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提供幾首寫瀑布的詩望廬山瀑布除外
兩首瀑布詩詩言志,歌詠言,但在不同的詩人的筆下就會顯出不同來.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峰名)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山前的河面上),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空最高層).”李白的詩就是富于想象力,善于藝術上的夸張.“他把想象和夸張結合得非常完美,使他的詩歌語言更富于個性化的特征,富于鮮明的藝術形象.”(劉大杰語).而李白給予讀者的,也惟此而已.范仲淹的《瀑布》詩則不然.詩曰:“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因瀑布悟出人生的真諦來.范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寫景興懷(據說他未到岳陽樓而應邀作記),就是如此.此詩與西哲羅素的“人生好比一條河”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尤過之,以其更“為人生”也.“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說得好.為人(尤其是為官)之道,唯“直”唯“清”.自警乎?儆人乎?皆可用.為公仆者讀之,反省其身,廉者愈知廉,貪者不伸手,豈不善哉?。
2.【望廬山瀑布全詩寫出來最好寫出感受好的有追分啊~】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云煙而得名.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后人有深遠的影響.山上云霧繚繞,太陽照耀下的廬山香爐峰好似冒著紫色的云煙,遠處的瀑布從上飛流而下,水花四濺,猶如天上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望廬山瀑布描寫瀑布的詩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