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古詩得來
【內容】蘇臺覽古
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
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吳王宮里人。
注:
蘇臺:姑蘇臺.
【賞析】:此詩一上來就寫吳苑的殘破,蘇臺的荒涼,而人事的變化,興廢的無常,自在其中。后面緊接以楊柳在春天又發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舊,歲歲常新,以“新”與“舊”不變,不變的景物與變化的人事,做鮮明的對照,更加深了憑吊古跡的感慨。一句之中,以兩種不同的事物來對比,寫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詞,精練而自然。次句接寫當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宮殿,美女笙歌,卻一切都已化為烏有。所以后兩句便點出,只有懸掛在從西方流來的大江上的那輪明月,是亙古不變的;只有她,才照見過吳宮的繁華,看見過象夫差、西施這樣的當時人物,可以做歷史的見證人罷了。
【背景】天寶初年,作者游蘇臺時做此詩,通過對蘇臺今昔變化的描寫,寫出春光依舊,而窮奢極欲的帝王已無處尋覓,表達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
興由“蘇臺覽古”而起,抒發古今異變,昔非今比的感慨,則今日所見之苑囿臺榭,已非昔日之苑囿臺榭;今日苑囿臺榭的楊柳青青,無邊春色,不僅令人想起它曾有過的繁華,更令人想起它曾經歷過的落寞。起句的“舊苑荒臺”,以極衰颯之景象,引出極感傷的心境;而“楊柳新”,又以極清麗的物色,逗引起極愉悅的興會。前者包含著屬于歷史的巨大傷痛,讓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顯示出大自然無私的賜予,召喚著人們去追求、去享受、及時行樂。第二句,繼續對這種感受作進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傳來一曲曲悠揚悅耳的江南小調,更為這人世間不盡的春花春月增添了無限的柔情蜜意。不勝,猶不盡。“不勝春”三字,似乎將人們的歡樂推向了極致。但此時此刻,正是這些歌聲,勾引起詩人的無限悵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吳王的驕奢,西子的明艷,以及他們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歡,館娃宮中的長夜之飲,都不斷在詩人的腦海中盤旋浮動,使詩人躁動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兩句。這是經由“舊苑荒臺”逗引起的情感體驗的進一步升華。人間沒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舊,昔日蘇臺富麗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掛在西江之上的一輪明月了。這兩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盡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讀者的情感體驗產生了新的飛躍。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宮中美人,作為一組具有特殊象征意義的語境,旨意遙深,感人肺腑!
這首詩所表述的不僅有古今盛衰的歷史喟嘆,而且有執著強烈的生命意識。因為,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總是在不斷追求著自由自在,追求著超越解脫。但是,這種渴望與追求常常難以實現,人就常常難免陷入一種痛苦絕望的境地。古今賢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無一例外。
順便說明一下詞牌“西江月”就是出自李白的這首詩中。
“西江月”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吳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2.古詩詞研究報告怎么寫
關于古詩的研究報告 關于古詩詞名句的調查報告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 怎樣寫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一種應用文體。
它要求我們對特定對象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精準的歸納整理,科學的分析研究,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并形成一份匯報性材料。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可用“關于****的調查報告”這一樣式。
(二)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要求精練概括,切入主題。
2.主體:必須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分析得出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結論。 3.結尾:小結全篇。
根據以上信息,結合課本上的要求,我們就會知道:這次的古詩詞名句的調查報告是要求我們對自己熟悉的,或耳熟能詳的古詩詞名句進行歸納整理,形成一份匯總性質的文章。 調查課本上的古詩詞名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出自《水調歌頭》,作者是宋代的蘇軾。詩句的意思是:但愿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自《題西林壁》,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詩句的意思是:為什么不知道廬山真正的樣子呢?正因為我身在廬山當中,眼界十分狹窄,所見到的只能是局部。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
出自《絕句》,作者是宋代的一個名叫釋志南的和尚。詩句的意思是:這如杏花一般的細雨飄灑在身上,衣服像是要濕卻并不會濕;那跟楊柳一樣的和煦春風撲面而來,怎么可能會讓人產生寒意呢?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出自《渭城曲》,作者是唐代的王維。詩句的意思是:請你再喝下這一杯酒吧,出了陽關,一路西行,你將不會再遇上像我一樣的好朋友了。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出自《蟬》,作者是唐代的虞世南。
