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三峽的古詩
【巫山高】鄭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類削成。
霏霏暮雨合,靄靄朝云生。 危峰入鳥道,深谷瀉猿聲。
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
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
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巫山高】張循之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
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
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巫山高】劉方平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
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巫山高】皇甫冉 巫峽見巴東,迢迢半出空。
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巫山高】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巫山高】于濆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
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宋玉恃才者,憑云構高唐。
自重文賦名,荒淫歸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鄉。
【巫山高二首】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 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見盡數萬里,不聞三聲猿。但飛蕭蕭雨,中有亭亭魂。
千載楚襄恨,遺文宋玉言。至今青冥里,云結深閨門。
【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飔然, 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巫山高】齊己 巫山高,巫女妖,雨為暮兮云為朝,楚王憔悴魂欲銷。 秋猿嗥嗥日將夕,紅霞紫煙凝老壁。
千巖萬壑花皆坼, 但恐芳菲無正色。不知今古行人行,幾人經此無秋情。
云深廟遠不可覓,十二峰頭插天碧。 【相和歌辭·楚妃嘆】張籍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遙在云夢林。
江南雨多旌旗暗, 臺下朝朝春水深。章華殿前朝萬國,君心獨自終無極。
楚兵滿地能逐禽,誰用一身繼筋力。西江若翻云夢中, 麋鹿死盡應還宮。
【相和歌辭·蜀國弦】李賀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鱗鱗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相和歌辭·銅雀妓】吳燭 秋色西陵滿綠蕪,繁弦急管強歡娛。 長舒羅袖不成舞,卻向風前承淚珠。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光弼 魏王銅雀妓,日暮管弦清。 一見西陵樹,悲心舞不成。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放 恨唱歌聲咽,愁翻舞袖遲。 西陵日欲暮,是妾斷腸時。
【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漢時長安雪一丈,牛馬毛寒縮如猬。楚江巫峽冰入懷, 虎豹哀號又堪記。
秦城老翁荊揚客,慣習炎蒸歲絺绤。 玄冥祝融氣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釋。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凍埋蛟龍南浦縮, 寒刮肌膚北風利。
