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六年級古詩詞運用練習題】
小學六年級古詩詞運用練習題1、若是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應該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若是好朋友分離,依依惜別,我們可以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3、一般用( 形影不離 )成語來形容朋友之間關系親密.4、每當月亮升起,你的心中會有一種美好的對幸福、團圓的一種向往,就會想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5、每當看到春光將桃、李、梨的花一夜間催開時,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6、汗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中的“于” 當“比”講,它與(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山行》中的(霜葉紅于二月花)(詩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8、來到瀑布腳下,捧著清澈的泉水,舒服極了.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撞擊在巖石的棱角上,濺起了朵朵美麗的水花.望著美麗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9、人們常用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句來贊美老師對學生默默無聞的培育,潛移默化的熏陶.10、每逢佳節,我們會給遠方的親人寫信或發郵件,可以引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寫好作文,不光要看書,還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正如古人說的那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2、每當祖國需要你的時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來表達自己的決心.13、同學們,當你們的朋友在學習浪費時間,有所松懈時,我們可以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樣的名句來勸告他.14、面對人生中的成功和失敗,我們應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15、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先進人物層出不窮,我們可以用**《沁園春·雪》中的詞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來贊美他們.16、《白雪歌送武判斷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7、《天凈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8、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可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來形容.19、蘇軾名詞《明月幾時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20、生活中既要善于學習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從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訓,這正如孔子《論語》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傳誦千古的名句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2、《贈汪倫》一詩中,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表達他與汪倫之間的深厚情誼.23、《示兒》一詩中,寫作者心事的詩句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24、讀了《匆匆》,我想借用“(《長歌行》中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名言警句來提醒自己莫讓時間“匆匆而逝”.25、看到自己的朋友虛度時光,不好好學習,你會用這樣一句名言告誡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6、教育人要積極向上,好上加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2.小學的古詩詞題練習試卷加答案
一、寫“月”的詩句有: 1、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唐。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這是詩人從自然引起的遐想,對人生有限、宇宙無窮而產生無限感慨。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月亮從海上升起的時候,遠隔天涯的雙方都在同一時刻看到了。
3、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
李白《峨嵋山月歌》) 這是作者早年寫故鄉夜景的有名詩句。 高山秋月,月影江流,描繪出一幅優美的清江山月圖。
暗點秋夜行船,空靈入妙。 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唐。
李白《把酒問月》) 以月亮為見證,說古人今人來去如流水,人生有限而時間無限。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子成龍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
李白《靜夜思》)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
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夜白:詩作于白露節夜晚。前句寫見露白而嘆自然時序的變遷,后句見月明而思故鄉之月更明。
通過心理幻覺,表現對故鄉的懷念。在戰亂中見露見月,更增其憶舍弟之念。
7、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來。(唐。
劉禹錫《石頭城》) 淮水:秦淮河。婦墻:城上的矮墻。
通過對明月的描寫,引發了對歷史的回憶。 江山依舊,人事已非,只有明月多情,穿過女墻仍舊照著這古老荒涼的故都,撫今思昔,怎不傷感! 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徐凝《憶揚州》) 無賴:無奈。
寫揚州獨占二分明月,是因望見月亮而思念意中人。 9、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宋。晏殊《蝶戀花》) 諳:熟悉,懂得。
離別苦:一作“離恨苦”。到曉:因為思憶離人一夜無眠。
朱戶:紅色的門窗。借月抒情,寄托離別的愁思。
10、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
蘇軾《水調歌頭》) 但:只。人長久:年壽的長久。
嬋娟:美女。傳說中住著嫦娥,這里借嬋娟指月亮。
這是一句傳誦千古的良好祝愿,寬慰離別的雙方。 二、寫“荷”的句子有: 1、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唐。杜牧《齊安郡中偶題》) 荷:水生草本植物。
夏季開花,大而艷麗、清香;花謝后生蓮蓬、結蓮子。荷里活又稱芙蓉、芙蕖、菡萏、蓮。
用擬人的手法寫風荷(荷葉受風),恨芳時不再、美人遲暮,懷著壯志未酬之痛。 2、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舒卷開合任天真。(唐。
李商隱《贈荷花》) 相倫:相比。塵:比喻渺小。