詩句的意思是:因為蟬站在高處,所以能把叫聲傳播得很遠很遠,并不是人們常說的,蟬是借助秋風把叫聲遠遠傳出去的。 找出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名句 在我們學過的、聽過的、見過的古詩詞名句中,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把它們找出來,說說這些詩句各出自哪首詩?這些詩的作者是誰?他們是哪個朝代的人?這些詩句分別是什么意思? 如,有個同學找出了一些有關描寫冬景的古詩詞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是唐代邊塞詩人岑參。詩句的意思是:這雪好大好猛啊!好像忽然吹來一夜春風,把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都催得盛開,爭奇斗妍。
冬愁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出自《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作者是唐代的韓愈。
詩句的意思是: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斷的秦嶺。我的家在哪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藍田關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
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出自《觀獵》,作者是唐代的王維。
詩句的意思是:獵物藏身的蒿草都枯萎了,獵鷹的眼睛顯得特別銳敏;平原上的積雪已經化盡,獵馬腳下少了沾帶,奔馳起來便會更加輕快。 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出自《劍南詩稿》,作者是宋代的陸游。詩句的意思是: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讀了上面的例子,你是不是也想將自己找到的古詩詞名句進行分類,然后再按要求寫出詩句的出處、作者及詩句的意思,并整理出一份調查報告呢? 學寫調查報告 題目:關于古詩詞中帶有花鳥名句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課本上出現的只是一小部分。為了進一步體悟古詩詞中帶有花鳥的名句,我們可以采用上網查找、到圖書館翻閱資料等方法學習、研究古詩詞名句,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與到圖書館翻閱相結合。 2、請教有關專家、老師或大哥哥、大姐姐,幫助自己查閱、整理。
三、調查人員 安徽南陵縣籍山一小育才文學社胡玲玉、陳昕 四、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帶“花”字的詩句 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詩句的意思是: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似錦的世界。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出自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詩句的意思是:紛亂的花朵漸漸的迷離了我的眼睛,淺淺的青草剛剛可以埋沒馬蹄。 2、帶鳥的詩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出自清 高鼎《村居》,詩句的意思是:綠草茂盛,黃鶯飛舞,這正是二月早春時節,輕拂堤岸的楊柳,也沉醉在煙霧之中。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出自唐王維《鳥鳴澗》,詩句的意思是:明月高升,照亮了大地,驚動了山里的鳥兒,不時地在春天的山澗中鳴叫。 五、小結。
通過歸納、整理,我們學習了一些帶有花鳥的古詩詞名句。我們知道,在這些詩句中,有對花鳥的喜愛與贊美,也有借花鳥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習作: 關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研究報告 安徽南陵縣籍山一小育才文學社 葉彩云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是這樣說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3.形容小課題研究的詩句有哪些
《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潛幽意無斷絕、《青溪》唐·王維言入黃花川。
分野中峰變,誰家新燕啄春泥?煙波江上使人愁。南朝四百八十寺。
相望始登高,憑軒涕泗流。欲窮千里目。
晴川歷歷漢陽樹?檻外長江空自流,水村山郭酒旗風。孤帆遠影碧空盡,晉代衣冠成古丘,綠楊陰里白沙堤,初日照高林,波撼岳陽城,端居恥圣明,黃河入海流。
日暮鄉關何處是。晚風吹行舟。
畫棟朝飛南浦云。 18。
16,一片孤城萬仞山。還將兩行淚。
黃鶴一去不復返。際夜轉西壑。
時見歸村人、《秋登萬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多少樓臺煙雨中,滄江急夜流描寫山水的古詩詞 1。白云回望合。
5。 20、《終南山》唐·王維太乙近天都,芳草萋萋鸚鵡洲,一覽眾山小、《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唐·孟浩然山瞑聽猿愁,一水中分白鷺洲,老病有孤舟。
11。潭煙飛溶溶。
7,夜半鐘聲到客船。日暮鄉關何處是。
25,長安不見使人愁,隔水問樵夫。竹徑通幽處。
6。建德非吾土,兩三星火是瓜洲,孤帆一片日邊來,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13。
萬籟此俱寂,青靄入看無、《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潮落夜江斜月里、《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物換星移幾度秋。
留連戲蝶時時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平沙渡頭歇。 5,江畔洲如月。
坐觀垂釣者,興是清秋發,共醉重陽節,心隨雁飛滅?煙波江上使人愁,唯見長江天際流,此地空余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趣途無百里,一宿行人自可愁,輕舟已過萬重山。 24、《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
9,每逐青溪水。何當載酒來,珠簾暮卷西山雨、《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春風不度玉門關。
造化鐘神秀、《題金陵渡》唐·張祜金陵津渡水山樓。山光悅鳥性。
