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點古詩詞及出處
王國維讀書三境界: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 【宋】晏殊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 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宋】柳永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 【宋】辛棄疾
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⒁,更與何人說!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木蘭花令
納蘭容若)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他還有很多,你可以看看蘇軾的,李煜的,李商隱的。
2.古詩詞大全出處
1.《出師表》-諸葛亮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下冊24課 三國
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上 南宋
12《魚我所欲也》-孟子 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下19課 戰國
1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下20課孟子二章的后一篇 戰國
14《桃花源記》-陶淵明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上21課 晉
15《馬說》-韓愈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下23課 唐
16《陋室銘》-劉禹錫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上23課 唐
17《關雎》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下25課 先秦
19《行路難》-李白 出自八年級上30課 唐
2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上30課
2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上30課
22《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下課外古詩 南唐
23《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上 唐
24《觀滄海》-曹操 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上 三國
25《龜雖壽》-曹操 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上課外古詩 三國
26《石壕吏》- 杜甫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上25課杜甫詩三首 唐
27《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 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上課外古詩詞 宋
28《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上課外古詩詞 南宋
29《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出自人教版九年級上 北宋
我只能盡我所能標出我知道的
3.關于古詩詞的出處
虞美人 之三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銀床”是井欄的美稱,也稱轆轤架。“淅瀝”象指風雨,落葉聲。“屧”為鞋的襯底。此處代指伊人行蹤。“蹙連錢”指結滿野草苔痕。“翠翹”為女子頭飾物,形狀像青色小鳥。
“銀床淅瀝青梧老“遙應下闋尾句所點及的十年,而“屧粉秋蛩掃”一句,則深化了前一句的寫景,在井闌、庭樹、落葉之外,又添了蟲鳴,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現眼前。“屧粉秋蛩掃”一句飄然起思情,由實景入虛,秋蟲聲聲,芳草小徑幽幽,伊人的芳蹤已失,再也喚不回。“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這句又從虛景回轉,好象一個人,從杳然的往事中猛然驚醒,回到現實。這句寫他走到戀人曾經行經處,那里已是苔痕碧碧草凄凄,在草叢間偶然拾得她戴過的翠翹玉簪,胸中無限傷感卻無可傾訴。
何恨不能言,隱隱透出此詞悼念的并非盧氏,而是容若青梅竹馬的戀人。唯此,才有拾得翠翹不可言的遺恨。
下闋所說的是容若故地重游,獨立于花陰月影之下,心潮起伏。回廊,應是他和戀人昔日常常逗留約會的地方。而今天上明月依舊,地上人事已非。月華柔軟如水又怎樣呢,密密裹住的,再不是相依相偎的兩個人。
如果逐字翻譯,詞的意境不在,以下為意譯!
眼前所見,仍是十年前的舊跡,胸口跳動的,仍是十年前的那顆心。我把對你的記憶和感情,頑固封存,如同藏入鐵盒深埋土底。那鐵盒表面會因雨水的侵蝕和氧化形成銹漬斑斑,但封存在當中的記憶卻是簇新,如三月新盛桃花。又或許,十年光陰堅硬有痕,我已經蕭瑟老去,以同你的離去一樣迅疾的速度老去。我站在這里,你還認得出我來么?我已不是十年前的那個人。
時光劃破我的胸口,叫你看清我的十年蹤跡十年心。
4.古詩詞句出處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注釋]①浣溪沙,詞牌名。②一向:一晌,一會兒。③等閑:平常。④有限身:生命短暫。⑤等閑:無端。⑥念遠:思念遠方的人。⑦憐取眼前人:元稹《會真記》崔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鑒賞】
本詞氣象宏闊,以健筆寫閑情,兼有剛柔之美,格調深刻沉著,高健明快,筆力極重,格調遒上,又不失宴殊詞閑雅蘊藉的主要風格。內容慨嘆人生有限,抒寫離情別緒,在山河風雨中寄寓著對人生哲理的探索。
上片“一向年光有限身”,劈空而來,語甚警煉。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這雖是《珠玉詞》中常有的慨嘆,而本詞中強烈地直接呼喊出來,便有撼人心魄的效果。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詞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誰不希望美好的年華能延續下去呢?緊接“等閑”句,加厚一筆。詞中所寫的,不是生離,更不是死別,而只不過是尋常的離別而已!“等閑”二字,殊不等閑,具見詞人之深于情。短暫的人生中,別離是不只一次會遇到的,而每一回離別,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詞人唯有強自寬解:“酒筵歌席莫辭頻”。痛苦是無益的,不如對酒當歌,自遣情懷吧。“頻”,謂宴會的頻繁。這句寫及時行樂,聊慰此有限之身。
下片二語,前兩句是設想之辭:若是登臨之際,放眼遼闊的河山,徒然地懷思遠別的親友;就算是獨處家中,看到風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傷春光易逝。作者不欲刻意去傷春傷別,故要想辦法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此處“滿目山河”二語,“重、拙、大”兼而有之,《晏殊》中僅此而已。“不如憐取眼前人!”意謂去參加酒筵歌席,好好愛憐眼前的歌女。作為富貴宰相的晏殊,他不會讓痛苦的懷思去折磨自己,也不會沉湎于歌酒之中而不能自拔,他要“憐取眼前人”,也只是為了眼前的歡娛而已,這是作者對待生活的一貫態度。
這首詞又是《珠玉詞》中的別調。抒寫傷春念遠的情懷,深刻沉著,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種溫婉的氣象,使詞意不顯得凄厲哀傷,這是本詞的一大特色。
【相關鏈接】
●相傳晏殊到7歲都不能說話和走路,更不要說讀書認字了于是家人就把他拋棄。當時,家人把晏殊和一個木盆帶到河邊,看是否有人會撿到木盆,并愿意收養他。家人正在準備木盆內擺設的時候,小晏殊還不知道殘酷的命運將降臨到他頭上,依然撲在沙灘上玩耍。其家人準備好一切,就在要把他放入木盆里的時候,發現他在沙灘上留下了“個”字的痕跡,家人認為這是祥瑞,便把他抱回家了。晏殊一回家以后居然就能說話走路了,而且還喜歡看書,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神童一說由此而來。
●晏殊當官的時候,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和兄弟們“舞文弄墨”。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會去參與宴游。”這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同時也成為教育后代誠實的典故。
5.古詩詩詞出處
1,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唐朝。
詩名:《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解釋:小時侯,年少無知,誤將月亮當作又圓又亮的白玉作的盤子!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 宋
詩名: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解釋:明月什么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么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里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詩名:靜夜思
解釋:映照在井欄上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ps. 床是井欄的意思,不是臥室的床
4,野曠天低樹,江青月近人:
孟浩然 唐
詩名: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青月近人
解釋:這首詩寫了江邊夜景,表現了詩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即移動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煙渚”,煙霧朦朧的小洲。這一句點了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增添了憂愁。這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寫江邊的遠景。“野曠天低樹”,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第四句寫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詩人。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領略到。在這十分成功的對比描寫中,表現了詩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詩前兩句是觸景生情,后兩句是托景抒情。全詩淡而有味,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