楚人四時皆麻衣,楚天萬里無晶輝。 三足之烏足恐斷,羲和送將安所歸。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杜甫 南紀巫廬瘴不絕,太古已來無尺雪。蠻夷長老怨苦寒, 昆侖天關凍應折。
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補地裂。 晚來江門失大木,猛風中夜吹白屋。
天兵斷斬青海戎, 殺氣南行動坤軸,不爾苦寒何太酷。巴東之峽生凌凘, 彼蒼回軒人得知。
【琴曲歌辭·昭君怨】白居易 明妃風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四星。只得當年備宮掖, 何曾專夜奉幃屏。
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 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玉琴彈出轉寥夐, 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涌含雷風, 又似嗚咽流不通。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一彈既罷復一彈, 愿似流泉鎮相續。
【雜曲歌辭·荊州樂】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荊州麥熟繭成蛾, 繅絲憶君頭緒多。
撥谷飛鳴奈妾何。 【雜曲歌辭·竹枝】顧況 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云飛。
巴人夜唱竹枝后,腸斷曉猿聲漸稀。 【雜曲歌辭·竹枝】白居易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怪來調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雜曲歌辭·竹枝】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蒙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雜曲歌辭·竹枝】孫光憲 門前春水白蘋花,岸上無人小艇斜。
商女經過江欲暮,散拋殘食飼神鴉。 亂繩千結。
2.描寫三峽的詩句
杜甫三峽名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李白三峽詩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描寫三峽的古詩
早知乘四載,臺館曉蒼蒼。
白榜千家邑。登高萬井出,誰用一身繼筋力,萬國奉君心。
楚云沒湘源,城上俯江郊。 【巫山】張循之 流景一何速,愁殺江樓病使君,江猿吟翠屏,攀登陟崔嵬,彼雨亦蒼茫。
小市常爭米。郢路不可見,巫覡醉蛛絲。
梅梁今不壞,夢得神女靈。 【滟滪堆】杜甫 巨積水中央,晨行岡路間,無義灘頭剩別離。
后人將酒肉。伏湍喣潛石,能使仲容聽不足。
江流思夏后,朝日眾雞鳴, 又似嗚咽流不通,一上一回新。潭河勢不測,前聲斷咽后聲遲,歐血事酸辛,宛若巫山陽,今宵定入荊王夢,紅遠結飛樓。
災淫破兇慝,臺館曉蒼蒼,靄靄朝云生,盜賊爾誰尊,窺覦明主恩。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光弼 魏王銅雀妓。
問俗營寒事,今到鬼門關。重巖窅不極,防隅一水關。
【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杜甫 忠州三峽內。 臥聞塞鴻斷。
晚來江門失大木。 竹送清溪月。
負責故鄉近。 【感遇詩】陳子昂 朝發宜都渚,高插天,春深買為花。
【送客游荊州】李嘉佑 草色隨驄馬,愁眉柳葉顰。荊王獵時逢暮雨。
客病留因藥。積雨悲幽獨,聽此益潺湲, 麋鹿死盡應還宮,枯木半龍鱗,書此示鄉園,回塘暗不流。
巫峽云開神女祠。 開辟多天險,甫自西閣遷赤甲)】杜甫 奔峭背赤甲:鬼門關即夔門) 昔傳瘴江路,紅樹斷荊門。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放 恨唱歌聲咽,城高絕塞樓。眾流歸海意,巘崿意難窮。
唯有清笳曲,慣習炎蒸歲絺绤,春歸待一金。 【入宅三首(大歷二年春,悠悠共出秦。
川途去無限。 【詠巫山】王績 電影江前落。
峽出朝云下,苔移玉座春。朝宗人共挹,舟險萬重灣,臺沒漢王宮。
綠樹春嬌明月峽。但飛蕭蕭雨。
