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來之則安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被誤讀為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出處:春秋末期孔子弟子《論語·季氏》
原文節選: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譯文:聽說,諸侯和大夫,不擔憂貧窮而怕財富分配不均;不擔憂人口少而怕社會不安定。財富分配均勻,也就無所謂貧窮;國家上下團結和睦,就無所謂人口少;國家安定,就沒有傾覆的危險。如此,仍然有遠方的人不歸服,就整治禮樂教化使人們歸附。
已經使人們歸附了,就使人們安定。現在,仲由和冉求,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信服而不能使人們來歸附,國家分裂而人們不能保全,反而策劃在國內發動戰爭。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這一章也反映了孔子的反戰思想。孔子不主張用軍事手段解決國際國內問題,而是希望用禮義樂樂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是孔子一貫的思想。此外,在這一章中,孔子還提出了“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的思想。朱熹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均,謂各得其分;安,謂上下相安。”
這種思想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成為人們的社會心理。就今天而言,這種思想有消極的一面,基本上不適合現代社會,應該指出。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既來之,則安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論語·季氏篇
2.既來之則安之,請問下一句
下一句: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出自:孔子的《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所在全句是: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白話譯文:
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再修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致他們。 既招來了他們,就安頓他們。 現在你倆輔佐季氏,邊遠的人不歸服卻不能招致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守住,反而計劃在國境以內使用兵力。
擴展資料:
本章記錄了孔子對魯國政局的敏銳洞察,其中有兩處值得注意:第一,孔子教育冉有和子路要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不僅要求在任職時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其位謀其政,而且要求大家時刻衡量、反省自身,力所不及就應辭職不做。
這本身也是崇高的人格體現,除了承認、承擔過錯的勇氣,更包含了面對自我、面對世界所保持的一種正直坦蕩的作風。 像冉有那樣粉飾錯誤,為自己開脫,則是一種自欺欺人錯上加錯行為了。
3.“既來之則安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既來之,則安之”下一句是——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1、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孔子的一段話。如下: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2、這句話的意思是: 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既:已經。來之:使之來。
安之:使之安。參考資料搜狗:。
4.既來之則安之,請問下一句
下一句: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出自:孔子的《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所在全句是: 夫如是抄,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則安之。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白話譯文: 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再修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致他們。
既招來了他們,就安頓他們。 現在你倆輔佐季氏,邊遠的人不歸服卻不能招致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守住,反而計劃在國境以內使用兵力。
擴展資襲料: 本章記錄了孔子對魯國政局的敏銳洞察,其中有兩處值得注意:第一,孔子教育冉有和子路要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不僅要求在任職時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其位謀其政,而且要求大家時刻衡量、反省自身,力所不及就應辭職不做。 這本身也是崇高的人格體現,除了承認、承擔過錯的勇氣,更包含了面對自我、面對世界所保持的一種正直坦蕩的作zd風。
像冉有那樣粉飾錯誤,為自己開脫,則是一種自欺欺人錯上加錯行為了。
5.既來之則安之,下一句是什么
1、“既來之,則安之”下一句是——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 能來也。
2、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孔子的一段話。如下: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3、這句話的意思是—— 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既:已經。 來之:使之來。
安之:使之安。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一句形容既來之則安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