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古詩詞的翻譯,多首1.《畫堂春》秦觀(落紅鋪徑水平池)br/ 愛問知
一、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飄零凋落的花瓣已經鋪滿了園間小路,池水上漲已與岸齊平了,時間分明已進入殘節令了,天氣乍晴乍雨,晴郎的天空,突然會下起小雨,說晴不晴,說陰不陰,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樣。
觀看杏園已失去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動人景色,它像一個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顏顯得憔悴而沒有光澤了。再聽枝頭杜鵑鳥兒,傳來聲聲“不如歸去”,泣血啼喚,多么令人傷感。
獨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樹枝頭的畫樓,斜倚欄桿,手捻花枝。信手捻著花枝兒,一會兒又放下花枝,默默無語上視天空,弄晴的小雨也不下了,只見遠處一道殘陽從云縫露出來,把霞輝灑在她滿是愁容的臉上。
她心中的“恨”有誰能理解呢? 二、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人們都說江南是個好地方,你如果真想離家在外漫游一生的話,最好在江南去養老。 那里,春天的江水比晴天還要綠,在那美麗的水面上,你可以在靜靜飄蕩的小船里睡覺,聽那雨打船篷和波光的聲音。
江邊小酒店里的女店員猶如滿月般純潔,最絕的是她那雙手臂,挽起袖子為你倒酒時你會發現那就是一雙比霜雪還要白凈的玉臂。青春正應當在這種美景中度過啊。
所以沒老你就別回家鄉來,你要是回來的話也會發現家鄉給你的溫馨比不了杭州的美景。 虞美人 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天的東風,在月明中對已亡的本國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朱紅的顏色已經改變。 問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東流。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
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2.畫堂春 納蘭容若翻譯
并沒有找到確切的翻譯,我只能隨口說一些字面的意思……
一生就是一代,一輩子的意思,一雙人,就是兩個人;
兩處銷魂,是說這兩個人沒辦法在一起。
相思相望不相親,也是兩個人沒辦法在一起的意思,只能相思相望,卻不能相親相愛。
天為誰春?是說蒼天到底是為誰才設置了春天?有一種“蒼天無眼”的意味。
后邊的三個典故就好理解了,基本都是作者因為的心上人可能進宮(或者死亡)等原因,而寫下的傷感詞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槳向藍橋”一說是用唐代裴铏所作小說《傳奇.裴航》的主人公裴航在藍橋(今在陜西藍田藍溪上)遇見仙女云英的典故。而這里的藍橋可能暗指皇宮,據猜測,納蘭性德的意中人可能入了宮。 “藥成碧海”則用李義山“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典故。 “飲牛津”說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
納蘭性德曾多次表達過他愿意追隨盧氏而去的心情,如這首《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他和盧氏雖不能同生,但卻能同死。他死的那天正好也是5月30日,盧氏的忌日。
3.誰能給我找到畫堂春這首詩
【資料二】 畫堂春 (宋)黃庭堅 東風吹柳日初長。
雨馀芳草斜陽。杏花零亂燕泥香。
睡損紅妝。寶篆煙消龍鳳,畫屏云鎖瀟湘。
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 備注:【注釋】 ①睡損紅妝:語似雙關。實寫閨人睡起慵困貌;用擬人法寫杏花零落狀。
②寶篆煙銷龍鳳:古代盤香,有做成龍鳳形的,點燃后,煙篆四散,龍鳳形也逐漸消失。故云。
③畫屏云鎖瀟湘:屏風上的瀟湘山水圖中的白云,把瀟湘地區鎖住了。有不放遠方游人回來之意。
【評解】 這是一首抒寫春閨思遠的詞。上片寫暮春景色,下片寫離人愁思。
詞中用東風襯托 “柳”,見其婀娜多姿;用雨余、斜陽襯托“草”,見其嫩綠鮮美。而杏花糝徑,燕啄香泥,屏畫瀟湘,白云深鎖,寒夜失眠,更引起閨中人的無限思量。
全詞以景襯人,宛轉細膩地抒寫了閨中人的綿綿情思。 【集評】 《唐宋詞百首詳解》:“睡損紅妝”句,表少婦的閑愁,非常委婉,和結尾處“無限思量”互相足成,筆法很好。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首是描寫閨情之作。綺情艷語,圖寫工致。
【資料一】 《畫堂春》 作者: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賞析: 我常常想,作為一個貴族公子,一個深受皇帝的寵臣,納蘭性德何來如此情懷。
可是,當我讀完他的詞,慢慢的從詞中找到蹤跡的時候,我明白了。因為他本來就是謫仙一般的人物,他不是人間富貴花。
他是謫仙般的人物,有著謫仙般的情懷。他是個癡人,一個對感情執著而又孤獨的人。
這首《畫堂春》也正是他這個特點的最好體現。 詞的一開始,他寫道,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這里的一生一代一雙人,正說明了這首詞所寫的對象。單看這一句,一生,同一生;一代,同一輩;一雙,兩個。
這里留給讀者一個疑問,兩個人是什么關系?再細細體會,想到這里用的是一雙這詞,會想到,這里的兩個人,會用一雙,自然是關系比較密切的戀人,而接下來的一句證實了這個想法,爭教兩處銷魂。如果不是戀人關系的話,這爭教兩處銷魂是怎么也不會出來的。
可是,這里會有人問了,既然是戀人,那為什么不在一起而要兩處銷魂呢?所以接著,作者說明了: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到了這里,相信讀者的心了跟著沉了下去。
相思相望不相親,何等的殘酷,對戀人來說,彼此相思,彼此能夠相望,卻不能相親,這是何等的殘酷,也難怪作者會問天為誰春了。 到了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了那個畫面,一對戀人,被迫分開,彼此相思種種,這日兩人再度相逢,卻只能千言萬語盡在那深深凝望中,不敢說,不敢講,不敢透露那一絲一毫的感情,這是怎樣的痛啊。
那么,這時候,有人要問了,既然彼此深愛,卻又何又不在一起?接著,作者作了解釋: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這句用了兩個典,一個是裴航乞藥,一個是嫦娥奔月。
裴航于藍橋乞藥而得妻,嫦娥奔月而不得見。這里借這兩個典說明了為什么不在一起,是因為對方已經入宮。
如果未嫁,那裴航于藍橋容易得妻,只是現在嫦娥已入月宮,與后羿相會無期了。可是,即使已經相會無期,作者還是在苦苦守望。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這里的飲牛津,實際上也是用典,用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在其中。
這里的結句實際上就是作者的一個幻想,如果能與之結合,對著她,即便是貧困,也毫不在意。 這首詞從一開始純用白描,層層深入,直至結句的一詠三嘆,實在不愧是納蘭詞中的佳作。
4.有關春分的古詩
《春分》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春分 七絕·蘇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蝶戀花 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梁馀韻歸何處。盡日勸春春不語。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畫堂春 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踏莎行 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