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瀑布的名句和古詩
日照絕句》
王安石
拔地萬里青嶂立,
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掛,
映日還成五色文。
《開先寺》
李夢陽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莫言此潭小,搖動匡廬山!
〈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宋代詩人白玉蟾的《三疊泉》
緣溪深入桃花塢,紫霞隱隱幽禽語。
九層峭壁劃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落日銜山紅影濕,冷云抱石蒼崖古。
激回澗底散冰花,噴上松梢飄雪樓。
點點濺濕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來似展朝天帶,夜半如聞搗藥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廣寒殿上銀蟾飛,水晶宮中玉龍舞。
瓊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織女。
初疑魚鱉謁龍門,復恐星辰會牛渚。
欲尋當下點額蛟,但見天上拉腸鼠。
溶溶浸濕一潭霜,滴滴結凍千年乳。
月照神珠灑翠麟,風吹天粟沾蒼虎。
瑤虹界碧翻地軸,鐵馬盤渦卷天宇。
香嚴閑禪師》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 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氳。
2.我國有名得瀑布
壺口瀑布:世界第一黃色瀑布 廬山瀑布:最詩意的瀑布 鏡泊湖瀑布:中國最大火山瀑布 流沙瀑布:最細膩的瀑布 黃果樹瀑布:中國最大瀑布 九寨溝瀑布:最潔凈的瀑布群 銀練墜瀑布:最柔美的瀑布 德天瀑布:亞洲最大跨國瀑布 雁蕩山瀑布:最飄渺的瀑布 馬嶺河瀑布:中國最大瀑布群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霜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3.關于瀑布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李白《望廬山瀑布》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 李忱《香嚴閑禪師》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 李夢陽《開先寺》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 馮云山《詠瀑布》
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 王安石《日照絕句》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 徐凝《廬山瀑布》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 王勃《郊園即事》
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 —— 范仲淹《瀑布》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 江為《瀑布》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云中跑。 ——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 ——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 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 白玉蟾《三疊泉》
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 —— 朱栴《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 ——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 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 —— 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飛流已出不肯下,一線中折分瀠洄。 —— 蔣士銓《開先瀑布》
巖口逼仄勢更兇,奪門而出懸白龍。 ——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雪凈鮫綃落刀尺,大珠小珠飄隨風。 —— 嚴遂成《白水巖瀑布》
銀花下散布水臺,混沌鑿破山根隈。 —— 蔣士銓《開先瀑布》
4.關于瀑布的詩句
贊千丈巖瀑布:玉虬垂處雪花翻,四季雷聲六月寒,憑檻未窮千里勢,請從巖下舉頭看。
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機絲掛,映日還成五色文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果樹瀑布》——浩瀚秋水 總覺沾衣細雨濃 珍珠濺落百花叢 悟空不見黃果落 水簾洞里贊吳公 《白水河放歌》——[清]田雯 匡廬瀑布天下稱奇絕,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 銀漢倒傾三疊而后下,玉虹飲澗百丈那可探; 聲如豐隆奮地風破碎,濤如天孫織錦花口口。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 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氳。
黃山九龍瀑 (明)黃汝亨 九道寒冰瀉遙嶺,蒼苔凝翠芙蓉冷。 白日時聽雷雨聲,丹崖倒掛蛟龍影。
黃山三瀑 (清)施閏章 匡廬三疊天下溪,嵩岳九龍稱神奇。 何如此地獨兼并,咫尺眾壑蟠蛟螭。
題黃河壺口瀑布 玉帝把壺誰不尊,山呼雷動謝天恩. 九州飛濺瑤池液,一醉炎黃萬古春.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 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氳。
瀑布聯句 作者: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曹松 - 天臺瀑布 萬仞得名云瀑布,遠看如織掛天臺。
休疑寶尺難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 噴向林梢成夏雪,傾來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銀河水,墮落人間合卻回 《絕句》 王安石 拔地萬里青嶂立, 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掛, 映日還成五色文。
