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西江月宋詞

    1.《西江月》全詩詞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說明】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

    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合在一起之后,便構成了一個聲色兼備、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了。

    "月"和"驚鵲","風"和"鳴蟬"并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系和因果關系的。三、四兩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農村最具有特點的事物,進一步加以生發。

    因為夜里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

    這是詞中的主腦,是籠罩全篇的歡快和喜悅心情產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雖然寫的是夜晴,但卻已經埋伏著雨意了。

    有豐富農村生活經驗的人,似乎可以從"稻花香"里,從"蛙聲一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下片筆鋒一轉,進入寫雨。

    但寫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寫遠望之所見:"七八個星天外",說明烏云四起,透過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

    這境界,與上片的氣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驟雨初來,大雨將至的信息。

    既然,雨滴已經灑向山前,那么緊接著便會灑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轉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趕路或尋地避雨的心情。

    第三、四句寫的就是這一心理活動:"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因為作者平時經常往來于黃沙道中,明叨知道樹林旁邊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時因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卻忽然不見了。

    可是,過了小溪上的石橋,再據個彎兒,那座舊時相識的茅店便突然出現在眼前,這該叫人多么高興阿!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譯詞】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鵲,使它驚飛不安, 一陣陣的蟬叫,被半夜的清風傳來耳畔。

    稻花的香氣,送來豐收的信息, 高唱豐年之歌,蛙聲連成一片。 七八個星星,閃爍在遠處天邊, 兩三點雨滴,灑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邊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轉過溪邊石橋,突然出現面前。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

    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與蘇軾齊名,并稱蘇辛。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

    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

    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

    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

    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 西江月十七首 【內容】: 八萬四千偈后,更誰妙語披襟。

    紉蘭結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

    鏤玉栽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一塵侵。

    卻怕靈均獨醒。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

    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

    詩在陰何側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

    已遣蛾眉等候。 風月亭危致爽,管弦聲脆休催。

    主人只是舊時懷。錦瑟旁邊須醉。

    玉殿何須儂去,沙堤只要公來。看看紅藥又翻階。

    趁取西湖春會。 宮粉厭涂嬌額,濃妝要壓秋花。

    西真人醉憶仙家。飛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風露先加。杏腮桃臉費鉛華。

    終慣秋蟾影下。 畫棟新垂簾幕,華燈未放笙歌。

    一杯瀲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賀。

    富貴吾應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將綠鬢抵羲娥。

    金印須教斗大。 金粟如來出世,蕊宮仙子乘風。

    清香一袖意無窮。洗盡塵緣千種。

    長為西風作主,更居明月光中。十分秋意與玲瓏。

    拼卻今宵無夢。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

    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

    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

    閑管興亡則甚。 且對東君痛飲,莫教華發空催。

    瓊瑰千字已盈懷。消得津頭一醉。

    休唱陽關別去,只今凰詔歸來。五云兩兩望三臺。

    已覺精神聚會。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

    喧天畫鼓要他聽。把著花枝不應。

    何處嬌魂瘦影,向來軟語柔情。有時醉里喚卿卿。

    卻被傍人笑問。 剩欲讀書已懶,只因多病長閑。

    聽風聽雨小窗眠。過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尋去鳥,清愁難解連環。流鶯不肯入西園。

    喚起畫梁飛燕。 貪數明朝重九。

    不知過了中秋。人生有得許多愁。

    惟有黃花如舊。萬象亭中殢酒。

    九江閣上扶頭。

    2.宋詞辛棄疾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橋:(有的版本為“頭”,小學語文義務教育人教版上為“橋”)見:通假字“見”念“現”注釋1黃沙:江西省上饒縣黃沙嶺鄉黃沙村。

    黃沙道:指的就是從該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黃沙嶺之間約20公里的鄉村道路,南宋時是一條直通上饒古城的比較繁華的官道,東到上饒,西通江西省鉛(音:鹽)山縣。2“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

    3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4鳴蟬:蟬叫聲。

    5舊時:往日。6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

    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7見:同“現”。8忽見:忽現,指小店忽然出現。

    9西江月:詞牌名。譯文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詩人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在他的眼前。《西江月》賞析單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里,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作者筆下這一個個畫面,流露出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正是作者忘懷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樂。

    這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詞,讀后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生活美。詞的上片寫月明風清的夏夜,以蟬鳴、蛙噪這些山村特有的聲音,展現了山村鄉野特有的情趣。

    詞的下片以輕云小雨,天氣時陰時晴和舊游之地的突然出現,表現夜行鄉間的樂趣。全詩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了詩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西江月》鑒賞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閱讀這首詞,要注意時間和地點。

    時間是夏天的傍晚,地點是有山有水的農村田野。這首詞描寫的是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然而詩人卻把這形象巧妙的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

    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

    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人們的關注點從長空轉移到田野,表現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

