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站在不同角度看事物的詩歌
永恒的純凈 哭泣的人生
當脫去金錢鑄造的外衣
當抽身利益編制的關系
當卸下真誠裝潢的面具
當鏡子捧著成長的回憶
有的人看清了自己卻看不清鏡子
有的人看清了鏡子卻看不清自己
虛榮就像一塊磁石
把人類的心緊緊吸引
人們極力的表現著自己的謙遜
但這正是虛榮的化身
這種心態幾乎是我身崩離析
甚至無法辨認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當人人都炫耀著虛榮的美麗
我們的靈魂正在傷心的哭泣
當極力的躲避著虛榮的舉止
但卻無法阻止這種虛榮的心里
正是這些謙遜的表現
淋漓了隱藏的刻骨銘心的虛榮
然后我們反問自己
人不能不虛榮啊??
祝你演講成功
2.哪句詩表達“從不同角度來看事物,看到的結果就不同”
這句詩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云端。
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后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作品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白話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4.作品鑒賞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
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關于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