5.請提供一些與瀑布有關的詩歌謝謝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云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
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
“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
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
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
“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
“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
“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 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
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 “謫仙”就是李白。
《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詩言志,歌詠言,但在不同的詩人的筆下就會顯出不同來。
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峰名)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山前的河面上),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空最高層)。 ”李白的詩就是富于想象力,善于藝術上的夸張。
“他把想象和夸張結合得非常完美,使他的詩歌語言更富于個性化的特征,富于鮮明的藝術形象。”(劉大杰語)。
而李白給予讀者的,也惟此而已。 范仲淹的《瀑布》詩則不然。
詩曰:“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因瀑布悟出人生的真諦來。 范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寫景興懷(據說他未到岳陽樓而應邀作記),就是如此。
此詩與西哲羅素的“人生好比一條河”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尤過之,以其更“為人生”也。“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說得好。
為人(尤其是為官)之道,唯“直”唯“清”。 自警乎?儆人乎?皆可用。
為公仆者讀之,反省其身,廉者愈知廉,貪者不伸手,豈不善哉?! 致黃果樹瀑布(詩歌) 中廣網 2005-06-06 17:29:34 大瀑布 你裁的多長的綢布 你鑿的多深的巨著 大瀑布 你擂的哪代鑄的鼓 你傾的哪山煉的珠 大瀑布 哪片云霞與你相濡 哪群鷹隼與你共舞 大瀑布 哪個季節贈你風骨 哪場火山贈你氣度 大瀑布 哪段歲月比你艱苦 哪族神話比你聳矗 來源:中國廣播網貴州頻道 責編:鄒榮然 瀑布聯句 香嚴閑禪師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太平天國南王馮云山素嫻詩文,曾書瀑布詩“穿山透石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云云,以賦壯懷。他的詩就是由這一首唐詩改易數字而成。
此詩中瀑布形 象充分人格化,寫得有氣魄,為馮云山激賞不是偶然的。 此詩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
在深山之中,有無數不為人知的涓涓細流,騰石注澗,逐漸匯集為巨大山泉,在經歷“千巖萬壑”的艱險后,它終于到達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壯觀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過程,賦予無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
“不辭勞”三字有強烈擬人化色彩,充溢著贊美之情,可與《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艱難能錘煉偉大的人格。
此句似乎隱含這樣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砅崖轉石,跳珠倒濺,令人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卻又不能窺見其“出處”。
惟有從遠處望去,“遙看瀑布掛前川”時,才知道它來自云煙繚繞的峰頂。第二句著重表現瀑布氣象的高遠,寓有人的凌云壯志,又含有慧眼識英雄的意味。
“出處高”則取勢遠,暗逗后文“終歸大海”之意。 寫瀑布經歷不凡和氣象高遠,刻畫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時醞足豪情,為后兩句充分蓄勢。
第三句忽然說到“溪澗”,照應第一句的“千巖萬壑”,在詩情上是小小的回旋。當山泉在巖壑中奔流,會有重重阻撓,似乎勸它留步,“何必奔沖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間”(白居易《白云泉》)。
然而小小溪澗式的安樂并不能使它滿足,它心向大海,不斷開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為崖前瀑布,而且最終要東歸大海。
由于第。
6.關于瀑布的名句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中斷如削的峭壁。
畫障:彩繪的面屏。懸溜:懸空直落的細小瀑流。
這兩句大意是:陡峭的絕壁多姿多彩,疑是掛著一幅畫屏;從峭壁上懸落的細瀑,鏗然作響好像清脆的琴聲。描摹斷山懸瀑,有聲有色,如聞如見。
唐代詩人 王勃 《郊園即事》高巖迸似珠,半壁灑如霧。 瀑布名言唐·裴士淹《游石門洞》。
迸(běng蹦):噴射。這兩句大意是:瀑布自高聳的巖石上噴射下來,好像無數顆亮晶晶的珍珠;瀑布在半山腰上灑落著,飛濺著,又似蒙蒙白霧。
以“珠”“霧”比喻捶布迸濺之狀,貼切生動。可用來描寫瀑布。
唐代詩人 裴士淹 《游石門洞》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香爐:廬山香爐峰。《廬山記略》:“香爐山孤峰秀起,游氣籠其上則氳氳若香煙。”
瀑水:《廬山記》:“香爐峰與雙劍峰相連屬,在瀑水之旁。”這兩句大意是:初升的旭日給崔嵬的香爐峰抹上一層絢麗的光彩,垂落直下的飛瀑,在紅日映照下宛如雨后的彩虹。
氣勢飛動,色澤鮮明,風景如畫。唐代詩人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廬山》欻如飛電來,臆若白虹起。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一。欻(xū須):忽然。
這兩句大意是:忽然像飛電襲來,隱然如白虹懸起。這兩句運用比喻的手法,形容廬山瀑布落差很大,流速很快,飄忽隱約,很形象地描繪出了一幅壯觀的廬山瀑布圖。
