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三月景色的詩句
蝶戀花 宋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木蘭花 宋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形容三月的詩句
1、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的《春日》宋
2、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的《絕句》唐
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明
4、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李白《古風》唐
5、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杜甫的《絕句漫興九首·其二》唐
6、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王涯的《春游曲》明
7、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春思》
8、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的《絕句》
9、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春望》杜甫
10、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唐杜甫《春運》
1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2、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1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
14、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盂珠》
1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16、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17、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的《晚春》
18、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春日》宋代: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賞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作者介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3.形容歲月逝去詩句
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2、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3、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詩》
4、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雜詩》
5、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王九齡《題旅店》
6、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7、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竇娥冤《竇娥冤》
8、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杜牧《送隱者一絕》
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10、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11、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王世貞
1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4.關于三月的詩句
《詩經·小雅·出車》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初春小雨—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行—賈島
去去行人遠,塵隨馬不窮。旅情斜日后,春色早煙中。
流水穿空館,閑花發故宮。舊鄉千里思,池上綠楊風。
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云--韋莊
春云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
官辭鳳闕頻經歲,家住峨嵋第幾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一聲鐘。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5.形容親人逝去內心無限悲傷思念的詩句
朋友,我任務,望采納!1)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納蘭容若2)《江城子》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懷念妻子的。
3)《離思五首》之四,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還是寫給妻子,跟上面一樣都是忠貞不二。
(其實這兩哥們兒都是風流無限)4)悲嬋娟欲斷魂,難斷魂,鏡若水月不染塵,風亂琴心焚。怕傷神,偏傷神,流云不解舊事痕,故人是路人。
5)雜章瑤琴對月鳴兮,玉竹映鏡無塵。凄戚多難言兮,枯坐兀自傷神。
若能得其人兮,焚心絕情斷魂。飄零似舊夢兮,故人變作路人。
6)醉秋月蟾宮落桂八月中玉液飄香玉樓東錦書誰托鴻雁去流離浮步若乘風。
6.描寫三四月景色的詩句
大林寺桃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7.關于描寫陽春三月雪化飄落的詩詞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呂巖《劍畫此詩于襄陽雪中》?;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元·華幼武《春雪》?;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
“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元·白樸《天凈沙·冬》?。
手、掌、席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清·錢謙益《雪夜次劉敬仲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鹽、塵、柳絮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葉、藻 “彤云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葉飛來麥已青,更煩膏雨發欣榮。”?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8.描寫月亮思念親人的詩句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卻下水精簾, 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20.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