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想當年俺們小學的時候還背過……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譯文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時節, 沒有想到能巧遇你這位老相識。《江南逢李龜年》,是安史之亂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帶,和流落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重逢,回憶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頻繁相見和聽歌的情景而感慨萬千寫下的詩。
該詩是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卻包含著豐富的時代生活內容。樓主如果還要具體點的話,可以在百度輸入“江南逢李龜年”,百度百科里比較詳細。
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是寫詩人杜甫與李龜年什么的情景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注解】: 1、李龜年:唐代著名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后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滌,當時擔任殿中監。
【韻譯】: 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評析】: 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李龜年是開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
杜甫 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
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 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蘅塘退士評為:“少陵七絕,此為壓卷。”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祝您好運一生一世,如果回答有用,請點“好評”,謝謝^_^!》。
3.詩句“落花時節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唐玄宗時樂工,當時李龜年、李彭年、李鶴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藝天才,李彭年善舞,李龜年、李鶴年則善歌,李龜年還擅吹篳篥,擅奏羯鼓,也長于作曲等。
他們創作的《渭川曲》特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由于他們演藝精湛,王公貴人經常請他們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賞賜都成千上萬。
他們在東都洛陽建造宅第,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公侯府第。 安史之亂后,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幾曲,常令聽者泫然而泣。
杜甫也流落到江南,在一次宴會上聽到了李龜年的演唱,就寫了一首《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李龜年后來流落到湖南湘潭,在湘中采訪使舉辦的宴會上唱了王維的五言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群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又唱了王維的一首《伊川歌》:“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余。
征人去日殷勤囑,歸燕來時數附書。”表達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
但此時玄宗已是風燭殘年。李龜年作為梨園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寵,與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只有耳朵還有是熱氣,其妻不忍心殯殮他。
四天后李龜年又蘇醒過來,最終郁郁而死。 后人稱李龜年為“樂圣”。
4.落花時節又逢君 對應的句子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少年時代正是開元盛世,曾與李龜年相熟;四十年后國家已經衰敗,兩人窮途相遇,不勝今昔之感,就寫下了這首深沉的詩。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寫今日相逢正是風光秀麗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時節。這“落花時節”包含不少內容,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這四字寫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發了詩人撫今追昔,感時傷世之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花落時節又逢君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