【白帝城最高樓】杜甫 城尖徑昃旌旆愁。 【卜居】杜甫 歸羨遼東鶴,舟中失夢魂,山橋樹杪行,況蕙色之增芬,紅花朝覆白云臺,君王遙在云夢林。
去矣英雄事,林花落又開,江樓翼瓦齊,空山猿獨愁,詭怪乃天功。 城邑遙分楚。
霽云無處所,多是通州司馬詩,巫女妖,萬里狎漁翁, 風雨時時龍一吟,王臣未一家。歸朝日簪笏,獻花何日許門徒,山接洞庭春。
晴江一女浣。靈境信難見。
狀瑤臺之微月,何堪上馬辭,說道巫山是妾家,夜靜山空歇又聞。 去年白帝雪在山。
至今青冥里,幽巖若鬼神,如臨獻寶宮,人今何處船,漸擬放扁舟,蟠根積水邊。 【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里)】杜甫 慘淡風云會。
英雄馀事業。未息豺虎斗。
萬里巴渝曲。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杜甫 久嗟三峽客,蜀客郗岑非我鄰,飄轉任浮生,江流氣不平,兩見巫山楚水春。
未成游碧海。戰伐何由定。
細雨荷鋤立,將詩待物華。 勇略今何在。
閭閻兒女換。舟人漁子歌回首,峽影入江深。
時清關失險。 古槎天外倚。
愁向高唐望。驚石墜猿哀,一時流入深閨里,雷聲峽外長,孟門終已矣,悲涼云夢田。
憶作千金子,蟏蛸網琴筑,秦人謫異鄉。未嘗冒湍險,高蘿垂飲猿,三年實飽聞。
天意存傾覆。 九秋驚雁序。
千巖萬壑花皆坼。 十二峰頭月欲低。
【巫山(一作宋之問詩)】王無競 神女向高唐,坐聽峽猿愁,雷聲峽外長, 諸僧尚乞齋時飯,一一問函關。 寄語舟航惡年少,應知入夢人。
巴人夜唱竹枝后。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駱賓王 斂容辭豹尾。
鷹饑常啄腥。象筵陳玉帛。
臥龍躍馬終黃土。彝陵春色起。
【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此中楚王夢。
合岸昏初夕,云山不可知,勝概欲相兼。白魚如切玉。
玄猿口噤不能嘯,神女艷陽年,瀑水日邊來。未辭添霧雨。
扶桑西枝對斷石, 昆侖天關凍應折。朝云無處所。
【巴南舟中夜市】岑參 渡口欲黃昏。 云障寬江左。
神女向高唐。 神女去已久。
客死峣關路,何事即飛翻。欻憶吟梁父,脆葉隕驚飆。
煙壑爭晦深,乃知東極臨。直對巫山出。
【巫峽】楊炯 三峽七百里。 【巫山高二首(一作宋之問詩)】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
谷虛云氣薄,不聞三聲猿, 點巫山之朝云。因君下南楚。
柱穿蜂溜蜜,徒看神女云。土地無人老,當年亦壯哉。
回湍曲瀨勢將盡。 蟋蟀鳴戶庭。
養拙干戈際。 玄冥祝融氣或交。
藝業為君重,定似昔人迷。 三足之烏足恐斷,坐去文章國。
【上白帝城(公孫述僭位于此。 水蓼冷花紅蔟蔟。
【入鬼門關】沈佺期 (搜狐視線注,休翻鹽井橫黃金。 自古天地辟,秋深露已繁。
驚濤亂水脈。虛聞事朱闕。
此邦千樹橘。 石壁千重樹萬重,悠悠同出秦,誅茅任薄躬,賢圣幾凋枯。
高齋依藥餌,清容出沒有光輝。 【荊州歌】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 曉風飛雨生苔錢。
我行當季月。青山各在眼,登高覽舊都,深慚畏損神,環合象昭回。
禹功饒斷石。水霧一邊起,何由見兩京,飛波走浪弦中起,開鑿禹功存,牛馬毛寒縮如猬。
為魚知造化,竹云愁半嶺,門前清鏡流。 【相和歌辭·銅雀妓】吳燭 秋色西陵滿綠蕪。
春暉生草樹, 安得春泥補地裂,影入平羌江水流。 【雜曲歌辭·竹枝】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
【長江二首】杜甫 眾水會涪萬。 忠信吾所蹈,繁花能幾時。
故鄉不可見,江寒出水長,夢寐還秦京,巫山下夕陽。 【雨中過員稷巴陵山居贈別】劉長卿 憐君洞庭上。
初疑噴涌含雷風。 【子規】杜甫 峽里云安縣,紅樹日蔥蒨。
能鳴雁,瀑水生輪風。 長舒羅袖不成舞,聲驅滟滪深,榮華倏。
4.關于巫山小三峽的古詩
1.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2.巫山幽陰地,神女艷陽年。
3.神女藏難識,巫山秀莫群。
4.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
5.巫山枕障畫高丘,白帝城邊樹色秋。
小三峽的峽谷兩側的山上曾有許多的飛泉瀑布,如今只能看到水流沖刷巖體的印痕,姿態神異的鐘乳石也被淹沒在滔滔江水之中。
在地下河的流動中誰又能知道再過幾百年沒有新的鐘乳石供人欣賞呢!
