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古詩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張若虛】 體裁:【樂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燕歌行 唐·高適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長恨歌和琵琶行也較長。
2.200字以內的古詩或現代詩有哪些
1.雨霖鈴·寒蟬凄切(123字)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95字) 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53字) 4.行路難·其一(125字) 全文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代: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
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2.全文: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
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
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3.全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難著 一作: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4.全文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羞 通:饈;直 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二百字左右的古詩詞原文
桃花源記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里的人)問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4.求200字古詩詞
詩詞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pí)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wéi)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一本作“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偏(同“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jué),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語文選修課本上為“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5.求200字古詩詞
詩詞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pí)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wéi)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一本作“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偏(同“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jué),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語文選修課本上為“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6.四季的美句200字和古詩
春天:1.小燕子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它們“嘰喳,嘰喳”的叫著,好想再說:“春來了,春來了!”2.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油菜花,在綠波中閃光.3.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叮咚、叮咚”,它就像大自然神奇的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4.春天來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校園里,到處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柳樹抽出細細的柳絲,上面綴滿了淡黃色的嫩葉;小草抬著泥土的芳香鉆了出來,一叢叢,一簌簌,又嫩又綠;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探出了小腦袋;小朋友們都脫掉了笨重的冬衣,換上了既輕便又鮮艷的春裝;小鳥們從家里飛了出來,唱著動聽的歌:春天來了!5.東爺爺剛走,春姑娘就提著百花藍,伴著春風,帶著春雨,悄悄的來到了人間,頓時,大地萬物復蘇,鳥語花香,呈現出一派生機.夏天:1.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上去一步一串白煙.2.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谷物惹得彎下腰,低著頭.蚱蜢多的像草葉,在小麥地里,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3.知了不住的在枝頭發著令人煩躁的叫聲,像是在替烈日大喊助威.4.向日葵跟著太陽一起奔跑,牽牛花使勁的喊著:“加油!加油!”荷花塘里荷花也爭相開放,生怕把自己落下.5.白楊樹輕輕地奏出了一首優美的樂曲,楓樹拍著綠色的小手掌,欣賞著夏天的樂曲.秋天:1.近換個落葉從樹上飄落下來,像蝴蝶翩翩起舞.2.果園里火紅的石榴像笑破肚皮的彌勒佛.3.秋天是五顏六色的它就像一幅美麗的水彩畫.4.一串串像瑪瑙的葡萄在架上蕩秋千.5.楓葉歡迎秋姐姐的到來,聯手都拍紅了.冬天:1.西北風呼呼的吹,傳來了冬爺爺的腳步聲.2.冷颼颼的風呼呼的刮著.3.冬天,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4.寒冷的嚴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波,似乎恬靜的睡著了.5.一片片小雪花像煙一樣輕,玉一樣純,飄飄灑灑,紛紛揚揚,親吻著久別的大地.五彩繽紛 紛紛揚揚 千姿百態 萬里晴空 陽光明媚 四面八方 爭奇斗艷 連綿起伏 又蹦又跳 翩翩起舞.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詩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杜甫《登樓》 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7、早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10、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1、春風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夏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蘇軾《浣溪沙》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 8、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虞世南《蟬》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6、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7、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8、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 9、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 10、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1、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李白《子夜吳歌》 12、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孟浩然《秋登萬山寄王五》 1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1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15、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聲甘州》 冬 1、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沁園春·雪》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 4、瀚海瀾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東方虬《春雪》 7、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
7.我想要帶有古詩的美文,200字以上,不要超過230字.要優美一點,要
閑讀山水山,沉穩,敦厚;水,靈動,聰慧……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篇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有巍巍昆侖;山,有喜馬拉雅……山,巍峨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哲,沉穩是他的天性,詮釋著生命的偉岸,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山,好似讓眾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他的本色,獻出了唐古拉山的皚皚白雪,獻出了黃山的溫泉,云海、迎客松……山,相信沉默是金.他無語、無怨、無悔、無去、無從,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景.仁者樂山.水篇老子有云:“上善若水.”孔子有云:“逝者如斯.”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水為智者所道,所贊,所感……水靈動,賈寶玉說過:“女兒似水.”水尚智,九曲十八彎同樣匯入了大海,得到了美好的歸宿.百彎而不折,這并非懦弱,而是審時勢度人舉.水明智地選擇了另一條通向成功的人生之路.水,見識了兩漢的雄鐘巨鼎,見識了北宋的游船畫坊,見識了晚清的斷壁殘垣……水守著自己的氣節,因為她靈動,靈動是她生機的泉源.“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泊羅的水包含了屈子的嗟嘆與絕望;“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洞庭的水包含了左拾遺憂國憂民的淚滴.水守著自己的大度,因為她靈動,靈動是她蘊籍之根本.智者樂水.“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山,沉穩,敦厚;水,靈動,聰慧.山與水性格的互補造就了世間生命的美麗.人家的滿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