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什么意思,求教,能用白話文
全文是
四愁詩 東漢●張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路遠莫致倚踟躕,
何為懷憂心煩紆。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贈我錦繡段,
何以報之青玉案。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錯刀:刀環或刀柄用黃金鍍過的佩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瓊瑤:兩種美玉。
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桂林:郡名,今廣西省地。
湘水:源出廣西省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琴瑯玕:琴上用瑯玕\\裝飾。瑯玕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后漢改為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隴阪:山坡為“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襜褕:直襟的單衣。
踟躕:徘徊不前貌。
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緞”,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托盤)。
意思是 我所思念的人,遠在泰山;我想去找她,翻越梁父山多么艱難。側身向東望去,眼淚沾濕了衣裳。美人送我一把金錯刀,我想還贈最好的美玉。路遠不能送達,只好不安的徘徊。這是我憂愁煩惱的原因;我所思念的人,遠在桂林;我想去跟從她,湘水是多么深那,側身向南望去,淚水沾濕了衣裳。美人送我一把美玉裝飾的琴,我想回贈雙玉盤,路途太遠不能送到,感到悲傷失意,為什么不悲傷呢。我所思念的人在漢陽,我想和她在一起,隴山漫長啊,側身向西望去,眼淚打濕了衣裳。美人贈我貂皮袍,我想回報她明月珠,遠遠的路途不能送達,只好徘徊不前,我怎能不煩惱紛擾。我的心上人在雁門,我想去找她,被大雪所阻,側身向北望去,用手巾檫眼淚,美人送我成幅的錦緞,我想回報她青玉的小盤,路遠不能送達,只能一再嘆息,為什么不心里懷著憂愁和煩怨呢。
2.有人給我發 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
“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語出漢代張衡的《四愁詩》
四愁詩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欲住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3.錦繡在古詩中有什么寓意
1、花紋色彩精美鮮艷的絲織品。
《墨子·公輸》:“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 宋 司馬光 《看花四絕句》之三:“誰道群花如錦繡,人將錦繡學群花。”
《秦并六國平話》卷中:“威風十里長街靜,錦繡旗開萬姓觀。”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親友畢集,競出金玉錦繡,羅列滿堂。”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壇上鋪著錦繡的地衣。” 2、比喻美麗或美好的事物。
唐 劉禹錫 《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詩:“珍重和詩呈錦繡,愿言歸計并園廬。” 元 趙善慶 《水仙子·仲春湖上》曲:“六橋錦繡,十里畫圖,二月 西湖 。”
3、精致華麗的絲繡品。《三國志·吳志·蔣欽傳》:“妻妾衣服,悉皆錦繡。”
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常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
4.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美人送給我錦繡段,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幾案。
出自《四愁詩》,是漢代科學家、文學家張衡的詩作。此詩共分四章,分別列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一個遠處地名,表達詩人四處尋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憂傷的心情。
原文(節選)如下: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譯文如下: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門。
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紛紛讓我難以到達雁門。側身向北望眼淚沾濕了衣巾。
美人送給我錦繡段,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幾案。
但是道路悠遠使我一再嘆息。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郁悶怨恨呢?
擴展資料:
《文選》將詩分成“四思”,“我”首次“求女”雖然告挫,但“我”卻絕不停止努力。當那贈他瑯玕美石的美人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間時,他便懷著成雙的白玉盤奔往南方;當那贈他貂裘短服的美人飄飄于漢陽丘嶺之上時,他便揣著明月寶珠趨向西方;
當那贈他錦繡彩段的美人出沒于雁門關塞之時,他又趕緊攜著青玉制就的幾案,馳走北方,雖然湘水深不可測,限“我”莫及桂林;雖然隴阪悠長無已,阻“我”難至漢陽;雖然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
雖然每次都是受阻而止,每次都落得涕泗滂沱,沾染裳襟,每次都徒增惆悵,每次都憂思益加難釋——然而,“我”卻始終不倦,矢志不移。可以想見,倘若天地之間不止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此詩就不止“四思”。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四愁詩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關于青玉案詩句錦繡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