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素的詩詞
1、秋風辭
【作者】劉徹 【朝代】漢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譯文
秋風刮起,白云飛。草木枯黃雁南歸。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難忘懷。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劃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2、蝶戀花
【作者】晏殊 【朝代】宋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譯文
清晨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里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3、霜月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譯文
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斗俏,在寒月冷霜中爭艷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4、中秋月
【作者】晏殊 【朝代】宋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譯文
中秋月圓,月光灑到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一人羈旅異鄉,節日里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樹。
5、沁園春·雪
【作者】** 【朝代】近代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譯文
北方的風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遠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
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一數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2.關于歡樂的詩句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 鶯啼燕語報新年唐·皇甫冉《春思》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逝去。屠蘇:屠蘇草浸泡的。
曈曈:太陽初升時的光景。桃符:古時習俗,元旦用挑木板寫神荼、郁壘二神名,懸掛門旁,以驅鬼壓邪。
后以桃符為春聯的別名。宋·王安石《元日》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意謂一年過去, 除舊布新。
清·程允升《幼學瓊林·歲時》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火樹銀花:比喻絢麗多彩的花燈煙火。星橋:橋上滿綴花燈,遠看似布滿星星。
鐵鎖開:橋上打開了鐵鎖。此寫正月十五夜景。
唐代有宵禁制度,夜晚橋上禁止通行,正月十五夜特許開鎖放行。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花千樹:指元宵夜晚,彩燈用竹竿挑出半空,遠近高低,燦爛絢麗,好象千樹花發。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拓:又名黃桑,莖皮可造紙。春社: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祭祀土神的儀式。
唐·張演《社日村居》(又作王駕詩)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社:指春社。宋·晏殊《破陣子》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古代傳統節日,一般在清明前兩天,家家禁火,故名寒食。
漢宮:指唐宮。傳蠟燭:寒食禁火,唐制特許宮中可以舉火,燃燭傳火以賜近臣。
唐·韓雄《寒食》寵柳嬌在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寵柳嬌花:受到人們寵愛的花木。寒食:節令名,清明前兩天。
宋·李清照《念奴嬌》紅杏枝頭寒食雨,燕子泥新,不住飛來去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兩天。泥新:燕子銜泥筑新巢。
宋·毛滂《蝶戀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斷魂:形容內心極度凄楚紛亂。
唐·杜牧《清明》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子時,一霎清明雨南唐·馮延已《蝶戀花》困人天氣近清明宋·蘇武《浣溪沙》清明后。風流萬縷亭前柳宋·周邦彥《漁家做·般涉》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龍蛇蟄:雷聲震醒了蟄服土中的龍蛇。
草木柔:草木受雨滋潤都轉為柔綠之色。宋·黃庭堅《清明》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白下: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北,又名白石坡。
郭:外城。明·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湖上小桃三百樹,一齊彈淚過清明彈淚: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顆顆雨滴似淚珠滿掛。
清·郭限《積雨》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此宵:指農歷七月七日,傳說此夜牛郎、織女二星在銀河相會。唐·白居易《七夕》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屈指:屈指可數,比喻臨近。
宋·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露濕青蕪時欲晚,水流黃葉意無窮。 節近重陽念歸否,眼前籬菊帶秋風。
唐·皇甫冉《寄權器》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酩酊:酒醉。佳節:舊俗九月九日登高,即重陽節。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滿城風雨近重陽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載宋潘大臨《致謝無遺書》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3.關于“學習和快樂”的詩句有哪些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淮南子·原道訓》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 長歌行》
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韓愈
4、勸君莫惜金鏤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杜秋娘《金縷衣》
5、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勸學詩》
6、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
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9、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0、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4.含有"素"字的古詩詞
早 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 先發望春臺。
青溪
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5.關于快樂的詩詞
程圓圓說那首《點絳唇》是李清照難得的一首歡樂的詞。其實未必。早年李清照無情事,無家國事的時候,還是很快樂的。
比如《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附《點絳唇》全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Chan,第三聲)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長命女 馮延巳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杯。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寫景襯情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采桑子 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采桑子 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采桑子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歐陽修寫西湖的采桑子有十余首。在此不一一舉出。由于最出名的“群芳過后西湖好”還是有點淡淡的空虛,在此不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