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衡陽雁”描寫的句子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稱《滕王閣序》) 這應該是最著名的一句了。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另外還有范仲淹的一首詞中也有關于衡陽雁的描寫: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2.詩詞古文中有哪些關于衡陽和衡山的名句
有關衡陽的名句 王勃(唐)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藤王閣序》 杜甫(唐) 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 云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系書無浪語,愁寂故山薇. 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云.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毛會建(清) 山到衡陽盡,峰回雁影稀.應憐歸路遠,不忍更南飛.” 陳宗契(明) “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來第一峰.”——《詠南岳詩》 魏源(清)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衡岳吟》 韓愈(唐) “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 王安石 劉郎劉郎莫先起,遇酒當歌且歡喜. 船頭朝轉暮千里,眼中之人吾老矣. 九疑聯綿皆相似,負雪崔嵬插花里. 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 行逢二三月,好與雁同來. 雁來人不來,如何不飲令心哀. 莫厭瀟湘少人處,謫官樽俎定常開.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漁家傲》 唐明皇 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 將成金闕要,愿奉玉清書. 云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 猶期傳秘訣,來往候仙輿. 司空曙(唐) 白石先生眉發光,已分紺雪飲瓊漿. 衣巾半染煙霞氣,語笑兼和藥草香. 茅洞玉聲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陽. 千年城郭如相問,華表峨峨有夜霜. 柳宗元(唐) 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羊可南下水如湯. 兼葭浙瀝含秋霧,桔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頻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梅堯臣(宋) 秋鴻整羽翮,去就自因對. 往春南方來,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此,鴛鴦日追隨. 蒲藻豈不樂,江湖信所宜. 今朝風色便,暫向衡陽歸. 洞庭蓬葉下,瀟湘先客飛. 渚有蘭杜美,心無稻粱畀. 罾繳勿爾念,鷹隼寧爾規. 煙波千萬里,足以資盤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來 愁殺芳年友 悲嘆有余哀 衡陽雁聲徹 湘濱春溜回 感物念所歡 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淚侵雙題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養游 零落匪所思 永訣從今始 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 汗漫東皋上 冉冉望君來 握手珠眶漲 關山騫驥足 飛飚拂靈帳 我懷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試長劍 東海有島夷 北山盡仇怨 蕩滌誰家子 安得辭浮賤 子期竟早亡 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 朱華春不榮 后來有千日 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 慘淡看銘旌 惆悵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衡陽八景”之名,源于明清之際.我國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來此游覽一個多月,并寫了一篇《楚游日記》.爾后,陳安又寫了《衡陽八景賦》,王船山也對衡陽八景作了很多歌詠之詞.后人把衡陽八景編成了一首七律,詩曰: 雁峰煙雨實堪夸 石鼓江山錦繡華 花藥春溪龍現爪 岳屏雪嶺鳥喧嘩 朱陵洞內詩千首 青草橋頭酒百家 試看東洲桃浪暖 西湖夜放白蓮花。
3.描寫“衡陽雁”的古詩詞
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歸雁 【唐】孟貫 春至衡陽雁,思歸塞路長。
汀洲齊奮翼,霄漢共成行。 雪盡翻風暖,寒收度月涼。
直應到秋日,依舊返瀟湘。 歸雁 【唐】齊己 塞門春已暖,連影起蘋風。
云夢千行去,瀟湘一夜空。 江人休舉網,虜將又虛弓。
莫失南來伴,衡陽樹即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來 愁殺芳年友 悲嘆有余哀 衡陽雁聲徹 湘濱春溜回 感物念所歡 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淚侵雙題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養游 零落匪所思 永決從今始 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 汗漫東皋上 冉冉望君來 握手珠眶漲 關山騫驥足 飛飚拂靈帳 我懷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試長劍 東海有島夷 北山盡仇怨 蕩滌誰家子 安得辭浮賤 子期竟早亡 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 朱華春不榮 后來有千日 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 慘淡看銘旌 惆悵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4.有沒有描寫衡陽或者南岳衡山的古詩
送道士薛季昌還山
唐明皇
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
將成金闕要,愿奉玉清書。
云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
猶期傳秘訣,來往候仙輿。
注:唐明皇(685-762)即唐玄宗李隆基
送曲山人之衡州
唐/司空曙
白石先生眉發光,已分紺雪飲瓊漿。
衣巾半染煙霞氣,語笑兼和藥草香。
茅洞玉聲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陽。
千年城郭如相問,華表峨峨有夜霜。
注:司空曙,唐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寄贈衡州楊使君
唐/李益
湘竹斑斑湘水春,
衡陽太守虎符新。
朝來笑向歸鴻道,
早晚南飛見主人。
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
唐/柳宗元
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羊可南下水如湯。
兼葭浙瀝含秋霧,桔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頻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賦秋鴻進劉衡州
宋/梅堯臣
秋鴻整羽翮,去就自因對。
往春南方來,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此,鴛鴦日追隨。
蒲藻豈不樂,江湖信所宜。
