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竹的詩句
《詩經·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詩經選》P200 疊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晉·王羲之《蘭亭序》 竹亦得風, 夭然而笑。
——蘇軾 修竹凝妝, 垂楊系馬。 ——宋·陸睿詞句 (鄭板橋詩三首) 枝長葉少,枝短葉多。
世間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風,不是秋風。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驅我暑,能豁我胸。
竹稱為君,石呼為丈。 賜以佳名,千秋無讓。
空山結盟,介節貞朗。 五色為奇,一青足仰。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 《唐詩百家全集》 題新竹 唐·杜牧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草木典》 庭 竹 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唐詩百家全集·劉禹錫柳宗元卷》 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能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唐詩百家全集卷》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獨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同上) 栽竹拂枝,拂塵灑露。
君子取之,最有用處。 千筆淡墨,畫出細竹。
抽得心絲,無不肖曲。 竹中有竹,竹外有竹。
渭川千畝,此為巨族。 ——以上三首選自《墨竹畫譜》 賦予得臨池竹 唐·唐太宗 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
拂牖分龍影,臨池得鳳凰。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草木典》 冉冉孤生竹,結根太山阿。
——漢代詩。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質,貞心常自保。 當涂慈老山,竹堪為簫管。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竹 無言無語晚風中,淡泊一生甘始終。
莫道風流難與共,千古高風有誰同? 新竹 黃庭堅 插棘編籬謹護持 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 放梢初見影離離 歸閑我欲頻來此 枕簟仍教到處隨。
2.描寫竹子的詩句 古詩大全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____鄭燮《新竹》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____王維《竹里館》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____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____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____吳均《山中雜詩》
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____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____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____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____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____鄭谷《鷓鴣》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____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____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____閻選《河傳·秋雨》
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____孟郊《苦寒吟》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____李嶠《風》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四》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____白居易《夜雪》
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松手自栽。____王汝舟《詠歸堂隱鱗洞》
竹樹帶飛嵐,荇藻俱明麗。____劉道著《湘江秋曉》
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苧,不受些兒暑。____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亂吐》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____楊萬里《夏夜追涼》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____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____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____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____陸容《滿江紅·詠竹》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____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____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____曹組《卜算子·蘭》
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____葉夢得《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____呂太一《詠院中叢竹》
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____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____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憑欄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____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____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____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____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____王維《山居即事》
