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山中美景的詩句有哪些】
元好問的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聲.樹高風有態,苔滑水無聲. 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天門山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帶有山的詩句
山行--- 唐朝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古風----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李白;古風)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后赤壁賦》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邊渡。(一個對聯)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
晉·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唐·司空圖: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唐·王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韓愈: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唐·張錫: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元·張養浩: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3.關于山的古詩
泰山石
[唐]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樹。
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題靈巖寺泉池
[唐]李 白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雙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再書王母池
[唐]呂洞賓
昔年留字識曾來,
事滿華夷遍九垓。
無賴蚊虬知我字,
故留蹤跡不沉埋。
《泰山詠》
晉代謝道韞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元曲《登泰山》
張養浩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上竿”,
登岱
明代王世貞
“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
《鄭生至自泰山》
明代詩人李夢陽
“昨汝登東岳,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
《泰山》 李夢陽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岱宗》
明代徐文通
“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愿獻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
《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閏章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
“泰山何其大,萬物都歸納,泰山何尊嚴,萬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現”。
人心齊,泰山移
有眼不識泰山
穩如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一葉幛目,不見泰山
泰山壓頂不彎腰
泰山不讓微塵,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泰山頌
楊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親。
松石為骨,清泉為心。
呼吸宇宙,吐納風云。
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4.【古詩《山中雜詩》句句有景,寫了哪四個景
詩作主題本詩是一首寫景詩,作者借幽居時看到的景象,暗示出山居之樂,表達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閑適心境.賞析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云彩從窗里飄出來.作者的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云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并不是純客觀的描繪.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見.“鳥向檐上飛”一句,生動地描繪了人鳥和諧相處的情景.“云從窗里出”一句,寫出了詩人居住的地勢之高峻,連云都從窗戶里出來了.全詩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寫作特點⒈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后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巨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⒉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本詩通過詩人的觀察寫出景物,并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環境之中.。
5.古詩《山中》的意思
1、譯文
荊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頭,天氣慢慢地變涼了,枝頭的紅葉漸漸稀少。
彎曲的山路上原來沒有下雨,可這濃濃的青松翠柏中煙霧迷蒙,水氣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濕了行人的衣裳。
2、原文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3、簡析
《山中》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人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由滿是白石的小溪、鮮艷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于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表達了詩人悲己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