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老人的詩句
形容老人的詩句:
1、千般苦,萬樣難,聽我從頭說一番。
2、頭發少,頂門寒,涼風颼的腦袋酸。
3、真難受,顏色變,眼前生死兩可間。
4、腳又麻,腿又酸,行動坐臥真艱難。
5、親朋老幼人人惱,兒孫媳婦個個嫌。
6、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難嚼囫圇咽。
7、鼻子漏,如膿涎,常常流落胸膛前。
8、年輕人,笑話咱,說我糊涂又裝憨。
9、老來難,老來難,少年莫把老人嫌。
10、提起前來忘了后,顛三倒四惹人煩。
11、雀蒙眼,似鰾粘,鼻淚常流擦不干。
12、耳聾難與人說話,插七插八惹人嫌。
13、一口不順就噎著,卡在嗓喉噎半天。
14、年老苦,說不完,仁人君子仔細參。
15、茶盅飯碗人人惡,席前陪客個個嫌。
16、兒孫不給送茶水,反說老人嘴好饞。
17、冷天睡覺常戴帽,拉被蒙頭怕風鉆。
18、當初只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頭前。
19、盼明不明睡不著,一夜小便六七番。
20、莫要嫌,莫要嫌,人生不能常少年。
21、側身睡,翻身難,渾身疼痛苦難言。
22、怕夜長,怕風鉆,時常受風病來纏。
23、老來肺虛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24、扶杖難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25、無心記,糊涂纏,常拿初二當初三。
26、老得這樣還不死,你要在世活千年。
2.杜牧形容老人身體好的古詩
杜牧形容老人身體好的古詩,是古詩《山行》。
詩中“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句詩,將秋天經霜后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用來比喻當下的老年人,由于他(她)們的閱歷和風度以及知識面的豐富,與年輕的少男(少女)來比毫不遜色,比喻的十分恰當的。
在長安大戲院舉行的“霜葉紅于二月花”九九重陽節京劇老藝術家演唱會,可以說是完美詮釋了這句話。在這個專為京劇老藝術家打造的舞臺上,22位平均年齡76歲的老藝術家沒有端坐在臺下等人孝敬,而是站在舞臺上展示他們經霜歷雪更見醇厚的藝術風采。
原詩:
《山行》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釋義:
深秋中沿著彎曲的小路登上遠山,在那白云生成的地方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染過秋霜的楓葉勝于二月紅花。
擴展資料:
正是楓葉紅了時,就想起杜牧的《山行》詩,這短短的二十八字,寫盡人間無限秋色。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算得是典型的景物詩。作者十分巧妙地抒發了他對美好的自然景物的真切感受,并因此也感染了所有讀他詩的人。詩的前兩句展現的是一幅秋山遠景圖,白云繚繞的大山深處竹籬茅舍顯現,這“有人家”使得這山充滿了活力,也充分說明了之所以山上有這曲曲彎彎“石徑”,就因為“有人家”。
也印證了“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我倒還想補充一句,象這種山中石徑,走的人不一定多,倒是因山里人家的進進出出,人走得多了也就成了路。詩的后兩句著力宣染的是那片火紅的楓樹林分外的艷麗,著實勝過了早春二月盛開的鮮花。
“霜葉紅于二月花”,詩人在最后,濃墨重彩地推出了最炫目的一句。說它炫目,既指顏色,也指內涵。經過霜露洗禮的楓葉,變得更加火紅燦爛,甚至比二月的春花更鮮艷奪目。詩人用了一個“于”字,而不是“如”字,將比喻的手法換成了比較,便更凸顯了詩人的主觀情感。
這首詩就這么簡單,可是詩人把個秋天寫得充滿了生命力,也使得人們的生活充滿了活力,也使這首詩充滿了生命力,傳唱千年。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頻道正文 >; “霜葉”好精神,紅于“二月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山行(唐代杜牧詩作)
3.描寫老年人的詩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戲題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
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4、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云。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4.形容慈祥的老人的詩
鶴發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返老還童:扭轉;還:回復原來的狀態。
扭轉衰老,回復童年。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現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與活力,精力異常旺盛。 老當益壯:老:老年;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雄壯。
年紀雖老而志氣更豪壯。 寶刀未老 :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年老體衰 :指身體體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余力不足 老態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龍鐘 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老氣橫秋:老氣:老年人的氣派;橫:充滿。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
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耄耋之年:耄耋: 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
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暮景殘光 :景:能“影”,日光。
指夕陽殘照。比喻風燭殘年,余日無多。
年老體衰:指身體體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余力不足贊同70。
5.形容人慈祥老人的句子
【成語】
鶴發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返老還童:扭轉;還:回復原來的狀態。扭轉衰老,回復童年。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現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與活力,精力異常旺盛。
老當益壯:老:老年;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豪壯。
寶刀未老 :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年老體衰 :指身體體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余力不足
老態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龍鐘 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老氣橫秋:老氣:老年人的氣派;橫:充滿。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耄耋之年:耄耋: 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
暮景殘光 :景:能“影”,日光。指夕陽殘照。比喻風燭殘年,余日無多。
年老體衰:指身體體力跟不上,或者比喻心有余力不足
【詩句】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6.描述老年人的詩句
描述老年人的詩句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 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 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6. 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7. 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8.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
9.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意大利諺語)
10. 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11. 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12. 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于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13.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14.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15. 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16. 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17. 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18.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19.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20. 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后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21.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22. 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23. 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24.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
25. 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7.形容老奶奶慈祥的詩句
《七月三十日祖母初度時年八十九》明代: 楊基
白發青瞳壽者身,每逢佳節話咸淳。
百年未盡四千日,來歲還周九十春。
遷客無家空望拜,孤臣有表竟誰陳。
今朝風雨茅茨底,應對兒孫說遠人。
《丙戌人日與內侄汪景淵同飲于宜晚二首》宋代: 陳著憶昔兒嬉祖母旁,如今甲子一周強。
盡窗三世親親話,分付兒孫此意長。
《鷓鴣天 祖母壽日》元代: 劉敏中綠牖涼霏紫麝塵。
寶猊晴暖瑞香云。
蟠桃日日瑤池宴,玉桂年年月殿馨。
潘岳賦,孟家鄰。
盡將歌酒壽良辰。
慈顏剩為斑衣樂,眼底兒孫莫厭貧。
《慶羅氏祖母百歲》宋代: 文天祥麗日萱花照五云,升堂風采見乾淳。
蓬萊會上逢王母,婺女光中見老人。
雨露一門華發潤,江山滿座彩衣新。
只將千載苓為壽,更住人間九百春。
《祖母生日》唐代: 朱長文挺生賢德對耆英,歲物皆新氣淑清。
年至七旬人已少,子為四品世稱榮。
紫泥屢捧門多慶,華發雖稠體益輕。
欲比遐齡何所似,蟠校結實老仙京。
8.形容老年人的詩句都有哪些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白居易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
紅顏未老恩先斷,獨倚熏籠到天明。----白居易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辛棄疾
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韋莊
除夜對酒贈少章
宋·陳師道
晚歲身何托,燈前客未空。
半生憂患里,一夢有無中。
發短愁催白,衰顏借酒紅。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老夫聊發少年狂,----辛棄疾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
縱筆·蘇軾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
縱筆·蘇軾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
十年身世各浮萍,白首相逢淚滿纓。----韋莊
莫道人生五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