小三峽中也有懸棺古洞,現僅余一個可供觀賞。卵石灘被淹沒在江面以下,美麗的三峽石只能出現在旅游品商鋪中了,無法體會親手撿拾的樂趣。
巫山小三峽與小小三峽旅游風景區風景如畫;她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蔥蘢,猿聲陣陣,饒有野趣。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之美景。
龍門峽從龍門峽口至銀窩灘,主峽區3公里。雄壯巍峨。兩山對峙,峭壁如削,天開一線,形若一門,素有“雄哉,龍門峽”之譽。
峽中有傳為中國最長的古棧道遺跡的起點處及龍門橋、龍門泉、青獅衛門、九龍柱、靈芝峰等勝景。出峽口便是急流驚險的銀窩灘,船行其間,有著“巴水急如箭,巴船去如飛”之感。此峽的延伸部分是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經過琵琶州,闖過抹角灘。
5.有什么關于巫山三峽短的詩句
《水經注?江水注》中記載:「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 后有人說是酈道元寫的,但也有持反對意見的。記得語文書上寫的作者就是他 課文好像叫《山峽》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
漢族,范陽涿鹿(今河北涿鹿縣)人。北朝北魏。
6.描寫三峽的古詩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巫山高】鄭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類削成。霏霏暮雨合,靄靄朝云生。
危峰入鳥道,深谷瀉猿聲。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巫山高】張循之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巫山高】劉方平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巫山高】皇甫冉
巫峽見巴東,迢迢半出空。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巫山高】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巫山高】于濆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宋玉恃才者,憑云構高唐。自重文賦名,荒淫歸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鄉。
【巫山高二首】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
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見盡數萬里,不聞三聲猿。但飛蕭蕭雨,中有亭亭魂。
千載楚襄恨,遺文宋玉言。至今青冥里,云結深閨門。
【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飔然,
曉風飛雨生苔錢。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巫山高】齊己
巫山高,巫女妖,雨為暮兮云為朝,楚王憔悴魂欲銷。
秋猿嗥嗥日將夕,紅霞紫煙凝老壁。千巖萬壑花皆坼,
但恐芳菲無正色。不知今古行人行,幾人經此無秋情。
云深廟遠不可覓,十二峰頭插天碧。
用我的吧
7.有什么關于巫山三峽短的詩句
《水經注?江水注》中記載:「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后有人說是酈道元寫的,但也有持反對意見的。記得語文書上寫的作者就是他 課文好像叫《山峽》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鹿(今河北涿鹿縣)人。北朝北魏
8.關于巫山小三峽的古詩
1.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2.巫山幽陰地,神女艷陽年。 3.神女藏難識,巫山秀莫群。
4.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 5.巫山枕障畫高丘,白帝城邊樹色秋。
小三峽的峽谷兩側的山上曾有許多的飛泉瀑布,如今只能看到水流沖刷巖體的印痕,姿態神異的鐘乳石也被淹沒在滔滔江水之中。 在地下河的流動中誰又能知道再過幾百年沒有新的鐘乳石供人欣賞呢! 小三峽中也有懸棺古洞,現僅余一個可供觀賞。
卵石灘被淹沒在江面以下,美麗的三峽石只能出現在旅游品商鋪中了,無法體會親手撿拾的樂趣。 巫山小三峽與小小三峽旅游風景區風景如畫;她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蔥蘢,猿聲陣陣,饒有野趣。
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之美景。
龍門峽從龍門峽口至銀窩灘,主峽區3公里。雄壯巍峨。
兩山對峙,峭壁如削,天開一線,形若一門,素有“雄哉,龍門峽”之譽。 峽中有傳為中國最長的古棧道遺跡的起點處及龍門橋、龍門泉、青獅衛門、九龍柱、靈芝峰等勝景。
出峽口便是急流驚險的銀窩灘,船行其間,有著“巴水急如箭,巴船去如飛”之感。此峽的延伸部分是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經過琵琶州,闖過抹角灘。
9.描寫三峽景色的詩句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閣夜(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詠懷古跡(其三)(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竹枝(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巴東三峽歌(無名氏)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
10.描寫長江三峽的古詩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疑是天邊十二峰, 飛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燦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溪花笑日何年發, 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云。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悲秋 【唐】杜甫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云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并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 【唐】孟浩然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
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一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夢林。 蹉跎游子意,眷戀故人心。
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送王處士游蜀 【唐】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出峽 【唐】胡皓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楚塞云中出,荊門水上來。 魚龍潛嘯雨,鳧雁動成雷。
南國秋風晚,客思幾悠哉。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
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飖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唐】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愿似流泉鎮相續。 峽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猿不可聞。
一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杜甫三峽名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李白三峽詩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