菡萏:蓮花。針對人們重花不重葉的偏見,以荷花為例,說明“紅花也須綠葉扶持“的道理。
3、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宋。
周敦頤《愛蓮說》) 作者給予菊花、牡丹、蓮花這三種花不同的美稱,以此比喻三種不同品格的人。但以菊和牡丹襯蓮,重點在蓮。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宋。
周敦頤《愛蓮說》) 描寫蓮花正直、清香、潔凈和高雅,稱頌其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以物擬人,寓意深遠。
5、小花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
楊萬里《小池》) 才:剛剛。尖尖角:露出水面的荷葉尖。
寫泉池風光。這兩句比喻人們對新生事物的發現后的驚奇和喜愛。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詩歌寫出六月天的西湖秀色。運用碧綠的荷葉襯托鮮紅的荷花,相映成趣。
7、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宋。
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 碧傘:比喻荷葉。 描寫酷熱的夜晚,觀察荷花怕熱的動態,體物甚微。
三、美文薦讀 故鄉的月色 常在月影碎于浮華喧囂之時憶起故鄉的月色。 故鄉多山。
分散的鄉村錯落于小盆地的四周和山間,小村之間綠樹掩映,古老的民居似與竹與木共生,展示出一種自然、和諧、寧靜的景象。 每逢望日之夜,群星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羞澀地躲閃著;遠近山巒在月色朦朧中呈現出一派墨綠;隱約可見的鄰村偶爾傳來幾句人聲犬吠,使人在靜謐和清冷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溫暖;如水的月光,灑在池面,灑在庭前,灑在衣裳,灑滿空間。
人在其間,仿佛溶入了月光之中。 因了那靜,生命充滿了自由之美;因了那光,生活的壓力與塵世的煩惱被消解,被稀釋。
那詩意般的感受即便是一瞬,卻因了不能忘懷而變得永恒。 嘗在春夜,在小鎮看完露天電影,踏著緩慢的步子回家。
淡淡的月光灑在地上,伴和著清新的空氣,給人以一種特別舒適和諧的感覺。 故鄉的山本來是多而不奇,高而不險。
可是,春夜的薄霧在月色中給群山拉上一塊乳白色的帷幕,使山峰有如汪洋大海中的島嶼,覺著比原有的印象高得多,遠得多。展現在眼前的,仿佛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這夜,這月色,浸透著難以言表的美!回家的路,我覺得太近了。為了春夜的留戀和欣賞,我的腳步放得不能再慢。
在要敲門之前,仍久久地佇立在門前的石階上,享受春夜月色之美 嘗在夏日的月夜,三兩同窗從鄰村來,置小幾竹椅于池塘邊,納涼,賞月,沏茶,聊天。池塘種滿了蓮藕,茂盛的藕葉爭先恐后地展示其巨大的葉蓋,嚴嚴實實地遮住水面。
我們雖因此不能領略“靜影沉璧。
3.小學古詩練習,要答案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出自《論語·學而》。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曹操《龜雖壽 》。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曹植《七步詩 》。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出自王維《使至塞上》。
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出自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出自李商隱《無題》。
8、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出自蘇軾《水調歌頭》。
9、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陸游《游山西村》。
1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出自李清照《絕句》(又題《夏日絕句》)。
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出自龔自珍《乙亥雜詩》。
1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出自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
1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出自王之渙
《登鸛雀樓》。
1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
1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1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17、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出自賀知章《詠柳》。
18、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出自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
19、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勿故人)。出自呂處權《送蔡伸道》。
2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自李紳《憫農》。
2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出自宋之問《渡漢江》。
2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自蘇軾《題西林壁》。
2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出自朱熹《春日》。
2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出自朱熹 《觀書有感》。
26、(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出自葉紹翁《游園不值》。
2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自釋志南《絕句》。
28、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出自于謙《石灰吟》。
29、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0、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出自李白《靜夜思》:。
31、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出自蘇軾《贈劉景文》。
3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出自《樂府詩集·長歌行》。
3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出自楊萬里
《小池》。
3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出自孟效《游子吟》。
35、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出自李商隱《樂游原》。
3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37、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 晴)。 出自劉禹錫 《竹枝詞》。
38、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自李商隱《夜雨寄北》。
39、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王維《山居秋暝》,。
40、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物春)。 出自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小學3