    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

    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人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里,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

    先出“說”的內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造。

    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并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么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

    由于上闋結尾構思和音律出現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定的音勢。“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相吻合。

    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盡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于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

    前文“路轉”,后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確實是令人玩味無窮。《西江月》原題是《夜行黃沙道中》,記作者深夜在鄉村中行路所見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緒。

    讀前半片,須體會到寂靜中的。

    3.宋詞《西江月》的意境是什么

    西江月

    新秋寫興

    劉辰翁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這是一首寫七夕的詞。題為《新秋寫興》,實際上是通過對七夕的描寫、抒發了他的故國之思。

    上片,寫七夕的狂歡。“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低昂”,升落的意思。天上日月的升落,依然如故。這里寓有山河依舊,人事全非之感。而人間呢?孩子們不分男男女女,仍然是狂歡如舊。“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晚上孩子們都在試穿新妝,好像這里是人間天上似的。“試新妝”,《夢梁錄·七夕》:“其日晚晡時,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可見這是當時的習俗。“卻是”二字,寓有深意,本來是淪陷后的臨安,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們,還以為是人間天上。

    下片抒情,“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在不知不覺中已感到新秋的涼意了。“相思”,這里指對故國的懷念。我對故國懷念之情,已經使我兩鬢如霜了。這兩句感情是非常沉痛的,如果僅是一種微淡的感情,不可能使人兩鬢成霜的。“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這兩句,表面上是寫夢境,是寫天上的銀河,實際是寫現實,是寫人間的風浪。夢寐中仿佛我跨在海底枯桑之上,它似乎又變成桑田了。淪海桑田,是說人世間的變化。江山易主,這不就是淪桑之變嗎?我看盡了銀河上的狂風巨浪。銀河是不會有什么風浪的,寫“銀河”,一是點明七夕,一是暗示人世間的狂風巨浪我都已閱歷遍了,說明詩人經受過了亡國之恨的巨大創痛,同其他詞一樣,表現他晚年的凄苦之情。

    參考資料:/zxyw/teacher/scjs/194201121329321.Html

    4.蘇軾宋詞西江月梅花

    ●西江月 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注釋:①瘴霧: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②倒掛綠毛:似鸚鵡而小的珍禽。③幺風:鳥名,即桐花鳳。

    ④涴:沾污。⑤“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詞牌知識:〔題考〕 李白【蘇臺覽古】詩:“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又張佑詩:“西江江上月,遠遠照征衣。”

    本調調名所本也,一名[步虛詞]。吳任臣云:“[步虛詞]乃道家法曲,如佛家梵唄之類;且庾子山諸君所作,與[西江月]全不類,是昔人之誤。”

    毛先舒則云:“[步虛詞]即[西江月],此是詞家假古題以名其詞,取新耳目,非誤也。” 鑒賞一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

    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

    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

    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

    “素面常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

    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象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

    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

    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

    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高超的藝術技巧。

    鑒賞二:楊慎《詞品》:古今梅詞,以東坡此首為第一。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冷齋夜話》謂東坡在惠州作《梅花》時,時侍兒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為朝云作也”。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 、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 ,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 、神仙般的風致 。

    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 ,引起了海仙的羨愛 ,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 )。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

    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 ),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

    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象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

    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 ”,可以認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

    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

    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 :“體物稍真 ,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 ,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 ,全在結句,斯為絕妙。”

    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高超的藝術技巧。

    5.宋詞《西江月》音韻規律如何掌握,還有平仄聲字的規律

    《西江月》是詞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

    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還有同名歌曲《西江月》。

    西江月》詞牌正體 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 西江月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戶頻搖。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韻)。 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厭厭難覺。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好夢狂隨飛絮,閑愁濃勝香醪。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韻)。 不成雨暮與云朝, 又是韶光過了。

    《西江月》別體 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 蘇軾 點 西江月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此詞兩起句俱葉仄韻,歐陽炯“水上鴛鴦”詞、辛棄疾“貪數明朝”詞,即此體也,其可平可仄,與柳詞同,故不復注。 【按】歐陽韻,以“力、色”葉“衣、眉、期、枝”,蓋遵古韻“陌、錫、職”通“寘、未”,以四支無入聲也,不若蘇詞韻之“虞、麌、遇”本部三聲者為合法,故采蘇詞為譜。

    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 吳文英 枝裊一痕雪在,葉藏幾豆春濃。 玉奴最晚嫁春風,來結梨花幽夢。

    香力添熏羅被,瘦肌猶怯冰綃。綠陰青子老溪橋,羞見東鄰嬌小。

    此與柳詞同,惟前后段各韻異。周紫芝“池面風翻”詞,正與之合。

    雙調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 歐陽炯 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淺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幾叢蘆葦。