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____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種竹淇園遠致君,生平孤節負辛勤。____王汝舟《詠歸堂隱鱗洞》
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____陸容《滿江紅·詠竹》
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____陸容《滿江紅·詠竹》
上窗風動竹,月微明。____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日暮九疑何處?認舜祠叢竹。____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____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____陸容《滿江紅·詠竹》
淇園春竹美,軍宴日椎牛。____司馬光《送龔章判官之衛州·新及第》
桃花落后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____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____高駢《對雪》
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____戎昱《桂州臘夜》
3.描寫“竹”的詩句有哪些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4.關于竹的詩句
自古以來竹子一直是詩人、畫家們筆下的題材。
古詩中關于竹的詩句很多: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維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白居易“閣畔竹蕭蕭,閣下水潺潺”等等。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畫了很多竹子畫,并在上面題詩,他在《竹石》畫上題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意思是人要有風骨,無論做什么事,沒有咬定和堅韌的精神,是難于立根的。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賽竹王;銅鼓蠻歌爭上日,竹林深處拜三郎。”
5.描寫竹子竹子的詩句
竹子的詩句: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鄭燮《新竹》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
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6.關于竹松梅的詩句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竹子 (哲理詩)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語言。 憋不住, 給大地開一個眼。
冒尖了, 既虛心又委婉。 做一次總結, 繼續向上伸展。
一朵綠色的云, 和太陽把理想暢談。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里,若今瑯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雨后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難掇,寒碧千竿俗可醫。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嬋娟,翠涌青圍別有天。
兩兩三三荷鋤去,歸來飽飯筍羹鮮。 ――清.王慕蘭《石門竹枝詞》 養竹歌為周莊吳逵子道賦 華幼武 高軒公子良不俗,不種奇花種修竹。
奇花照眼一時紅, 修竹虛心萬年綠。春雷擊地新筍生,龍角森森那忍觸。
自鋤暖土厚栽培,手挈銀瓶細澆沃。深根掃除螻蟻窟, 香葉終期鳳凰宿。
日使沾濡雨露恩,歲寒且憚冰霜酷。 猗猗繞戶矗瑯干,還舞連煙比淇澳。
招搖皓月金瑣碎, 勾引清風生戛玉。炎天展簟臥蒼雪,春日聽鶯泛 。
可能一日暫相忘,坐對此君看不足。君不見白樂天, 重言養竹如養賢。
又不見東坡詩,無竹士俗不可醫。 君今有竹善培養,會看直指青云上。
翠濤軒 呂誠 五月二十八日重過翠濤軒,清坐終日,薄暮而歸, 賦此蓋書所見也,翠濤為竹而得名,余不能辭矣。 幽人愛竹不吃筍,養得修篁個個長。
五月六月雨不落,千枝萬枝風自涼。 蒼雪逼人時展簟,翠濤驚夢午移床。
涓涓清潤烏皮幾,楚楚高攙薜荔墻。 密影掃階敷瑣碎,馀音拂水度笙璜。
孫枝迸地渾疑占,老節凌霜色更蒼。 三徑旋開真得計,七賢避世故佯狂。
因懷梅友稱三絕,卻笑荷花似六郎。 白鶴歸時云動蕩,青鸞嘯處夜微茫。
對之可使食無肉,衰矣空慚鬢有霜。 隱幾無心開卷帙,卷簾隨意炷爐香。
日中見斗瞻霄漢,月下吹簫引鳳凰。 物外襟懷差可共,閑中滋味淡相忘。
不尋酒伴雞豚社,誤落詩名錦繡坊。 時復開樽排合匝,每憐學子走 。
興來坐久無聊賴,老去頻過也不妨。 他日成材惟漢簡,於今觸目盡琳瑯。
振衣散策歸來后,江路迢迢又夕陽。 題朱九齡翠筠軒 許恕 有腳不踏東華塵,有眼不看長安春。
然天地至清氣,多在叢篁流水濱。 軒名翠筠俯空谷,個個梢長如玉立。
一秋明月照瀟湘,六月涼風灑淇澳。 軒中之人清且閑,心不在乎山水間。
左圖右使移白日,四檐環佩聲珊珊。 不可一日無君子,澹然風致頗相似。
翠實常分丹風雛,籜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靜者徒,愛看黃巖煙雨圖。
擬約嵩溪聽蕭瑟,醉來踏遍青珊瑚。 對竹 黃庚 門對南鄰竹,青青玉萬竿。
雖然無地種,且得隔籬看。 露葉晴猶濕,風枝夏亦寒。
但教休翦伐,何用報平安。 居竹軒 倪瓚 翠竹如云江木春,結茅依竹住江濱。
階前迸筍從侵逕, 雨后垂陰欲覆鄰。映葉黃鸝還自語,傍人白鶴亦能馴。
遙知靜者忘聲色,滿屋清風未覺貧。 碧筒飲 張雨 采綠誰持作羽觴,竹林人共晚樽涼。
玉莖沁露心微苦, 翠蓋擎云手亦香。飲水龜藏蓮葉小,吸川鯨恨藕絲長。
傾壺誤展林郎袖,笑絕耶溪窈窕娘。 種竹 洪希文 移得霜根趁雨栽,墻陰踏破一方苔。
甫能引汝清風到, 未暇招渠俗子來。猿訝便立書案立,鶴之早避釣船回。
不妨更了歲寒計,早晚栽松兼種梅。 盆竹 釋善住 瓦缶不多土,娟娟枝葉繁。
豈知幺鳳尾,元是古龍孫。 蒼雪灑禪榻,細香浮酒樽。
王猷來此見,應亦為消魂。 養竹成大林 謝應芳 養竹成大林,頻年竹生孫。
美竹非不多,惡竹亦已繁。群奴為洗之, 往哉聆我言。
美者慎勿傷,去惡必去根。勿虞爾斧缺,勿憚爾力煩。
宿莽蕩無余,清風仍滿園。 題崔原亨竹深處 成廷圭 余家有竹數竿,人號之居竹軒,原亨城西時則有竹亦數竿, 人號之竹深處,余與崔君通家來往,所好相同,故及之。
居竹軒中亦自寬,不愁無地著瑯干。文公胸次空千畝, 李侗門前只一竿。
天與老夫醫惡俗,日憑童子報平安。 崔家別墅尤高致,遲子歸來守歲寒。
雪竹山房 貢性之 此君節操獨凌寒,冰雪叢中更耐看。簾幕影迷金瑣碎, 佩環聲動玉闌干。
只疑玄圃翻瓊樹,錯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