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詞《青玉案》的格式
辛棄疾——《青玉案》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青玉案》
【內容】: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雙調六十七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2.宋詞《青玉案》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韻)。 宋·賀鑄《青玉案》原文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注釋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時步態輕盈。
橫塘:在蘇州南十時許。 芳塵:指美人的行蹤。
錦瑟華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時期。 蘅皋:長著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
瑣窗:雕刻或彩繪有連環形花紋的窗子。 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
事見南朝江淹故事。 冉冉:流動的樣子。
梅子黃時雨:四五月梅子黃熟,期間常陰雨連綿,俗稱“黃梅雨”或“梅雨。” 譯文 你的玉步不肯來到橫塘,我只有目送你離去。
但現在不知你與誰相伴,共度這花樣的美好年華?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風才能知道你的歸處。
天上飛云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佳人一去而不復返,我用彩筆寫下斷腸的詩行。
如果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 賞析 1.此詞是賀鑄名篇之一,作于蘇州。
當時詞人閑居橫塘,寫的是一段單相思。開頭三句,借洛神故事,回憶在橫塘的一次艷遇。
詞人神魂顛倒,要隨佳人而去,并且知道了她的居所,但只有春風能入。下闋開頭仍用《洛神賦》故事,詞人期待再遇佳人,但佳人不至。
只得題寫斷腸詩句。要問此時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馬平川的衰草;像漫天飛揚的柳絮;也像江南梅雨,無有止期。
結句以一串博喻寫“閑愁”,使得“閑愁”更加具體可感。將無形的情化為有形的物,形象具體。
2.此詞抒寫了因理想不能實現而郁郁不得志的“閑愁”。上片寫相戀和懷念,下片開頭兩句寫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黃昏,仍不見蹤影,或“閑愁”太多。
寫“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實現,形象生動。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時光流逝之迅速,末尾連用三個比喻來表現“閑愁”之多、亂、纏綿不斷,十分生動,作者也因此獲得了“賀梅子”的雅號。
詞中他把抽象的閑情化為可感可知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不僅形象、真切地表現出詞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內心世界,同時也生動、準確地展現了江南暮春時煙雨迷蒙的情景,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結尾處“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以江南景色比喻憂愁的深廣,以面積廣大喻愁之多,“滿城風絮”以整個空間立體地比喻愁之深廣,“梅子黃時雨”以連綿不斷比喻愁之時間長和難以斷絕,興中有比,意味深長,被譽為絕唱,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
黃庭堅更是極口稱贊說:“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寄賀方回》)。 3.此詞于蘇州寄居橫塘時所作。
作者幽居懷人,所寫是“美人兮不來”的閑愁,詞中意境幽微,形象朦朧,凌波仙子似的美人似真似幻,給人以豐美聯想。如果作者所傾心思慕的人凌波而來,又翩然而去,只剩自己木立如癡送芳塵。
接下,遙想伊人深閨孤寂,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風時到。轉而寫眼前情愫難通,天際碧云,水邊香蘅,籠在蒼茫暮色中。
繼而哀嘆即使提筆濾攄懷,妙筆生花,也盡是傷心斷腸句。末了一設問句呼起,以遍野煙草,滿城風絮,黃梅陰雨極寫閑愁之多無可消釋。
結拍三句是 作者濃墨重彩、靈光獨運之筆,連用比喻分三層鋪疊而來,既繪江南暮春煙雨景色,有映襯出黯然心境,寫閑愁的迷茫無邊,紛亂無緒,連綿不止,亦情亦景,亦比亦興,亦實亦虛,渾融為一無跡可尋,畫面迷離而清遠,意味深沉而悠長。此詞以三佳句而傾倒一時,人稱“賀梅子”。
羅大經《鶴林玉露》云:“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項洞不可掇“,趙嘏云“夕陽樓上云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后主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少游云“落紅萬點愁如海”是也。
賀方回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
4.這首詞說來好笑,原是賀方回退居蘇州時,因看見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傾慕之情,寫出了這篇名作。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沒有“重大意義”,值不得表彰。
無奈它確實寫來美妙動人,當世就已膺盛名,歷代傳為佳句,——這就不容以“側艷之詞”而輕加蔑視了。 方回在蘇州筑“企鴻居”,大約就也是因此而作。
何以言之?試看此詞開頭就以子建忽睹洛神為比,而《洛神賦》中“翩若驚鴻”之句,膾炙千古,企鴻者,豈不是企望此一驚鴻般的宓妃之來臨也?可知他為此人,傾心眷慕,真誠以之,而非輕薄文人一時戲語可以并論。閑話且置,。
3.宋詞《青玉案》的格式
《青玉案》雙調六十七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辛棄疾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仄仄平平平仄仄。
寶馬雕車香滿路。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仄仄平平平仄仄。
眾里尋他千百度。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格律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楷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1、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
2、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
3、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另,平仄轉換、平仄錯葉格以不同顏色區分韻部。
4、下劃線:領格字。
5、『』: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4.仿寫宋詞《青玉案》辛棄疾和《醉花陰》李清照
你們老師真實神經,宋詞的平仄規則是很嚴格的,沒有認真系統的學過詩詞格律,怎么可能仿作宋詞,即便寫出來也是牛頭不對馬嘴,甚至會影響學生對宋詞音律特點的理解,很多網上的詩詞其實只是勉強押韻的打油詩,算不得真正的詩詞,這樣的作業不做也罷,除非你真的懂詩詞格律,否則不要寫,要么就從專業的詩詞網站上抄一首。除非你真的想做白癡。
【青玉案】
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為調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醉花陰】
小令,五十二字,前后片各三仄韻。茲以《漱玉詞》為準。
5.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的毛筆字帖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的毛筆字帖如下圖:
一、青玉案.元夕原文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后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
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6.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的毛筆字帖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的毛筆字帖如下圖: 一、青玉案.元夕原文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后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
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
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7.【抄寫詩詞頂不頂格
如果上下句式整齊排列就可以頂格寫,但是上下闕之間一般要空一行.如果是不分行連續寫,就要首字空兩格,上下闕同樣要空一行.兩種不同的格式如下:青玉案 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滿江紅·怒發沖冠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