今朝風色便,暫向衡陽歸。
洞庭蓬葉下,瀟湘先客飛。
渚有蘭杜美,心無稻粱畀。
罾繳勿爾念,鷹隼寧爾規。
煙波千萬里,足以資盤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
5.誰有關于"衡陽雁"的古詩
漁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②
衡陽雁去無留意。③
四面邊聲連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長煙落日孤城閉。⑥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⑦
羌管悠悠霜滿地。⑧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釋】
①此詞為北宋年間流行歌曲,始見于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
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詞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個七字句,一個
三字句,每句用韻,聲律諧婉。 ②塞下:邊地。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
不同。 ③衡陽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陽縣南有回雁峰,相傳雁至此不再南飛。
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五十五。 ④邊聲:馬嘶風號之類的邊地荒寒肅殺之
聲。角:軍中的號角。 ⑤嶂:像屏障一樣并列的山峰。 ⑥長煙:荒漠上的
煙。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
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
業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品評】
一○三八年西夏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于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
敗于延州,再敗于好水川,三敗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陜
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陜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沖,戰后城寨焚掠
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時。原有數闋,皆以
“塞下秋來”為首句,歐陽修嘗稱為“窮塞外之詞”(宋魏泰《東軒筆錄》卷
十一)。但流傳至今的卻只有此詞。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而景中有情;下片著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這恰與《蘇幕遮》仿佛。但它的題材與風格卻是有別于
《蘇幕遮》的。首句“寨下秋來風景異”,點明地域、時令及作者對邊地風物
的異樣感受。次句“衡陽雁去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地的
荒涼,這是托物寄興。接著,“四面邊聲”三句,用寫實的筆法具體展示出塞
外風光,而著重渲染戰時的肅殺氣象。“長煙落日”,畫面固不失雄闊,但續
以“孤城閉”三字氣象頓然一變,而暗示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過片后“濁酒
一杯”二句,寫戍邊將士借酒澆愁,但一杯濁酒怎能抵御鄉關萬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們早已歸心似箭,然而邊患未平、功業未成,還鄉之計又何從談起?
“羌管悠悠”句刻劃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鄉戀益見濃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將軍戰士之感傷,并點出他們徹夜無眠、鬢發染霜、淚下如霰的正是這種
感傷之情。不言而喻,此詞表現邊地的荒寒和將士的勞苦,流露出師老無功、
鄉關萬里的悵恨心聲,其情調與唐人建功異域、追奔逐北的邊塞詩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選將練卒,招撫流亡,增設城堡,聯絡諸羌,深為西夏畏
憚,稱“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此詞慷慨悲涼,同樣表現了他抵御外患、
報國立功的壯烈情懷。而更值得重視的則是,范仲淹以其守邊的實際經歷首創
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
6.關于"衡陽雁"的古詩有哪些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2、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3、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歸宋之問
4、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柳宗元
5、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6、春至衡陽雁,思歸塞路長。汀洲齊奮翼,霄漢共成行。 雪盡翻風暖,寒收度月涼。直應到秋日,依舊返瀟湘。——孟貫
7、塞門春已暖,連影起蘋風。云夢千行去,瀟湘一夜空。 江人休舉網,虜將又虛弓。莫失南來伴,衡陽樹即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8、今年寒到江鄉早,未及中秋見雁飛。—— 陸游在《夜歸》
9、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的《塞下曲》
10、胡雁度日邊,風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11、天山漠漠長飛雪,來雁遙傳沙塞寒。——賀朝《從軍行》
12、秋雁多夜飛,前群后孤來。——梅堯臣《秋雁》
13、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的《塞下曲》
14、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15、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7.描寫南岳的詩句有哪些
南岳也就是衡山,關于衡山的詩句如下:
1、《衡山》宋代:黃庭堅
原文:
萬丈融峰插紫霄,路當窮處架仙橋。
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
原文:萬丈的高峰直插云霄,在沒有路的地方架起橋梁。向上看可以近距離看星辰,向下看紅塵世界又是這么遙遠。
2、《登衡山宿上封寺祝融峰》宋代:柴元彪
原文:
歷井捫參上祝融,半空煙靄數聲鐘。
地連云漢九千丈,天柱東南七十重。
譯文:離參、井兩星宿非常近,半空中全是煙靄,聽見數聲鐘聲。地下與相隔九千丈,在東南方向還有七十重山。
3、《望衡山》唐代:劉禹錫
原文:
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
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
譯文:東南方向依著高山,是南岳的柱石。以前是祝融居住的地方,天上有朱鳥在展翅。
4、《題衡山縣驛》宋代:李曾伯
原文:
平生足始涉南方,邸舍稀疏驛路長。
尚隔三州才嶺峰,更行幾日是瀟湘。
譯文:這一生第一次踏足南方,房屋稀疏道路非常遙遠。還隔了三州才到嶺峰,還需要多久才能到瀟湘。
5、《步入衡山》宋代:范成大
原文:
應有人家往隔溪,綠陰亭午但聞雞。
松根當路龍筋瘦,竹筍漫山鳳尾齊。
譯文:應該有人家往在溪邊上,在中午綠陰亭里聽到雞叫聲。松根橫在路上好像龍筋一樣,竹筍漫山遍野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