    扁舟倒映寒潭里,煙光遠罩輕波。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蘋香暗起。

    此見《尊前集》,換頭句較“水上鴛鴦”詞多一字,但此詞押韻,又與諸家不同。按,古韻從無“五歌”通“四寘”之例,此蓋以“葦、起”押“水、里”,“多、歌”押“河、波”也。

    唐人有間押之法,采以備體。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趙以仁 夜半沙痕依約,雨余天氣溟蒙。

    起行微月遍池東,水影浮花、花影動簾櫳。 量減難追醉白,恨長莫盡題紅。

    雁聲能到畫樓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風。 此詞兩結句,不葉仄韻,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見周密《絕妙好詞》選本。

    宋、元人無填此者,采之以備一體。

    6.宋詞《西江月》的意境是什么

    【鑒賞】: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張孝祥離開湖南長沙,到達湖北荊州(今江陵)任職。這首詞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詞題一作“阻風三峰下”。詞句亦稍有差異。他在給友人黃子默的信中說:“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黃陵廟在湖南湘陰縣北的黃陵山。相傳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廟,故稱黃陵廟。可見孝祥在赴任途中曾為風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繪洶涌澎湃的波浪,而是著眼于波臣風伯的“善戲”。因此詞人傾注了濃烈的主觀想象色彩。

    “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里秋江。”起兩句寫舟泛湘江一路行來的景色。只寫“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懷足慰之事,下必細數。以下轉入黃昏阻風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兩句,由自我想象而進入一種主觀幻覺心理的境界。詞人不說自己的行船為大風所阻,不得行駛的實況,相反卻抒寫自己幻覺的意象,水神熱情地邀請他欣賞那美好的夕陽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閃動著象魚鱗般的波紋。這種浪漫主義手法,把現實與想象,幻覺心理與時空變化,非常和諧地描繪在一幅畫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從而增強了詞的藝術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對風遏行舟的情況詞人此刻的心境,猶如蘇軾《定風波》詞中所寫:“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那樣泰然自如。不過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切望風向轉變。如果明天能夠轉為順風的話,那么今天露宿在江邊也是心情舒暢的。

    結尾以“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兩句收結,別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歌舞曲。“岳陽樓”,在湖南岳陽市城西,面臨洞庭湖。這里前一句寫一陣陣江中波濤的聲響,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悅耳的音樂。這種生動的比喻表現出詞人所獨有的想象。后一句則是表達他內心的愿望,當行舟到達岳陽時,一定要登樓眺望雄偉壯闊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風光。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西江月宋詞

    詩詞

    關于草的精神詩句

    閱讀(22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草的精神詩句,內容包括寫小草精神的詩句,關于草精神的詩,寫小草精神的詩句。11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詩詞

    漁者唐詩

    閱讀(24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漁者唐詩,內容包括江上漁者古詩,漁者的古詩,古詩《江上漁者》的意思是什么。“江山漁者”?貌似應該是“江上漁者”《江上漁者》是宋代詩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

    詩詞

    描寫長江大橋的詩句

    閱讀(28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長江大橋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武漢長江大橋的古詩,描寫武漢長江大橋的古詩,描寫武漢長江大橋的古詩。古詩積累(一) 描寫四季的詩句有: 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

    詩詞

    胡云翼的宋詞選

    閱讀(17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胡云翼的宋詞選,內容包括關于胡云翼的宋詞選,關于胡云翼的宋詞選,求宋詞選胡云翼txt。好像是二版!胡云翼(19061965)初版是62年中華書局初版1.62年中華書局初版2.82年上海古籍初版社至于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

    詩詞

    關于月的詩句古詩

    閱讀(11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月的詩句古詩,內容包括關于月亮的古詩或名句,關于月亮的古詩,關于“月”的詩詞。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詩詞

    唐詩最多的

    閱讀(27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最多的,內容包括古詩流傳下來最多的是哪位詩人,古詩誰寫的最多,《唐詩三百首》中誰的詩最多。陸游據各類教科書和文史資料記載,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是南宋著名的大詩人陸游,他的一生共寫了近萬首詩,平均每隔三天就能寫出

    詩詞

    宋詞詩譯

    閱讀(1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詩譯,內容包括蘇軾的詩詞及介紹~一定要有主要詩意和注釋~,宋詞詩詩意,關于催人勤學的詩詞詩詞,最好帶詩意和賞析。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大江⑴東去,浪淘⑵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⑶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⑷赤壁.亂石穿

    詩詞

    描寫寶石的詩句

    閱讀(19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寶石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寶石的詩句,描寫石頭的古詩代詩句,搜集描寫石頭的詩句。1,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桃李,報之以瓊瑤……”,這里的“瓊瑤”、“瓊琚”指的是珍貴的玉器,用來象征淳樸美好愿望,表達了我國古人

