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注重實踐的詩句名言
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于一只蜜蜂不釀蜜。 ——薩迪
才學如果不用就會永遠埋沒。 ——薩迪
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遠大的固定的目標結合起來。 ——馬雅可夫斯基
經驗是永久的老師。 ——歌德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應當運用;光有愿望是不夠的,還應當行動。 ——歌德
有的人不犯錯誤,那是因為他從來不去做任何值得做的事。 ——歌德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柏拉圖
科學的大膽的活動是沒有止境的,也不應該有止境。 ——高爾基
與其咒罵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燭。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我們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賜,我們要向自然索取。 ——米丘林
要想獲得一種見解,首先就需要勞動,自己的勞動,自己的首創精神,自己的實踐。 ——陀思妥耶夫斯基
所有的理論法則都依賴于實踐法則;如果只有一條實踐法則,那么它們就都依賴這一條實踐法則。 ——費希特
凡是在理論上正確的,在實踐上也必定有效。 ——康德
如果你不帶偏見地去考慮問題,如果你思考一下這些準則的一般性質,你就可以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因為所有的準則事實上都是實踐上的。 ——布拉德利
實踐是思想的真理。 ——車爾尼雪夫斯基
凡在理論上必須爭論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現實生活的實踐來解決。 ——車爾尼雪夫斯基
假如一個人盡想著“我辦不到”,那他果然就會辦不到。 ——車爾尼雪夫斯基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才氣,才氣必須經過磨練。 ——車爾尼雪夫斯基
實踐“以客觀世界為前提,作為他物的客觀世界走著自己的道路”。 ——黑格爾
實踐“不僅具有普遍的資格,而且具有絕對現實的資格”。 ——黑格爾
在捷徑道路上得到的東西決不會驚人。當你在經驗和訣竅中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居里夫人
人類需要善于實踐的人,這種人能由他們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于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 ——居里夫人
實踐中的失敗主要由于不知道原因而發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兩種企望——對知識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 ——培根
一個人,只有在實踐中運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小塞涅卡
理論所不能解決的那些疑難,實踐會給你解決。 ——費爾巴哈
再沒有什么比下面這一點更為一般人視為當然的了,這就是:有某些思辯的和實踐的原則。 ——洛克
任何一項勞動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業只有勞動。 ——卡萊爾
誰若只做了一半,就等于沒有做。 ——巴比塞
上天絕不幫助坐而不動的人。 ——沙孚克里斯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列別捷夫
才智是實驗的女兒。 ——達·芬奇
理論是軍官,實踐是士兵。 ——達·芬奇
智慧因為用得過度而毀壞的不多,大多都是因為不用才生銹。 ——鮑烏維
要達到預期的目的,求實精神要比豐富知識更重要。 ——博馬舍
從我自己痛苦的探索中,我了解前面有許多死胡同,要朝著理解真正意義的事物邁出有把握的一步,即使是很小的一步也是很艱巨的。 ——愛因斯坦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貝多芬
絕不要再談論一個好人應該是怎樣的一種人了,就去做這樣的一個人吧! ——安頓尼諾
堅硬優質的鋼條,是經過千錘百煉而成的;瑰麗美觀的貝殼是經過水沖日曝而得的。我們的意志和毅力也必須在火熱的斗爭中接受嚴峻的考驗,去經受長期的鍛煉。 ——加里寧
一個人假如不腳踏實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會落空。 ——摩路瓦
一個人的經驗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歲月的磨煉能夠使它成熟。 ——莎士比亞
2.描寫把學習與生活實際結合的詩句
滿招損,謙受益。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筑行之。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馭馬十步,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書山有路勤為經,學海無涯苦作舟。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 覺知此事要躬行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今。
讀萬卷書,行萬理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泉水挑不干,知識學不完。
三天不練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用珠寶裝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花盆里長不出參天松,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
3.關于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古詩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終身為之奮斗,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賞析:這是一首教子詩,子聿(yù),詩人的小兒子,是要告訴兒子做學問的道理。首句是對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的贊揚。“遺”,即保留。“無遺力”,即無保留,竭盡全力之意。次句是說做學問的艱難。只有從少年開始,養成良好習慣,打好扎實基礎,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只能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以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及做學問的艱難來告誡自己的兒子:做學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兩句,詩人更進一步指出實踐經驗的重要性。“紙上得來”,指的是書本知識。“絕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蘊。“躬行”,就是指親自去實踐。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學問,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這首詩以思想和哲理取勝,使我們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理論結合實踐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