六年級語文古詩練習題一、古詩應用題:1.在期末寫評語時,老師會祝你來年: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學習上,請你用學過的詩句勸他。
3.當我們浪費糧食時,老爺爺經常用唐代李紳的詩句來教育我們:4.有時候,有些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宋朝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的詩句說明的就是這個樸素的道理。5.當我們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6.當我們在外地過節時,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來表達對家人的懷念。
7.現在人們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來表達對遠別好友的深情厚誼。8.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我不禁想起的詩句。
9.昨晚有一道數學題,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時,爸爸走過來,經他一點撥,我豁然開朗,真是。
10.爺爺七十大壽,大家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爺爺卻嘆道:我趕緊把爺爺的話打住:。
爺爺,您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呢。”爺爺高興地笑了。
11、老師,你可記得我——一個令您付出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小淘氣”。您那眼角的皺紋,有一條是為我而生,您那頭上的銀發,有一絲為我而白。
這詩句不是贊頌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還能贊頌誰呢?12、深秋,校園的梧桐葉枯黃了,時而像打著秋千,飄飄悠悠;時而像降落傘,搖搖欲墜;時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飛翔……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地面上像是鋪上一條無比寬大的金毯子。望著這景象,我不由地吟誦起龔自珍的詩句:。
這落葉雖不是春天的“落紅”,卻具有“落紅”的獻身精神,不正像我們的老師馮?13、湖邊,那株豐姿的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遠遠看去,就好像一樹綠色的寶石,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柔柔軟軟、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謂是14、即將告別母校,告別親愛的老師和同學,我們自然會想到送別詩,和的詩句,李白送別孟浩然時寫下了,表達了離別之情。
他還在送別好友汪倫時,寫下了的詩句,高適在送別董大時也寫了,表達了對好友的美好祝福。二、古詩詞知識競賽題。
(只填序號)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漢樂府·長歌行》。(1)悲傷 (2)傷悲 (3)憂傷2.晏殊的《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1)似曾相識鳥歸來 (2)似曾相識雁歸來 (3)似曾相識燕歸來3.《七步詩》的作者是( )。(1)曹植 (2)曹丕 (3)曹操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
(1)陰山 (2)邊關 (3)燕山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曉看紅濕處”的下句是( )。(1)花重綿陽城 (2)花重錦州城 (3)花重錦官城6.“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出自葉紹翁的( )。
(1)《游園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 )的詩句。(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詩句。
(1)漢青 (2)汗青 (3)汗清9.“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1)因為 (2)坐下 (3)座位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1)多少樓臺煙波中 (2)多少樓臺風雨中 (3)多少樓臺煙雨中1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 )的詩句。(1)王維 (2)王之渙 (3)王勃12.《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1)張養浩 (2)馬致遠 (3)元好問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出自( )。(1)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王昌齡《出塞》 (3)杜牧《江南春》1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的是( )。
(1)春色 (2)梨花 (3)雪景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 )的《無題》。(1)李賀 (2)李清照 (3)李商隱1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出自杜甫的( )。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17.“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詞句。(1)岳飛 (2)辛棄疾 (3)陸游18.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句中,“紅”是指( )。
(1)紅色 (2)花 (3)樹葉19.“海上生明月,( )共此時”是張九齡的名句。(1)天地 (2)天下 (3)天涯20.“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 )的《別董大》。
(1)高適 (2)岑參 (3)王昌齡21.“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1)李延年 (2)李龜年 (3)崔九22.“別時容易見時難”“相見時難別亦難”分別是( )的詩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隱三、古詩七彩園:(填色彩)1、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亂入船。2、山外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總是春。
4、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絲絳。四、古詩百花園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開。
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相映紅。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
4、人閑落,夜靜春山空。5、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
5.小學古詩詞總復習答案
、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3、杏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桂花(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6、菊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7、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1、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2、竹引 花滿街,疏籬茅舍月光篩。