    詩詞

    唐詩的天涯

    閱讀(1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的天涯,內容包括現代詩詩50字以下古詩天涯是什么意思50古詩天涯是什么意思50字,天涯李商隱古詩賞析,唐詩三百首里帶有天涯的詩句。時代的變遷予一個時代的詩人與詩歌大致雷同的震撼與影響,在一個漸趨變化的時代氣質影響

    詩詞

    描寫蘇堤的詩句

    閱讀(29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蘇堤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蘇堤的詩句以及對聯,關于白堤和蘇堤的古詩,描寫蘇堤的詩句。鸚鵡曲 憶西湖 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艤畫舫聽棹歌父。 蘇堤萬柳春殘,曲院風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 判興亡說向林

    詩詞

    女孩的名字宋詞

    閱讀(13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女孩的名字宋詞,內容包括有詩詞典故的名字求一有詩詞典故的女孩名字,好的話再加20必,詩詞中適合女孩的名字,起名字.要是女生的,出自詩詞里,要有出處,有寓意.就像補充的那樣。1.水盼:“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單個看水盼的意

    詩詞

    關于愁緒的詩句

    閱讀(23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愁緒的詩句,內容包括表達愁緒的詩句,寫愁緒的詩句,描寫愁緒的詩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李煜《鳳棲梧》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柳永《蝶戀花》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

    詩詞

    蘇幕遮宋詞

    閱讀(20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蘇幕遮宋詞,內容包括蘇幕遮周邦彥這首宋詞的解釋和賞析急用,宋詞蘇幕遮,宋詞蘇幕遮。作品原文 燎①沉香②,消溽暑③.鳥雀呼晴④,侵曉⑤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⑥,水面清圓⑦,一一風荷舉⑧.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⑨,久作

    詩詞

    唐詩講曲江

    閱讀(1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講曲江,內容包括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曲江(其二)杜甫,關于描寫曲江夜景的詩句,古詩《曲江》里朝回日日典春衣的朝的讀音。沒有專門只寫夜景的曲江詩歌,不過有幾首唐詩中都有其夜色描述。《曲江夜思

    詩詞

    胡云翼的宋詞選

    閱讀(17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胡云翼的宋詞選,內容包括關于胡云翼的宋詞選,關于胡云翼的宋詞選,求宋詞選胡云翼txt。好像是二版!胡云翼(19061965)初版是62年中華書局初版1.62年中華書局初版2.82年上海古籍初版社至于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

    詩詞

    宋詞詩譯

    閱讀(1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詩譯,內容包括蘇軾的詩詞及介紹~一定要有主要詩意和注釋~,宋詞詩詩意,關于催人勤學的詩詞詩詞,最好帶詩意和賞析。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大江⑴東去,浪淘⑵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⑶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⑷赤壁.亂石穿

    詩詞

    宋詞的韻律

    閱讀(32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的韻律,內容包括宋詞的韻律到底是什么,關于宋詞的格律問題詞必須要符合詞牌格律嗎就《蘇幕遮》而言,,詩歌的格律和韻律有什么區別。關于平仄,理解不難。難的是分清今音和古音的平仄。平就是平聲;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

    詩詞

    拼音版宋詞

    閱讀(23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拼音版宋詞,內容包括有拼音的宋詞,宋詞里帶Li(拼音)的句子,初2第25課詩詞曲五首的字詞注音及解釋。(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

    詩詞

    理想宋詞

    閱讀(1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理想宋詞,內容包括求有關理想的古詩、、、最好短一點的,表示理想的詩詞名句,理想詩有關理想的詩句古今詩人謳歌理想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魏 曹操《龜雖壽》) 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詩詞

    唐詩宋詞的春

    閱讀(16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的春,內容包括描寫春夏秋冬的唐詩宋詞,含有春的唐詩和宋詞各一首.回答的好的話,我會另外給你很多的財,關于春的唐詩,宋詞。春夏秋冬的唐詩宋詞(8首) 春天 唐·韓愈《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

    詩詞

    我愛宋詞的作文

    閱讀(12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我愛宋詞的作文,內容包括以我愛唐詩宋詞為題目寫一篇500字作文,我愛詩詞作文,作文;《我愛唐詩宋詞》。我愛宋詞 永昌縣東寨鎮下四壩小學 四年級 李吉梅 人們經常提到唐詩、宋詞、元曲,這三者中,我最喜愛 的是宋詞。 隨著唐代

    詩詞

    比較唐詩宋詞

    閱讀(16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比較唐詩宋詞,內容包括唐詩與宋詞的區別是什么,唐詩宋詞的比較唐詩和宋詞相比,有何異同,要10首較短的宋詞。同:都屬于古代詩歌范疇,唐詩中的律詩和詞都有嚴格的格律。 異:一是朝代不同,分別是唐和宋;一是題材不同,分別是詩和詞。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