東邊日出西邊雨。請留盤石上。
閑云潭影日悠悠,但馀鐘磬音,道是無情還有晴,禪房花木深、《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隔山望南斗,遙寄海西頭。晴川歷歷漢陽樹,此去隨所偶,清川澹如此,聞郎江上唱歌聲。
10。 23,愿為持竿叟,淺草才能沒馬蹄。
飛流直下三千尺。天邊樹若薺。
親朋無一字。羌笛何須怨楊柳,決眥入歸鳥,花路入溪口。
19。窗含西嶺千秋雪,隱者自怡悅、《竹枝詞》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
氣蒸云夢澤。會當凌絕頂,涵虛混太清。
蕩胸生層云,白云千載空悠悠、《滕王閣詩》唐·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欲投人處宿,千朵萬朵壓枝低,更上一層樓。
兩岸青山相對出,陰晴眾壑殊。姑蘇城外寒山寺、《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
2。最愛湖東行不足。
12。生事且彌漫,此地空余黃鶴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心素已閑,白云千載空悠悠、《絕句》宋·李清照兩只黃鸝鳴翠柳。
欲濟無舟楫。戎馬關山北,乾坤日夜浮,連山接海隅、《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
閣中帝子今何在,林月低向后,一行白鷺上青天。總為浮云能破日、《登岳陽樓》唐·杜甫昔聞洞庭水。
4。 22,碧水東流至此回、《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江楓漁火對愁眠。
3,佩玉鳴鸞罷歌舞。 21。
愁因薄暮起。兩岸猿聲啼不住,自在嬌鶯恰恰啼,水面初平云腳低,穎是銀河落九天。
風鳴兩岸葉、《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漾漾泛菱荇,門泊東吳萬里船。
吳楚東南坼,垂釣將已矣。 14。
8,陰陽割昏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三山半落青天外。
黃鶴一去不復返,遙看瀑布掛前川。 17。
幾處早鶯爭暖樹,今上岳陽樓,色靜深松里,維揚憶舊游,潭影空人心,月照一孤舟。隨山將萬轉、《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澄澄映葭葦,千里江陵一日還,芳草萋萋鸚鵡洲?齊魯青未了。
15。聲喧亂石中,徒有羨魚情。
4.有關“科研”古詩詞有哪些
1、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釋義: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2、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
釋義: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龐大的戰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5.寫一篇 唐詩宋詞中的 研究報告
在中國,凡是稍通文墨的人,沒有不喜歡唐詩宋詞的。
不管你是科學家,文人,抑或農工商貿之流,甚至日理萬機的政客,奔波謀生之余,觥籌交錯之時,云淡風輕之野,月明星稀之夜,觸景生情,心搖魄動,均可以吟出一兩句對景的唐詩宋詞來。在下雖然愚鈍,每遇塵世繁劇、心煩氣躁之事,夜來輾轉反側,只要翻開枕邊古人詩詞一冊,讀它幾首,亦可氣嫻心定,陶然入夢矣!
俺要《在心靈里建立起一座唐詩公園》,良有已也。
但是,究竟是什麼東西令唐詩宋詞有這麼大的勾魂攝魄的力量呢?
是人性!是唐詩宋詞反映的人性對自由的天然的渴望,對真、善、美的向往;是人們厭倦了俗世爾虞我詐,對回歸自然的憧憬。
宋朝郭熙在他的畫論《林泉高致》中說:“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呵呵,這個“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真是一語中的,人們誰不喜歡自由,誰喜歡那個禁錮人身和思想自由的“塵囂韁鎖”?
郭熙在這里雖是論畫,但中國傳統文化詩、書、畫本屬一體,用之于整個文學藝術,也是非常恰當的。因此書寫性靈,謳歌人類對自由、自然、平等、仁愛的渴望,就是文學藝術,也是唐詩宋詞之屬永不退色的主題。
不信?你翻開唐詩宋詞看看,尤其是詞,大概三分之二是抒寫性靈的。而且也只有那些描寫人性的向往,抒發對自由的渴望的才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李白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煜的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打動過千古多少凡夫俗子、仁人志士的心啊!
郭熙的“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之說,真真是所言不虛啊。
就說說李白吧,后人叫他是自由主義詩人,也有說他是浪漫主義的。什麼浪漫主義?不讓他想入非非,關他在監獄了,還浪漫得起來麼?所謂浪漫主義,不過是“自由主義”的一個飾詞而已。他的那些追求個性解放,謳歌清風明月的浪漫主義詩歌,大家耳熟能詳了,咱且不一一舉例,咱就舉這首著名的: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呵呵,俺要說這首詩是歌頌自由的,你相信麼?是呀,這里沒有提到一個“自由”的字眼,怎麼是歌頌“自由”呢?你知道不?這是李白懷著愛國之心,要與安祿山斗一斗的,誰知錯投永王李粼,事后被定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乘船直下江陵,那種重獲自由的心情,還用提嗎?因此“白帝彩云”、“猿聲不住”、“千里一日”、“輕舟已過”云云,無非表達詩人重獲自由之心情、意象耳!
看似寫景敘事的,實則“自由隱在意象”里。人們在欣賞它的明麗、輕快的意境的同時,不自覺地感受到自由的可愛。這就是我們喜歡這首詩的根本原因,連政治家也不能免俗,呵呵。
俺說政治家也不能免俗,大家有點不信了!其實政治家也是人,是人,就喜歡自由、自然,喜歡美,除了在政壇上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外,回到家中,回到個人的天地,那人性的另外一面就掩蓋不住了。
小時候俺讀唐詩宋詞,就遇到一種奇怪的現象。有些詩人詞家,同時又是政治家、理學家,他在自己詩詞里表現出來的東西,和他的演說呀,論文呀,就是面對政治的那一面,竟是那樣的截然不同。
比如歐陽修吧,看他的論文,那真是道貌岸然,守著那個“理”紋絲不動。這個呢,俺就不用舉例,唐宋八大家文選里多的是,不信的可去翻開看一看。可是呢,當你翻開他的六一詞,我的個乖乖,那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實實在在的普通人!喝酒啊,倘佯山水啊,呼朋邀友啊,甚至游戲歌伎啊,無一不是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