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相逢行 佚名

    相逢行原文:

    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不知何年少?夾轂問君家。
    君家誠易知,易知復難忘;
    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鄲倡。
    中庭生桂樹,華燈何煌煌。
    兄弟兩三人,中子為侍郎;
    五日一來歸,道上自生光;
    黃金絡馬頭,觀者盈道傍。
    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音聲何噰噰,鶴鳴東西廂。
    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
    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

    相逢行翻譯及注釋

    翻譯
      在狹窄的小路間相逢,道路太窄容不下車子。不知道是哪里來的少年,停下車來問你家的情況。你家的情況是容易知曉的,因為你家是這里的豪門大戶,所以我不但容易知曉而且還難忘。你家的門是用黃金做的,堂屋的用料是漢白玉。你家堂屋里常常設有樽酒,還有趙地的歌女在這里演奏。你家庭院中央有棵桂樹,樹上掛著很多彩燈,每當夜晚來臨,這些燈光燦爛明亮。你家有三個弟兄。家里的老二是皇帝的侍從,官為侍郎。他五天休一次假,當他休假回家時,一路上光彩照人。駕馬所用的馬勒是用黃金裝飾的,圍觀的人很多,充滿道路兩旁。進入家門,向左邊的池塘望去,只見成對的鴛鴦飛來。七十二只鴛鴦羅列成行,它們歡樂地在水里游著,聲音和諧。在東西兩側還有白鶴噰噰鳴叫。老大媳婦正在織羅綺,老二媳婦在織黃紫相間的絹。老三媳婦沒有事情可做,就拿著把琴瑟去堂屋。老人在屋內安坐后,她便開始調弦準備彈奏美妙的樂曲了。

    注釋
    ①不知何年少:《玉臺新詠》作“如何兩少年”。
    ②轂(ɡū):車輪中心的圓木,輻聚其外,軸貫其中。這里代指車。夾轂,猶“夾車”。這兩句是說,兩個少年站在車的兩旁而問。
    ③置樽酒:指舉行酒宴。
    ④作使:猶“役使”。邯鄲,漢代趙國的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城西南。倡,歌舞伎。邯鄲倡,趙國女樂,聞名當時。
    ⑤中庭:庭中,院中。
    ⑥華燈:雕刻非常精美的燈。
    ⑦兄弟兩三人:兄弟三人。從下文“中子”、“三婦”可證。“兩”字無意義。
    ⑧侍郎:官名。《后漢書·百官志》:“侍郎三十六人,作文書起草。”秩各四百石。
    ⑨五日一來歸:漢制中朝官每五日有一次例休,稱為“休沐”。
    ⑩左顧:回顧。雙鴛鴦:鴛鴦為匹鳥,總是成對并游。雙鴛鴦,就是“雙雙的鴛鴦”,漢樂府詩中常用這種省字法。噰噰(yōnɡ yōnɡ):音聲相和貌,這里形容眾鶴和鳴之聲。流黃:或作“留黃”、“騮黃”,黃間紫色的絹。丈人:子媳對公婆的尊稱。調絲:彈奏(瑟)。絲,指瑟上的弦。未央,未盡。“方未央”或作“未遽央”,“未遽央”與“未央”同義。這句是說彈瑟正在進行。

