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水天一色”的景色的詩句有哪些
1,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出自宋代:朱敦儒《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白話文釋義: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種顏色,看孤鴻明滅。 2,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
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出自宋代:張先《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白話文釋義: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致。
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起起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云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
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出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望洞庭》 白話文釋義: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里的一枚玲瓏青螺。
4,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出自宋代文學家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白話文釋義:碧云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著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著蒼翠寒煙。群山映著斜陽藍天連著江水。
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 5,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出自宋代: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 白話文釋義:天空碧藍,水色清明,山色天光,盡入江水,波平如鏡。水中游魚,清晰可數,不時躍出明鏡般的水面;水邊沙洲,白鷺點點,悠閑自得。
白天之溪,清澈而見沙底;清曉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2.描寫“天水一色”的詩句有哪些
黃河中流日影斜,水天一色無津涯。
——唐盧仝《蜻蜓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閣序》水天一色供游眺,短笛悲秋知音少。
——元徐有孚《漁家傲》天水相連為一色,更無纖靄隔清光。——宋歐陽修《月》天水相連成一色,策馬奔騰獨一人。
——佚名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唐劉禹錫《望洞庭》碧波千萬里,水色盡蒼茫;倚樓天際望,天水亦相連。
——佚名漁火伴寒鐘,海天一色同。——佚名千里云夢共賞花,海天一線如游馬。
——佚名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宋辛棄疾《鷓鴣天 送人》船頭解散雙鸂鶒,夜雨染成天水碧。
——宋晏殊《漁家傲·粉筆丹青描未得》收盡微風不見江,分明天水共澄光。——宋李之儀《鷓鴣天·收盡微風不見江》月中笑語,萬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圍。
——宋黃庭堅《減字木蘭花·月中笑語》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宋辛棄疾《鷓鴣天·唱徹陽關淚未乾》截流一棹破煙寒,天水同秋清渺渺。
——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3.望洞庭一詩中描寫水光月色交融部分湖面開闊開闊遼遠的詩句是什么
這個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湖光秋月兩相和”,描寫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表現出天水一色,玉字無塵的融和畫面。“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
“潭面無風鏡未磨”,描繪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4.有哪些水天一色的詩句
關于“水天一色”的詩句包括: 1、唐代劉禹錫《望洞庭》 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2、北宋張先《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節選)》 原文: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
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 譯文: 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致。
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起起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 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云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
游人為飽覽湖光山色,聽任畫船在水上緩緩行進。湖水明澈,波平如鏡,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鏡中移動,別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3、宋代朱敦儒《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原文: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譯文: 搖首出紅塵,醒和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衣服青帽子,習慣了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種顏色,看孤鴻明滅。
4、清代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原文: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譯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靜涼爽氣息,庭院中靜悄悄的人們都在納涼消夏。門簾高卷清風搖動著室內的蠟燭,竹影婆娑映照墻上就像一幅美麗的寫竹圖畫。
醉后躺臥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輕羅紈扇微微煽動涼氣徐發。荷塘里驟雨一下子就過去了,明天一定會是秋風蕭殺。
5、宋代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原文: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碧云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著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著蒼翠寒煙。群山映著斜陽藍天連著江水。
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望洞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平樂·池上納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蘇幕遮·懷舊。
5.望洞庭里什么字表現出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畫鏡
“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 境。
【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譯文】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請采納~
6.望洞庭這首詩中的兩字是指什么和什么,什么字表現出水天一色無塵的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原文】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解釋】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光芒。
(3)兩:指湖光和秋月。
(4)和[hé]:和諧,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5)潭面:指湖面。
(6)相:相互。
(7)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模糊。
(8)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9)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0)遙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遙望洞庭山水翠”一說。
【譯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和諧 。當沒有一絲風的時候,就像一面未經打磨的迷蒙的銅鏡。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顯得蒼翠欲滴,從遠處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銀盤盛放著的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中心思想】
《望洞庭》中,詩人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表達了詩人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創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長慶四年(公元824年)秋,劉禹錫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一次,劉禹錫轉任和州經過洞庭湖,觀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寫下了此詩。[6]
請采納~
7.描寫望洞庭美景的詩句
《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
其全文詩句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全文詩句如下: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 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
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說。
其全文詩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翻譯】 在巴陵放眼遠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見君山孤零零地飄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別后就像難和神仙相遇一樣,懷念的心緒如同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遠深長。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翻譯】 鏟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讓湘水暢快地四處流淌。
這浩瀚的湖水像是無盡的美酒,讓我們開懷暢飲,醉倒在這洞庭秋色中。 《贈少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
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翻譯】 江湖漂泊,與君相逢嘆晚,卻苦離恨太多,黃葉飄飄,洞庭風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別淮陰,祝君成功如韓信,月照高樓,心緒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風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翻譯】 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云邊上買桂花酒去。 《春夜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益。
其古詩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翻譯】 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同王徵君湘中有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謂。其古詩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開書帙,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何日復同游。 【翻譯】 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瀟水和湘水緩緩北流入洞庭。
不能回家鄉,只能在萬里之外做返家之夢。離家遠游之客五更夢醒,更加寂寞憂愁。
不用打開書套,只想登上酒樓。我的朋友都在長安和洛陽,什么時候能和他們一起暢游。
《別舍弟宗一》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柳宗元。其古詩全文如下: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翻譯】 生離死別人間事,殘魂孤影倍傷神;柳江河畔雙垂淚,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黨弄權離京都,六千里外暫棲身;投荒百越十二載,面容憔悴窮余生。桂嶺瘴氣山林起,烏云低垂百疫行;欣聞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會惟賴南柯夢,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荊門現,云煙繚繞恍若真。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
其全文詩句如下: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 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全文詩句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憾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翻譯】 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www.slKJ.org輝映迷離難辨。
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想要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
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登岳陽樓》作者是宋代文學家陳與義。
其古詩全文如下: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翻譯】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翻譯】 登上岳陽樓,遠望天岳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
江水流向茫茫遠方。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望洞庭中描寫水天一色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