可用來描寫瀑布。唐代詩人 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秋山匹練凈,寒谷萬珠明。
白元鑒《瀑布》。練;柔軟而潔白的布帛。
這兩句大意是:瀑布如秋山之上懸掛著一匹潔凈的素練,又如寒谷之中無數顆明珠在飛濺。以“練凈”狀瀑布之潔白,以“珠明”寫瀑布之晶瑩.比喻熨貼。
可用來描寫山間瀑布。宋代詩人 白元鑒 《瀑布》天然一曲非凡響,萬顆明珠落玉盤。
關于瀑布的名言唐·程太虛《澈玉泉》。凡響平凡的音樂。
這兩句大意是:泉水床##流淌,演奏著一曲不同凡響的天然樂章,就像萬顆明珠,落入晶瑩的玉盤。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以“大珠小珠落玉盤”描寫音樂,作者在這里取其詩意,以“萬顆明珠落玉盤”來形容不絕的泉聲;琵落聲為人工演奏,而泉聲出自天然,美如仙樂,動聽無比,比白詩中的琵琶聲更勝一籌。
可用以描寫泉瀑之聲。唐代道士 程太虛 《澈玉泉》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
元·楊維楨《廬山瀑布謠》。這兩句大意是:我懷疑是天上仙女織的潔白熟絹,從仙女的織機上脫落下來,垂向人間。
廬山瀑布是匡廬一大奇觀,歷代詩人的吟詠不勝枚舉。詩人化用徐凝“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和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意,弛騁浪漫想象,寫出了“~“的佳句,進而叉說:“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詩境新意別具,又逗人遐想,借鑒別人,又不落前人之窠臼。
元末明初文學家、書畫家 楊維楨 《廬山瀑布謠》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唐·徐凝《廬山瀑布》。
這兩句大意是:廬山瀑布像一#自練,從古至今在匡廬飛動,把青山從中間界隔開來。徐凝的全詩是:“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這首詩很有名,唐人范攄《云溪友議》載:徐凝在應鄉貢薦舉中,曾以此詩擊敗他的對手張佑。
宋人《郡閣雅談》也稱此詩“膾炙人口”。蘇軾過廬山時看到徐凝的詩則大不以為然,認為“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不能與李白的廬山瀑布詩比肩,并戲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詩。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平心而論,李、徐二詩自有高下之分,李詩以香爐峰襯托瀑布水,引人產生奇妙的聯想,反映了詩人遺世獨立,精神與天地相來往的情志,詩的容量大;而徐詩則系純客觀的景物描寫,內容比較單薄。
但徐詩寫廬山瀑布居高臨下,奔騰傾瀉的勢態,聲色也很形象,不可一筆抹煞。唐代詩人 徐凝 《廬山瀑布》萬點飛泉下白云,似簾懸處望疑真。
唐·羅鄴《水簾》。這兩句大意是:瀑布從云端飛流而下,像是一幅簾幕懸于空中,遠遠望去,使人真假難辨。
瀑布從白云間飛下,似銀簾倒掛,比喻新穎而貼切。“望疑真”三字寫主觀感受,也很真實。
可用來描寫飛瀑。唐代詩人 羅鄴 《水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名言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二。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指天的最高處。
這兩句大意是:飛流直瀉而下深達三千尺,令人懷疑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這兩句詩描寫廬山瀑布,生動形象,想象新奇。
“飛”和“直下”是極寫山勢陡峭,瀑布落差很大。“三千尺”是夸張。
又將飛流直下的瀑布比喻成自天上落下的“銀河”,雖奇特而使人感到真實。這是描寫瀑布的名句,宋代蘇軾曾贊嘆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吉來唯有謫仙詩。”
可用來描寫雄偉壯觀的山間瀑布。唐代詩人 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噴向林梢成夏雪,傾來石上作春雷。
唐·曹松《天臺瀑布》。這兩句大意是:懸瀑向林梢噴灑,宛如夏日飛雪,蔚為壯觀;飛泉對山石傾來,仿佛春天鳴雷,可謂奇音。
“噴向”、“傾來”,已襯托出山勢之高峻和飛流之急湍;“夏雪”、“春雷”更描繪出白。
7.請問與瀑布有關的詩句
李白著名的《望廬山瀑布》詩兩首, 其一曰: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歘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潨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
但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明代李夢陽也為廬山瀑布寫過一首詩 《開先寺》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莫言此潭小,搖動匡廬山! 絕句 ----宋 王安石 拔地萬里青嶂立, 懸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機絲掛, 映日還成五色文。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唐朝詩人張九齡) 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宋代詩人白玉蟾的《三疊泉》 緣溪深入桃花塢,紫霞隱隱幽禽語。
九層峭壁劃青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落日銜山紅影濕,冷云抱石蒼崖古。
激回澗底散冰花,噴上松梢飄雪樓。 點點濺濕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來似展朝天帶,夜半如聞搗藥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古。
廣寒殿上銀蟾飛,水晶宮中玉龍舞。 瓊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織女。
初疑魚鱉謁龍門,復恐星辰會牛渚。 欲尋當下點額蛟,但見天上拉腸鼠。
溶溶浸濕一潭霜,滴滴結凍千年乳。 月照神珠灑翠麟,風吹天粟沾蒼虎。
瑤虹界碧翻地軸,鐵馬盤渦卷天宇。 ······ 元代詩人趙孟#92; 《水簾泉詩》 飛簾如玉簾,直下數千尺, 新月如簾鉤,遙遙掛碧空。
元代楊維《廬山瀑布謠》 銀河忽如瓠子決,瀉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灑喉無耐夜渴甚,騎鯨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萬丈,玉虹倒掛清冷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