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詞三百首》收錄哪些內容
《宋詞三百首》是一部精簡的宋詞選 集。
編者朱孝臧(1857~1931年),一名祖 謀,字古微,號漚尹,又號疆村,浙江歸 安人。他歷任侍講學士、禮部侍郎、廣東學 政,后辭官游覽名山大川,吟詠自遣。
朱孝 臧早年以詩名,終棄詩而專攻詞,著有詞 集《疆村語業》2卷,收人《疆村遺書》。《宋詞三百首》是他纂輯的一部不朽的詞 集,共選兩宋79家詞人283首詞,而且兩宋 并重。
所選詞人不局限于名家,只要文筆出 眾,即使是無名小卒亦能人選。故而,該集 幾乎涵蓋了宋代所有著名詞作家,其中選詞 10首以上的是:吳文英25首、周邦彥22首、姜夔17首、晏幾道15首、辛棄疾12首、晏殊 11首、賀鑄11首、蘇軾10首。
作者對這些詞作家按帝王、文士、女流編排,以天然渾成 為主旨,尤為精粹。這部詞集所選詞作的難 易程度有一定梯度,便于初學者理解和提高。
2.《宋詞三百首》的精彩語段有哪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 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 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北宋?蘇軾《水調歌頭》 落曰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 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曰,閨門多暇,記得 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霧鬢, 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南宋?李清照《永遇樂》。
3.《宋詞三百首》對后世有何影響
詞是兩宋時期文學史上的代表作品,它在宋代成熟而成為一種富有表現力的新的詩體,出現了大量名家名作,前人曾穩稱之為“一代之文學”。
唐詩、宋詞、元曲并稱于世, 代表了中國文學在特定時期的最高成就。宋詞風格多樣,沉著雅致如歐詞、風神曠放如 蘇詞、凄婉哀怨如秦觀、精工博大如周邦彥、豪宕狂逸如辛棄疾、簡約細膩如李清照, 都對后世的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宋詞還是兩宋社會的百科全書,它涵蓋了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生活、藝術等各個方面,反映了宋代光怪陸離的社會面貌,對我們了解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有重大的 參考價值。《宋詞三百首》自成書之日起,風行海內,成為至今為止最好的普及性宋詞選本,i對傳播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學、提高自身修養、陶冶藝術情操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4.宋詞三百首新月曲如眉
牛希濟 :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原文: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兩耳隔墻花,早晚成連理。
譯文
新月恰似秀眉/不見有團圓佳意/不忍看粒粒紅豆/相思人淚眼迷離/整天劈著桃核/意中的人兒在我心里/隔墻而生的兩朵小花/遲早會結成連理。
注釋
(1)團圓:指月圓,此指團圓。
(2)不堪:承受不了,不忍。
(3)桃穰:即桃核,又叫桃仁。
(4)人:與“仁”諧音,桃仁在桃核里,意中人在心里,兩句雙關諧音。
(5)早晚:遲早。連理:指異本草木的枝干連生為一體。古人以「連理枝」比喻夫婦恩愛不離。
5.宋詞三百首
唐詩、宋詞、元曲各擅一代文學之勝,形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詞是一種可以配樂歌唱的新體抒情詩,產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兩宋。
詞又稱“詩馀”、“長短句”有固定的詞牌。風格獨特:一是合音律;二是含蓄。“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詩之意闊,詞之言長”。
宋詞的發展,經歷了以晏殊、歐陽修為領袖的北宋時期,以蘇軾為代表的南宋時期。風格流派以婉約、豪放二派為主。婉約派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使人莫名的惆悵;豪放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令人何等的激昂!
《宋詞三百首》為詞學大師朱孝臧(又號強村)選編,是流傳最廣的、影響最大的宋詞選本。初版于民國甲子年(1924年),錄詞人88家詞300首,后唐圭璋箋注本)(1934年)刪詞人6家詞28首,另增11首,只存詞283首,后又增補2首,共為285首。本書提供了三個版本為《宋詞三百首》之全本
6.宋詞三百首
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賞析】
此詞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國被擄往北方五國城,北行途中見杏花而托物興感而作。上片摹寫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寫杏花之花質冰潔如白綢剪裁剪,花瓣簇綻輕柔重疊,花色淡雅似胭脂勻染。“新樣”三句以擬人手法將杏花比喻為“靚妝”新穎,艷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宮仙女為之羞慚汗顏。“易得凋零”,筆勢陡轉,寫盡杏花遭受風雨摧折之凄涼愁苦。下片由感嘆杏花凋落,轉入自擄離恨。雙燕不解人語,故宮天遙地遠,懷鄉思國,只有求之夢寐,如今夢亦不成,凄楚之至。借杏花之凋落,傷江山之陸沉;以歸夢之難成,寓復國之絕望。全詞托物詠懷,抒寫故國淪亡之悲慨,幽咽委曲,傷感無奈,對故國淪亡一句悔恨與反思,又顯見其情雖真而骨力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