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秋天泛舟湖上的詩句
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朱彝尊《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張孝祥《西江月》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2.描寫湖秋的詩句
-----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鄭清
3.描寫西湖秋天的詩句
西湖留別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
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
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劉禹錫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題磻溪垂釣圖
【唐】羅隱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重別西湖
【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4.描寫“秋天泛舟湖上”的詩句都有哪些
1.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釋義: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么遠,天是那么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2.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張孝祥《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釋義:載著一船的秋色,行駛在廣闊平展的江面上。
3.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釋義: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
4. 最愛蘆花經雨后,一蓬煙火飯魚船。——林逋《詠秋江》
釋義:一片蘆花被剛剛下過的雨沖洗得格外白凈,縷縷炊煙自漁船上徐徐升起。
5. 記曉葉題霜,秋燈吟雨,曾系長橋過艇。——吳文英《十二郎·垂虹橋》
釋義:記得在一個秋天的清晨,岸上還有霜露沾連在樹葉上,我曾經行經這兒,并將船停靠在垂虹橋傍。
6.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王惲《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
釋義:透過清秋的薄霧,傳來了采菱姑娘的笑語。 湖面風平浪靜,像白色的素絹平鋪。
7.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釋義:分別后雖然兩地同樣都是秋天,但是兩人已經不再一起了。
8.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李白《折荷有贈》
釋義:過江去戲秋天的水,特別喜歡這火紅的芙蕖。
9. 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湯顯祖《江宿》
釋義: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漁火疏稀,起來看到半輪殘月的光輝,映照樹林上也很暗微。
10.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云共一舟。——姜夔《憶王孫·番陽彭氏小樓作》
釋義:霜后的楓葉一片緋紅,在肅殺的秋風中,正一葉一葉飄落到秋塘中去。
5.描寫秋雨的古詩
1、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
對坐讀書終卷后,自披衣被掃僧房。——王建《秋夜對雨寄石甕寺二秀才》2、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4、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來。
秋雨經三宿,無人勸一杯。——白居易《雨中訪崔十八》5、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
跳波自相漸,白鷺驚復下。——王維《欒家瀨》6、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7、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過伶仃洋》8、闌風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云。——杜甫《秋雨嘆》其二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和尚《絕句》10、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11、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
——杜甫《秋雨嘆》其三12、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13、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
——陶澹人《秋暮遣懷》1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15、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
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淚語,驚覺玉籠鸚鵡。
一夜萬般情緒,朦朧天欲曙。——馮延巳《應天長》16、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17、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距。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
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納蘭性德《蝶戀花》18、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污后土何時干。
——杜甫《秋雨嘆》19、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20、宴罷蘭堂腸斷處。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21、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22、塵起一月憂無禾,瓦鳴三日憂雨多。
——陳與義《秋雨》23、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叫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李賀《李憑箜篌引》2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25、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26、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27、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28、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2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30、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西照深秋雨。
——納蘭性德《蝶戀花》3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32、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33、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李賀《李憑箜篌引》34、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35、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
——王維《欒家瀨》36、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37、濕屈青條折,寒飄黃葉多。
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白居易《雨中題衰柳》38、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39、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40、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41、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白居易《雨后秋涼》42、微風拂掠生春絲,小雨廉纖洗暗塵。
——黃庭堅《次韻賞美》43、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白居易《司馬宅》44、憑軒望秋雨,涼入暑衣清。
極目鳥頻沒,片時云復輕。沼萍開更斂,山葉動還鳴。
楚客秋江上,蕭蕭故國情。——溫庭筠《細雨》45、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46、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47、憑軒望秋雨,涼入暑衣清。——溫庭筠《細雨》48、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49、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寂寞想章臺,始嘆云泥隔。
雷聲匪君車,猶時過我廬。電影非君燭,猶能明我目。
如何瓊樹枝,夢里看不足。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綠。
——錢起《離居夜雨,奉寄李京兆》50、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51、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聲甘州》52、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5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54、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白《子夜秋歌》5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6.飲湖上初晴后雨描寫西湖景色的詩句
答: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飲湖上初晴后雨】科普: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贊美西湖美景的七絕,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其中第二首廣為流傳,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后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第一首一般選本不收錄,其實這首詩也寫得不錯,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兩首對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寫詩時的思想感情。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滿意的話,請采納我,謝謝。
7.飲湖上初晴后雨寫出了西湖神韻的詩句是那兩句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描寫景色,后兩句則是比喻,感嘆西湖景色之美麗而將之比喻成西施。
描寫西湖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西湖山水風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征。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對后世影響很深。
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于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于從常見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①瀲滟——形容水波相連,蕩漾閃光。
②方好——正顯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霧迷茫,似有若無。
④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
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于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滟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西湖山水風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征,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
后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一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至,何況又經過或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
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離西湖不遠,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 由于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
8.描寫西湖春夏秋冬時的古詩
春:
西 湖 柳 枝 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夏:
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秋: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冬:
《冬至后西湖泛舟》【唐】李郢
一陽生后陰飆竭,湖上層冰看折時。
云母扇搖當殿色,珊瑚樹碎滿盤枝。
斜汀藻動魚應覺,極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淺中留瓦礫,日光寒外送漣漪。
崖崩葦岸縱橫散,篙蹙蘭舟片段隨。
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吹。
不好意思,我從網上找的
9.描寫春雨,夏雨,秋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