構呈放射狀。作者從為學者與自我、現實的學友、書本(實際上仍是人——古代作者或書中古人)、歷史的“學友”(文中提到了孔子,實際上是指對提升學者的學養有幫助的一切古人)的關系切入,精到地闡述了這四組關系中的心靈互動的重要性。他要求為學者做到博學審問(廣泛涉獵,詳細考究)、稽(與別人心靈契合)、求其是非之所在(實際上指學會辨析,學會批判),使別人的東西化為自己的東西,從而拓展自己的知識疆域。作者強調為學不是始于學習,終于學習,而應該聯系實際,學有所用,即“有濟于天下”。為學應該貫穿人生的始終,不進則退。這是為學者必須謹記的一條法則,圣人也不例外。

    文中提倡的是一種注重“廣博、淵深、實用”三位一體的治學觀,辨證而深刻,實在而靈活。這不僅對當時的學人具有警策的作用,對現代的人們如何打造書香人生,創建學習型社會,也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與友人書(節選) 顧炎武

    明清

    賣花聲·雨花臺 朱彝尊

    閱讀(190)

    賣花聲·雨花臺原文: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干接大長干。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闌。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賣花聲·雨花臺注釋①雨花臺:在南京聚寶門外聚寶山上。相傳梁云光法師在這里講經,感天雨

    明清

    如夢令·黃葉青苔歸路 納蘭性德

    閱讀(185)

    如夢令·黃葉青苔歸路原文:黃葉青苔歸路,屧粉衣香何處。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版本一)木葉紛紛歸路,殘月曉風何處。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版本二)如夢令·黃葉青苔歸路翻譯及注釋翻譯

    明清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閱讀(267)

    壬戌清明作原文: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壬戌清明作創作背景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標志著凋零的嚴冬過去,煦暖的春天來臨

    明清

    謁金門·風絲裊 納蘭性德

    閱讀(171)

    謁金門·風絲裊原文: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一鏡濕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夢里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謁金門·風絲裊翻譯及注釋翻譯風像絲線一般的纏繞,雨水把藍天浸染得清晰舒曉。水中倒影的烏云連綿還未曾散絕,雨

    明清

    論詩五首·其一 趙翼

    閱讀(217)

    論詩五首·其一原文: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論詩五首·其一翻譯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斷的運動發展,新事物,新思想層出不窮。即使能預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詩,到了一千年又覺得陳舊了。 論詩五首·其一簡評

    明清

    初春濟南作 王士禎

    閱讀(203)

    初春濟南作原文: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初春濟南作翻譯春天陰晴多變,此時突然放晴,陽光下的池塘里流出一股股清涼的泉水。濟南素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稱。春雪過后城南千佛山的山影映入城中,無處不

    明清

    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納蘭性德

    閱讀(167)

    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原文: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客中誰與換春衣。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信回剛道別多時。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注釋①古北口:長城的重要關口,地勢險峻,在今北京密云縣境,為北京與東北往來的必經之路。

    明清

    感舊四首 黃景仁

    閱讀(196)

    感舊四首原文:大道青樓望不遮,年時系馬醉流霞。風前帶是同心結,杯底人如解語花。下杜城邊南北路,上闌門外去來車。匆匆覺得揚州夢,檢點閑愁在鬢華。喚起窗前尚宿酲,啼鵑催去又聲聲。丹青舊誓相如札,禪榻經時杜牧情。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

    明清

    螃蟹詠 曹雪芹

    閱讀(177)

    螃蟹詠原文: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螃蟹詠注釋(1)鐵甲長戈:比喻蟹殼蟹腳。宋代陳郁為皇帝擬進蟹的批答說:“內則黃中通理,外則戈甲森然

    明清

    香菱詠月·其一 曹雪芹

    閱讀(185)

    香菱詠月·其一原文: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香菱詠月·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月亮掛在中天夜色多么寒涼,月光如此皎潔月輪分外團圓。詩

    明清

    五美吟·西施 曹雪芹

    閱讀(182)

    五美吟·西施原文: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西邊上浣紗。(上浣紗 一作:尚浣紗)五美吟·西施注釋(1)“一代”二句:意思是,一代絕色的美女終于如浪花般消失,她在吳宮里白白地想念兒時的家鄉了。越國滅吳國后,西施的命運有

    明清

    喬山人善琴 徐珂

    閱讀(220)

    喬山人善琴原文: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于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于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凄禽寒鶻,相和悲鳴。后游郢楚,于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聞之,咨嗟惋嘆。既闋,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媼曰:“吾夫存日,以彈絮為業。

    明清

    浪淘沙·寫夢 龔自珍

    閱讀(243)

    浪淘沙·寫夢原文: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浪淘沙·寫夢注釋①依樣:照原樣。句意即欲重溫舊夢。②一桁:一排。桁猶“行”。③綢繆:猶纏

    明清

    紅窗月·燕歸花謝 納蘭性德

    閱讀(180)

    紅窗月·燕歸花謝原文: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猶記碧桃影里、誓三生。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鑒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濕銀屏。紅窗月·燕歸花謝翻譯及注釋翻譯花兒凋謝,燕子歸來,遵循節令又過了清明

    明清

    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選—) 顧炎武

    閱讀(139)

    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選—)原文:清切頻吹越石笳,窮愁猶駕阮生車。時當漢臘遺臣祭,義激韓讎舊相家。陵闕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淚發春花。相將便是天涯侶,不用虛乘犯斗槎。

    明清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閱讀(189)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

    兩漢

    霍光傳(節選) 班固

    閱讀(567)

    霍光傳(節選)原文: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既壯大,乃自知父為霍中孺,未及

    兩漢

    蘇武傳(節選) 班固

    閱讀(294)

    蘇武傳(節選)原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

    兩漢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司馬遷

    閱讀(300)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原文: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

    先秦

    采薇(節選) 佚名

    閱讀(197)

    采薇(節選)原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悲傷,莫知我哀!采薇(節選)翻譯及注釋翻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

    先秦

    逍遙游(節選) 莊周

    閱讀(211)

    逍遙游(節選)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

    詩詞

    詩經采薇節選

    閱讀(26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采薇節選,內容包括《詩經·采薇》(節選)的意思,詩經采薇節選,詩經·采薇(節選)。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剛才長出來。 說回家啊說回家, 一年又快過去了。 沒有妻室沒有家, 都是因為玁狁故。 沒有空閑安定下, 都是因為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