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上映了嗎
還沒有,現在正在拍攝,具體詳情奉上,請你參考: 6月16日上午9點30分,由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制作中心等單位共同組織開發的大型公益性傳統文化普及項目--《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啟動。
該項目旨在通過現代的藝術觀念和影像手法將光輝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臺及相關地方黨政領導、部分知名導演、演藝明星、影視制作機構、著名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
【啟動儀式中,康洪雷、韓剛、高亞麟、車徑行、任志宏、吳琦、王冰河、江小魚、李宵峰等作為第一批受邀導演接受了中央新影集團授予的“特邀導演”稱號;顏丹晨、周韋彤、王茜、鄒兆龍、鄒黎霞、楊欣等受邀為“特邀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劉大為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歐陽中石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張海主席也對唐詩微電影項目給予高度的關注和支持,特別委派代表向組委會贈送他們專門為這次活動創作的書畫作品。著名的書畫家方增先、吳山明、陳謀、陳家泠、陳昔未等在現場被受邀為“特邀書畫大師”,金全才、裴玉林、駱獻躍、錢爾成、費名瑤、金鑒才、戴珍和等受邀為“特邀書畫家”,歌唱家廖昌永在受邀“特邀歌唱家”后,在活動現場即興演唱唐詩片斷。
【據了解,在《唐代詩詞108系列微電影》正式啟動的同時,《宋詞108部系列微電影》也已進入立項籌備階段。】。
2.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上映了嗎
還沒有,現在正在拍攝,具體詳情奉上,請你參考:
6月16日上午9點30分,由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制作中心等單位共同組織開發的大型公益性傳統文化普及項目--《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通過現代的藝術觀念和影像手法將光輝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臺及相關地方黨政領導、部分知名導演、演藝明星、影視制作機構、著名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
【啟動儀式中,康洪雷、韓剛、高亞麟、車徑行、任志宏、吳琦、王冰河、江小魚、李宵峰等作為第一批受邀導演接受了中央新影集團授予的“特邀導演”稱號;顏丹晨、周韋彤、王茜、鄒兆龍、鄒黎霞、楊欣等受邀為“特邀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劉大為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歐陽中石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張海主席也對唐詩微電影項目給予高度的關注和支持,特別委派代表向組委會贈送他們專門為這次活動創作的書畫作品。著名的書畫家方增先、吳山明、陳謀、陳家泠、陳昔未等在現場被受邀為“特邀書畫大師”,金全才、裴玉林、駱獻躍、錢爾成、費名瑤、金鑒才、戴珍和等受邀為“特邀書畫家”,歌唱家廖昌永在受邀“特邀歌唱家”后,在活動現場即興演唱唐詩片斷。
【據了解,在《唐代詩詞108系列微電影》正式啟動的同時,《宋詞108部系列微電影》也已進入立項籌備階段。】
3.求一部介紹唐詩宋詞之類的記錄片
電視紀錄片《唐之韻》 其解說詞:從明代開始,研究唐詩的人習慣上把唐詩分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從唐王朝建國,即公元六一八年起,到八世紀初,即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帝寶座之前,將近一百年,時間跨度最大,成就卻最低。世界級大河長江,源頭一樣是窄窄淺淺、彎彎曲曲的,但沒有這窄窄淺淺彎彎曲曲,就沒有下游的浩浩蕩蕩滾滾滔滔。
初唐的詩壇,還在南朝追求形式美的裝飾風格籠罩下,宮廷詩人不必說,就是四杰這樣強烈要求轉變風氣的人物,詩歌風格也明顯偏于華麗。像唐太宗李世民這樣叱咤風云的作物吧,唱出來的也是“結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
