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勤奮好學的詩句有哪些
1.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2.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3.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4.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5.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陳遇
6.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7.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9.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之.—— 荀況
10.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丘
1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
12.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
13. 業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14.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增廣賢文》
2.形容勤奮努力的詩句
一、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釋義: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是為了黎明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二、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釋義: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后,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堅持經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里別有春景。
三、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如果不是道人來逗笑,還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呢。
四、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釋義:家中的財產是些什么,就是那滿滿一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圣賢心靈對話。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一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五、柏學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于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云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3.形容孩子勤奮詩句有哪些
形容孩子勤奮詩句有: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6、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這個句子出自孔子為《周易》寫的《象傳》。象傳,分為大象、小象。大象是解釋卦象立義的,小象是解釋六爻辭的。這個句子,分別出自乾坤兩卦的“大象”。(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比較通俗的解釋(參考):天的運行康泰良好,君子應該效仿天而自強不息;地的形勢取法坤相,君子應該效仿地而厚德載物。注:坤相,其義為“順承”。
2、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并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6、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4.有沒有形容個人勤奮好學的詩句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圣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
--《淮南子·原道訓》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陳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之。 —— 荀況 (戰國時代思想家、教育家)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孔丘 (春秋時代思想家、教育家)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 韓愈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 韓愈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業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毀于隨。 —— 韓愈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 《增廣賢文》
施惠勿記,受恩勿忘。 —— 中國諺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漢;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 蒲松齡 (清代文學家)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漢樂府《長歌行》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朱熹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學者)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 徐謂 (明代人)
嫉妒之心不可有,上進之心不可無。 —— 中國諺語
陽光照亮世界,知識照亮人生。 —— 中國諺語
學習是進步的伴侶,努力是勝利的曙光。 —— 中國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