    相逢行賞析

    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前面六句是第一部分。兩位駕車的少年(由歌者所扮),在長安的狹窄小路上迎面而遇。路實在太窄了,誰也過不去,于是他倆就干脆停下車,攀起話來了。素不相識,沒有太多的共同話題好談。于是就面對酒宴上的主人夸起他家的聲勢顯赫和無比豪富來。“君家”即你的主人家,你的主人家是那么容易讓人知道,知道后又是那么難以忘卻——這兩句巧妙的恭維話,自然讓坐在那里聽歌的主人滿心歡喜。這一部分可以算是引子,往下十八句,是第二部分。兩位少年一唱一和,爭著夸說主人家的種種富貴之狀。“您家外部是黃金為門,內里是白玉為堂。”一金一玉,其建筑之富麗堂皇可想而知。“您家中是樽中酒常滿,座上客常有,待客時,還有產于邯鄲的美麗歌伎供驅遣獻歌獻舞。此時庭中桂樹正在飄香,堂內華燈煌煌,照得通室明亮。”有酒有客,有美女有華燈,其權勢地位、榮樂享受可知。以家童身份出現的少年則說:“我家乃官宦之家,家中兄弟三人,別人不提,就說老二吧,他在朝中做侍郎,每當休沐日回家,一路上好不氣派,馬籠頭全是黃金為飾,道路生光;路旁觀者如云,嘖嘖贊嘆,擠滿路旁。”有正面寫,有側面寫,其顯赫之勢可知。再說到家中情況:進得家門,左顧右盼,只見庭前池中一大群鴛鴦,雙雙對對排列成行;又聞家中所養白鶴,于東西廂發出噰噰的鳴聲。它們都在歡迎主人的歸來。有禽則有池,其庭院之廣大可知。這一段,分四層對這一豪富之家的富貴、氣派、享受極意鋪排渲染,以見其不同尋常,從而與上文“君家誠易知,易知復難忘”的話相照應,以見言之不虛。至此,這位豪富在長安城中的權勢、地位如何,便不言而喻了。“大婦織綺羅”六句是第三部分,寫家中三婦所為。“我主人家中三子各有一婦,大婦、中婦長于織作,能織綾羅綢緞。小婦另有所長,一到全家團聚之日,便以鼓瑟來為全家助興。”“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兩句有雙重含義,一是承小婦挾瑟說,是轉述小婦語:“請公公高堂安坐(當然也包括家中其他成員),聽我奏一曲。”這層意思顯得親切風趣,氣氛活躍。二是借此語兼而表白歌者自己奏曲獻歌的心愿。丈人,從前一層意思說,是稱公公,從后一層意思說,是尊稱主人。調絲,調弦定音以奏樂曲。未央,即未盡,這里是尚未調好音。這一段寫三婦之所為,以見這一豪富之家的家禮家風和家庭之樂,同時也暗示媳婦們能有如此才能,把家事操持得井井有條,則家中其他人員的才干,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六句,后代詩人多敷衍其詩意,形成了《三婦艷》等一系列新的樂府詩。

    這首詩的重點在于對那位主人家的富貴享樂作鋪排渲染,寫得氣氛熱烈、生動夸張,筆法猶如漢代大賦,盡管沒有佳句妙語,但其氣勢也足以打動和感染讀者。這種玉堂金馬的重疊堆積,正是漢代國力強盛的折光反映;而這種層層鋪排、極力渲染的筆法,使詩歌充滿著力度和厚度,這也正是漢代民族力量渾厚、民族精神旺健的反映,從中讀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漢代被稱為封建社會之“盛世”是信然不誣的。這,就是此詩所具有的社會認識價值。它和《東門行》、《婦病行》等反映貧苦人民生活的樂府詩一樣,都是后人了解漢代社會真貌的不可缺少的媒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相逢行 佚名

    兩漢

    蘭若生春陽 佚名

    閱讀(565)

    蘭若生春陽原文: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愿言追昔愛,情款感四時。美人在云端,天路隔無期。夜光照玄陰,長嘆戀所思。誰謂我無憂,積念發狂癡。

    兩漢

    別詩四首 佚名

    閱讀(584)

    別詩四首原文:其一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其二

    兩漢

    秦楚之際月表 司馬遷

    閱讀(562)

    秦楚之際月表原文: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于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于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德洽百姓,攝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湯、武之王,乃由契

    兩漢

    霍光傳(節選) 班固

    閱讀(566)

    霍光傳(節選)原文: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既壯大,乃自知父為霍中孺,未及

    兩漢

    艷歌行 佚名

    閱讀(562)

    艷歌行原文: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賴得賢主人,攬取為吾袒。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兩漢

    古相思曲 佚名

    閱讀(713)

