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中華詩詞大會的評價
應該是在北大。
陳更,1992年出生,咸陽秦都區人,陸續參加過《中華好詩詞》《成語英雄》《最愛是中華》《最愛中國字》等多個國學節目,并取得不錯成績。2016年3月,參加《中國詩詞大會》。
2017年2月,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人物經歷陳更高中時就讀于秦都區育才中學,2009年高考時,以全校第一名成績被上海同濟大學錄取,大學畢業后,又被保送為北大直博生。
2016年3月,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后,在咸陽收獲了許多粉絲。人物評價被觀眾們稱贊為“從函數定理的北大理工女博士到風花雪月的‘詩詞女神’”。
2.你對中華詩詞大會印象最深刻的評價是什么
似乎從剛掌握語言開始,我們就在讀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些大概是大多數人的啟蒙詩詞。那個時候的我們,也許并不明白自己所念誦之詩的意味,只覺得朗朗上口。我有時候也會想,我們為什么要品讀古詩文呢?在我看來,學詩固然重要,但它們最后不應該只成為我們年少時試卷上的分數。
“生命太短暫了,以至于我們只能選擇和那些偉大的書生活在一起”。列奧〃施特勞斯如此感嘆,好的詩句常被人形容如畫一般引人入勝,寥寥數字,既可表現“道是無晴卻有晴”的雨中美景,又可抒發“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煩憂,既可吟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悲壯,又可流露“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釋然。從詩中,我們不僅僅為了獲得知識,更為了一種感動。那些打動無數先人的墨跡,今天依然令人動容,我想,這就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所積聚的力量吧!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查閱相關資料后了解到這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
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古人的智慧,從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在認真觀看節目之后,有如下一些領會感悟。
3.對中華詩詞大會的評價
應該是在北大。
陳更,1992年出生,咸陽秦都區人,陸續參加過《中華好詩詞》《成語英雄》《最愛是中華》《最愛中國字》等多個國學節目,并取得不錯成績。2016年3月,參加《中國詩詞大會》。
2017年2月,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人物經歷陳更高中時就讀于秦都區育才中學,2009年高考時,以全校第一名成績被上海同濟大學錄取,大學畢業后,又被保送為北大直博生。
2016年3月,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后,在咸陽收獲了許多粉絲。人物評價被觀眾們稱贊為“從函數定理的北大理工女博士到風花雪月的‘詩詞女神’”。
4.如何評價《中國詩詞大會》
《中國詩詞大會》是科教頻道自主研發的一檔大型演播室季播節目。本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邀請全國各個年齡段、各個領域的詩詞愛好者共同參與詩詞知識比拼。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原本是“婦孺皆知”的詩詞名篇名句,《中國詩詞大會》經過篩選的百人團也會有大量答錯者。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古詩文教育提升空間很大。
承續優秀傳統文化要滋養更要底氣。這不只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工程,更是一個“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的社會,發自內心的渴求與呼喚,是隨著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生于物質不再匱乏年代的90后和00后漸漸成長之后的必然向往。
5.對《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有何評價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自主研發,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共青團中央聯合主辦的一檔大型演播室季播節目。本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邀請全國各個年齡段、各個領域的詩詞愛好者共同參與詩詞知識比拼。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將延續“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目宗旨,通過現場一百余位詩詞達人之間的比賽對抗,帶領全國電視觀眾,重溫經典詩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詩詞大會》由中央電視臺、教育部、國家語委和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目前已經成功播出了兩季,并創造了非常好的收視效果和社會反響。對我們了解中國文化也很有幫助。
6.如何評價《中國詩詞大會》
《中國詩詞大會》是科教頻道自主研發的一檔大型演播室季播節目。
本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邀請全國各個年齡段、各個領域的詩詞愛好者共同參與詩詞知識比拼。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原本是“婦孺皆知”的詩詞名篇名句,《中國詩詞大會》經過篩選的百人團也會有大量答錯者。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古詩文教育提升空間很大。
承續優秀傳統文化要滋養更要底氣。這不只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工程,更是一個“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的社會,發自內心的渴求與呼喚,是隨著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生于物質不再匱乏年代的90后和00后漸漸成長之后的必然向往。
7.如何評價2017年的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代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古人說詩言志,用詩文來表達自己的理想、志向、抱負等,這是中國人對詩的最高境界。這些優美的詩句現在成為教科書中的文章,我們要學習它、背誦它,雖然有時會覺得比較難懂,但詩詞已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可以寫一手好詩詞的人也越來越少。現在,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學習和寫作詩詞,將詩詞文化發揚下去。現在河北衛視推出了《中華好詩詞》節目,這是繼《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兩檔重視漢字書寫的節目之后,又一檔和文字有關的節目,中華好詩詞和漢字緊密相連,借用大眾傳媒的方式,讓詩詞重新帶給大家美的享受。
《中華好詩詞》節目由原央視主詩人王凱擔綱,趙忠祥、楊雨等名嘴和明星參與,以大力弘揚中國傳統詩詞文化為宗旨,通過闖關、益智、綜藝等節目手法,集娛樂性和知識性為一體,通過寓教于樂的輕松形式讓廣大觀眾學習詩詞。
節目中有好多能熟背3000多首 詩歌 的 女博士 們,從她們身上充分顯示了詩歌對人的影響,她們個個樸素,沉穩,特別是總決賽中的兩位女博士,讓我印象深刻:李冰潔,身穿白色的 旗袍 ,看起來像 弱不禁風 的林黛玉,戴著眼鏡,說話時聲音婉轉動聽,有著 薛寶釵 式的 幽默感 。 王穎 ,號稱冷面殺手,不喜歡笑,但是常常把對手嚇出一身冷汗。背詩時,她喜歡輕輕 踱步 ,她不僅會背詩,還喜歡寫詩,一上場就吐口而出一首自編的 小詩 ,既押韻又好聽。正是應了古人那句老話熟背 唐詩三百首 ,不會做詩也會吟!
節目中還有一個8歲的小女孩,她的年紀雖然小,但是卻能把 《長恨歌》 背的滾瓜爛熟,還能背誦好多我都沒有聽說過的古詩。連 范增 老師都對她很佩服,提出如果她能在3個月內將 《離騷》 和杜甫的《秋興》到脫口而出的程度,就收她為弟子!太羨慕她了,這么小的年紀, 就能夠成為范增老師的弟子,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節目中有好多能熟背3000多首 詩歌 的 女博士 們,從她們身上充分顯示了詩歌對人的影響,她們個個樸素,沉穩,特別是總決賽中的兩位女博士,讓我印象深刻:李冰潔,身穿白色的 旗袍 ,看起來像 弱不禁風 的林黛玉,戴著眼鏡,說話時聲音婉轉動聽,有著 薛寶釵 式的 幽默感 。 王穎 ,號稱冷面殺手,不喜歡笑,但是常常把對手嚇出一身冷汗。背詩時,她喜歡輕輕 踱步 ,她不僅會背詩,還喜歡寫詩,一上場就吐口而出一首自編的 小詩 ,既押韻又好聽。正是應了古人那句老話熟背 唐詩三百首 ,不會做詩也會吟!
節目中還有一個8歲的小女孩,她的年紀雖然小,但是卻能把 《長恨歌》 背的滾瓜爛熟,還能背誦好多我都沒有聽說過的古詩。連 范增 老師都對她很佩服,提出如果她能在3個月內將 《離騷》 和杜甫的《秋興》到脫口而出的程度,就收她為弟子!太羨慕她了,這么小的年紀, 就能夠成為范增老師的弟子,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對喜愛古詩詞大會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