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兩人離得很近,但是心很遠 的詩句
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記》。
釋義: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于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2,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出自三國時期曹植《明月上高樓》。
釋義:夫君像是路上的輕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污濁的水中的淤泥。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么時候才能相互匯合相互和諧? 可以的話,我愿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3,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凡夫不可以語道。
出自《莊子·秋水》。
釋義: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說大海是什么樣的,因為它受空間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個季節(夏生夏死)的小蟲子說冰是什么樣的,因為它受限制于時令而不能理解;不能和鄉曲之士(孤陋寡聞的人)談論“道”,因為他受見識的限制而不能理解。
形容兩個人因為知識和境界相差太大,即使是面對面,也無法溝通。
4,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釋義:形容一方有意一方無意,多用于形容戀愛中的單相思或暗戀現象。
5,《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出自《飛鳥集》,作者 泰戈爾。
中文譯本: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卻裝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
2.有沒有關于"相隔很遠,心卻是在一起的"的詩句
1、《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唐代李商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譯文: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2、《鵲橋仙·纖云弄巧》——宋代秦觀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譯文: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3、《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宋代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譯文:我居住在長江上游,你居住在長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卻不能見你,卻共同飲著長江之水。
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
5、《望月懷古》——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
3.形容兩個人性格相差很遠的詩句有
一,首先是一首詞
卜算子 宋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作者】 1038-1117,字端叔,號姑溪居士,滄州地棣(今屬山東)人。宋神宗朝進士,曾從蘇軾于定州幕府,后遷樞密院編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獲罪,編管太平州。官終朝議大夫。詞以小令見長,有《姑溪詞》。
借水寄情,始于建安詩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唐宋文人詩詞對這種手法的運用卻更為嫻熟、精到與豐富,而此詞則又是其中的獨出機杼、尤耐尋味者。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專于情的人。心上人卻與她天各一方,別多會少。“我住長江頭”二句便揭示她們之間的地理距離,言外頗有憾恨之意。接著,“日日思君不見君”句則將這種憾恨之意和盤托出,令人想見主人公徒自佇立江頭,翹首企盼的怨望情態。“共飲長江水”句復作自我慰解:兩地情思,一水相牽;既然同飲長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間,深情畢見。“此水幾時休”二句仍舊寄情江水,卻又推進一層,以江水之永無竭時,比喻離恨之永無絕期。這是反用《漢樂府·上邪》中的“江水為竭”之意。同時,為求變化生新,作者還采用設問句式,使語感得以強化,令人如聞女主人公呼天告地時的心靈顫音。“只愿君心似我心”二句是女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期望棗期望他象自已一樣心無旁屬,守情不移。“只愿”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別無所求,但求兩情天長地久也透露出其內心唯恐對方負心的隱憂。雖屬直抒胸臆之筆,卻亦有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全詞托為女子聲口,發為民歌風調,以滔滔江流寫綿綿情思,不敷粉,不著色,而自成高致。毛晉《姑溪詞跋》推許作者“長于淡語、景語、情語”,并稱贊此詞“真是古樂府俊語矣”,堪稱中的之論。
4.兩個人相隔的很遠,哪首詩歌最能表達這種情感了
兩人不在一起,最關鍵的是傾訴相似之情。
一,首先是一首詞 卜算子 宋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作者】 1038-1117,字端叔,號姑溪居士,滄州地棣(今屬山東)人。
宋神宗朝進士,曾從蘇軾于定州幕府,后遷樞密院編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獲罪,編管太平州。
官終朝議大夫。詞以小令見長,有《姑溪詞》。
借水寄情,始于建安詩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唐宋文人詩詞對這種手法的運用卻更為嫻熟、精到與豐富,而此詞則又是其中的獨出機杼、尤耐尋味者。
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專于情的人。心上人卻與她天各一方,別多會少。
“我住長江頭”二句便揭示她們之間的地理距離,言外頗有憾恨之意。接著,“日日思君不見君”句則將這種憾恨之意和盤托出,令人想見主人公徒自佇立江頭,翹首企盼的怨望情態。
“共飲長江水”句復作自我慰解:兩地情思,一水相牽;既然同飲長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間,深情畢見。
“此水幾時休”二句仍舊寄情江水,卻又推進一層,以江水之永無竭時,比喻離恨之永無絕期。這是反用《漢樂府·上邪》中的“江水為竭”之意。
同時,為求變化生新,作者還采用設問句式,使語感得以強化,令人如聞女主人公呼天告地時的心靈顫音。“只愿君心似我心”二句是女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期望棗期望他象自已一樣心無旁屬,守情不移。
“只愿”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別無所求,但求兩情天長地久也透露出其內心唯恐對方負心的隱憂。雖屬直抒胸臆之筆,卻亦有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全詞托為女子聲口,發為民歌風調,以滔滔江流寫綿綿情思,不敷粉,不著色,而自成高致。毛晉《姑溪詞跋》推許作者“長于淡語、景語、情語”,并稱贊此詞“真是古樂府俊語矣”,堪稱中的之論。
二,詩的話,也有。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詩的意思我就不再贅述了。
最后兩句最能說明情況。 三,給你選取一些片段,肯定有能用上的。
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豆詞》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婦吟》 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二首其一》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納蘭性德《虞美人》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彥《玉樓春》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馮小青《怨》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張九齡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干《室思》 四,還有。
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劉永《鳳棲梧》 2,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三五七言》 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4,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太多了,有需要再給你補充。
5.形容“彼此心里有隔閡”的詩句有哪些
1、《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代: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譯文: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2、《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3、《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譯文:清晨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里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4、《春怨》
唐代: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譯文:紗窗外的陽光淡去,黃昏漸漸降臨; 鎖閉華屋,無人看見我悲哀的淚痕。 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 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
5、《閨怨》
唐代: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譯文: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惆悵之情涌上心頭。她后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6.形容距離很遠但彼此很相愛的句子或者詩句有哪些
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知—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譯文: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2.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唐·杜甫《月夜》
譯文: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樣清圓道,遙想閨中妻子,只能獨自觀賞。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譯文: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4.十年回生死兩茫茫,不思量答,自難忘。——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譯文: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忘。
5.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唐·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譯文: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著蓬山千重萬重!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兩人心相隔很遠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