    古相思曲原文:君似明月我似霧,霧隨月隱空留露。君善撫琴我善舞,曲終人離心若堵。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魂隨君去終不悔, 綿綿相思為君苦。相思苦,憑誰訴?遙遙不知君何處。扶門切思君之囑,登高望斷天涯路。十三與君初相識,王侯宅里弄絲

    兩漢

    酒箴 揚雄

    閱讀(321)

    酒箴原文: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滿懷。不得左右,牽于纆徽。一旦叀礙,為瓽所轠。身提黃泉,骨肉為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 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常為國器,讬于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家

    兩漢

    諷諫詩 韋孟

    閱讀(566)

    諷諫詩原文:肅肅我祖,國自豕韋,黼衣朱紱,四牡龍旂。彤弓斯征,撫寧遐荒,總齊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勛績惟光。至于有周,歷世會同。王赧聽譖,實絕我邦。我邦既絕,厥政斯逸,賞罰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衛,五服崩離,宗周以隊。我祖斯微,遷于彭城,在予

    兩漢

    北征賦 班彪

    閱讀(579)

    北征賦原文: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絕跡而遠游。 朝發軔于長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宮。歷云門而反顧,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鄉。慕公劉之遺德,及行葦之不傷。彼何生之優渥,我

    兩漢

    雜詩二首 孔融

    閱讀(561)

    雜詩二首原文:巖巖鐘山首,赫赫炎天路。高明曜云門,遠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結根在所固。呂望老匹夫,茍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獨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但患年歲暮。幸托不肖軀,且當猛虎步。安能苦一身,與世同舉厝。由不慎小節,庸夫笑我度。呂望尚不

    兩漢

    魯靈光殿賦 王延壽

    閱讀(559)

    魯靈光殿賦原文: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然其規矩制度,上應星宿,亦所以永

    兩漢

    艷歌 佚名

    閱讀(578)

    艷歌原文:今日樂上樂,相從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青龍前鋪席,白虎持榼壺。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妲娥垂明珰,織女奉瑛琚。蒼霞揚東謳,清風流西歈。垂露成幃幄,奔星扶輪輿。艷歌注釋①今日樂上樂:“上”一作“相”。此句為漢樂府常見的

    兩漢

    古絕句四首 佚名

    閱讀(619)

    古絕句四首原文:其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其二日暮秋云陰,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蓮花玳瑁簪。其三菟絲從長風,根莖無斷絕。無情尚不離,有情安可別?其四南山一桂樹,上有雙鴛鴦。千年長交頸,歡愛不相忘。

    先秦

    信南山 佚名

    閱讀(264)

    信南山原文: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畝。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為酒食。畀我尸賓,壽考萬年。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曾孫壽

    兩漢

    別詩四首 佚名

    閱讀(584)

    別詩四首原文:其一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其二

    先秦

    無羊 佚名

    閱讀(245)

    無羊原文: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

    先秦

    抑 佚名

    閱讀(245)

    抑原文:抑抑威儀,維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職維疾。哲人之愚,亦維斯戾。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訏謨定命,遠猶辰告。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其在于今,興迷亂于政。顛覆厥德,荒湛于酒。女雖湛樂從,弗念厥紹。罔敷求先王

    兩漢

    蘭若生春陽 佚名

    閱讀(565)

    蘭若生春陽原文: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愿言追昔愛,情款感四時。美人在云端,天路隔無期。夜光照玄陰,長嘆戀所思。誰謂我無憂,積念發狂癡。

    兩漢

    古相思曲 佚名

    閱讀(713)

    古相思曲原文:君似明月我似霧,霧隨月隱空留露。君善撫琴我善舞,曲終人離心若堵。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魂隨君去終不悔, 綿綿相思為君苦。相思苦,憑誰訴?遙遙不知君何處。扶門切思君之囑,登高望斷天涯路。十三與君初相識,王侯宅里弄絲

    兩漢

    艷歌行 佚名

    閱讀(562)

    艷歌行原文: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賴得賢主人,攬取為吾袒。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