這種詩與南朝那些跟著皇帝起哄的詩人所作,幾乎無法區分。 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文學史習慣稱之為王楊盧駱。
他們主要活動于七世紀下半葉八十年代以前。這是一批少年才子,才華橫溢,精神飽滿,一出場就英氣勃勃;這是一批短命詩人,活得最短的王勃才二十七歲;這又是一批苦命詩人,王勃是淹死的,盧照鄰是因長期癱瘓抽投水自盡的,駱賓王是被殺的。
他們雖然時運不濟,生活多艱,但都立志要掃蕩詩壇的積穢,剿除陳陳相因的宮廷文學,要求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在詩中塑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改變詩歌與時代就像油花漂在水面上的關系,要叫詩歌具有激情和生氣。他們的能量雖然有限,但先聲奪人,互相呼應,經過一番縱橫馳驟,終于為唐詩的出場準備好了必要的布景和合適的氣氛。
四杰的成就有限,又沒有完全擺脫南朝綺靡文風的影響,因而頗受后人非議。杜甫對此很不平,曾斷然指出:“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四杰中成就最高的王勃,只活了二十七歲。
他二十六歲時寫的《滕王閣序》,是傳誦千古的名文。據說當時鎮守南昌的都督閆某,把滕王閣修飾一新,九月九是大會賓客,叫他女婿先寫好一篇記述滕王閣的文章,到時候假裝是即興創作來向賓客夸耀。
宴會時,主人裝模作樣讓在座的人寫。知情人都知趣地推辭,王勃卻不知天高地厚,竟接過筆真寫起來,惹得閆都督勃然大怒。
不過,唐朝人胸襟就是寬廣,當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閆某大為驚服,不但不生氣,還主動請王勃接著寫下去。“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黃昏時江邊的這一幅秋景多麼開闊,多令人神氣習氣揚!《滕王閣序》雖然不算詩,但卻是詩味醇厚的一首散文詩,其審美效應永不會衰變。
文章以一首詩結尾:“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與朋友分手,一般總不免會有些傷感,這首詩卻一反常情認為只要是知己,即便分隔天涯,也仍然像緊鄰一樣。詩中沒有一句解釋的話,但天下升平,處處都有能給人踏踏實實的安全感,卻作為堅實的背景襯托在詩的背面。
只有時代開放、清寧、透明度高,送行的和被送的都根本想不起來會遇到什麼意外的侵害,分手時才會有這麼開朗的心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邦”,表達了人類這種普遍的愿望,因而流傳千古,成了隨時被引用的名句。
四杰中的楊炯曾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后”。很顯然,認為排名在盧照鄰之前感到慚愧,是故作謙虛,真正的用意是不服王勃。
他恃才傲物,罵那些裝模作樣的朝廷官員為“麒麟楦”,意思是麒麟的填料。問他此話怎講時,他說耍麒麟的都是用布畫麒麟蒙在驢身上,看起來像麒麟,其實揭掉畫皮,不過是一頭驢。
真是罵絕了!幸好他生在唐代,不然的話,光憑這件事,就足以叫他掉腦袋。 盧照鄰遭遇極慘,中風癱瘓十年,最后因無法忍受而投水自盡。
他的《長安古意》中有兩句,“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是至今還不時有人引用的名句。 做父母的大概都給孩子教過幾首唐詩,教的詩中大概也會有這一首吧:“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據記載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 駱賓王是浙江義烏縣人。
徐敬業起兵反武則天時,他寫了一篇《討武氏檄》,把武則天有的沒有的劣跡全兜出來數落了一番。據說武則天滿不在乎,但聽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這對激發朝廷百官起來反對武則天,是極有煸動力的。
徐敬業起兵失敗后,據傳說,他曾在靈隱寺這里潛藏,出家做了僧人。有一天,宋之問來到靈隱寺,晚上在寺內獨自散步,想做詩,但剛想好兩句就接不下去了。
一個白髯蒼蒼的老僧,也就是駱賓王來到他跟前,問明情由后,就給他補了兩面三刀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種傳說的含金量大概是不會高的。
也許,宋之問這首《靈隱寺》非常平庸,中間偏以夾著這非常精彩的一聯,后人就故意剝奪他對這一聯的著作權吧。也許,宋之問人品低劣,后人就編出這個故事,把這一聯警句剜出來,歸到駱賓王的名下吧。
初唐四杰開始沖破唐初宮廷詩風的束縛,使詩歌從應制應酬,歌功頌德的圈子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