宋?劉鍂《鷓鴣天》 3、西塞山前白鷺飛, 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歌子》 4、驛寄 ,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宋?秦觀《踏莎行》 5、光風吹香洗游塵, 隱芳蕕笑人。元?王冕《幽蘭詠》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 7、興盡晚回舟,誤入 深處。 宋?李清照《如夢令 》 8、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 村。
唐?杜牧《清明》 9、沾衣欲濕 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僧志南 《絕句》 10、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 秋瑟瑟。
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五月 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宋?朱熹《題榴花》 1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3、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4、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 向日晴。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15、試問卷簾人,卻道 依舊。宋?李清照《如夢令》 16、萬里關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唐?李商隱《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17、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 愁殺人。唐?李益《汴河曲》 18、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 。
宋?楊萬里《初夏睡起》 19、待到重陽日,還來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20、人閑 落,夜靜春山空。
唐?王維《鳥鳴澗》 21、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 。宋?戴復古《江村晚眺》 22、有情 含春淚,無力 臥曉枝。
宋?秦觀《春日》 23、簌簌衣巾落 ,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宋?蘇軾《浣溪沙》 24、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5、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 落。清?納蘭性德《點絳唇》 26、孔雀行穿鸚鵡樹,錦鶯飛啄 花。
明?楊慎《滇海曲》 27、新槽酒聲苦無力,南湖一頃 白。唐?李賀《江樓曲》 28、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 花如雪。
唐?白居易《村夜》 29、背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 花。唐?李賀《美人梳頭歌》 30、花開仙子容,滿城歌館延秋風。
元?王冕《芙蓉山雉圖》1、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3、杏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4、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桂花:(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6、菊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7、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1.陶淵明的《飲酒二十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鳥鳴澗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3.詠 蘭 詩 選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韓 愈《幽蘭操》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菊花》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詠菊》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李商隱《菊花》問菊曹雪芹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2詠菊(一)已卷西風半吐香,不關冷月不關霜。闌珊夢醒遲遲日,寂寞心儀淡淡妝。
野水籬邊秋飲露,寶瓶窗下硯承芳。芙蓉相與盟前誓,肯守寒枝莫自傷。
2詠菊(二)偏到西風始放香,為誰憔悴冒風霜。月傅淡彩痕尤瘦,露浥清姿影帶妝。
本以高情難入世,何曾著意為清芳。不獨菡萏參差夢,碧水涼風各自傷。
2南腔北調 寒菊宋 鄭所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2晚 香 軒明 高 啟不畏風霜向晚欺,獨開眾卉已凋時。
地荒老輔苔三徑,節過重陽雨一籬。秋色蒼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獨念同衰晚,坐對幽軒每賦詩。2題 菊 花唐 黃 巣颯諷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2賣 花 聲清 龔自珍近世菊花粉紅駭綠,無有東籬古意,偶客秣陵,得墨菊二本,甚娟妙,小詞賞之。
我住秣陵西,西鳥秋啼。也無墨客對揮犀。
何處尋秋何處醉,小妹青溪。寒菜兩三畦,花不成蹊。
折歸燈下拌凄迷。忽憶青門人縞袂,淡墨曾題。
2菊秋 瑾鐵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澤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爭奈黃花耐晚風。
揚其香。不采而佩。
6.【小學畢業班語文:古詩運用練習題答案
①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4第一個是友情,第二個是思鄉,第三個是愛國 ②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梅花: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③修辭手法:1.夸張 2.比喻 3.夸張 4擬人 5.互文,夸張 ④1,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2,夏: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3,秋: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4,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⑤1:二月春風似剪刀 2:一枝紅杏出墻來 3:萬紫千紅總是春 4:春風不度玉門關 5:愿君多采擷 6:誰言寸草心 7:晴川歷歷漢陽樹 8:孤帆遠影碧空盡 ⑥略(自己在網上查啊,我懶得查啦)⑦1,秋 2,春 3,夏 4,冬 5,夏 6,冬 7,秋 8,春 ⑧1,孔融 2,李清照 3,李白 4,屈原 5,高適。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小學古詩詞練習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