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山居”的 詩詞有哪些
1、照水冰如鑒,掃雪玉為塵。何須問今古,便是上皇人。 醉臥茅堂不閉關,覺來開眼見青山。——唐·陳寡言
2、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 ——唐·杜光庭
3、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唐·杜光庭
4、冥心棲太室,散發浸流泉。采柏時逢麝,看云忽見仙。 ——唐·杜光庭
5、夏狂沖雨戲,春醉戴花眠。絕頂登云望,東都一點煙。——唐·杜光庭
6、不求朝野知,臥見歲華移。采藥歸侵夜,聽松飯過時。 ——唐·杜光庭
7、荷竿尋水釣,背局上巖棋。祭廟人來說,中原正亂離。 ——唐·杜光庭
8、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閉門留野鹿,分食養山雞。——唐·王建
9、桂熟長收子,蘭生不作畦。初開洞中路,深處轉松梯。——唐·王建
10、歸來青壁下,又見滿籬霜。轉覺琴齋靜,閑從菊地荒。——唐·朱慶
11、柏樹松陰覆竹齋,罷燒藥灶縱高懷。 世間應少山間景,云繞青松水繞階。——唐·顏仁
12、重猿圍淺井,斗鼠下疏籬。寒食微燈在,高風勢徹陂。——唐·可止
2.形容山居的詩句
元好問的<山居雜詩>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聲.樹高風有態,苔滑水無聲. 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天門山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描寫關于鄉村田園生活的詩句有哪些
過故人莊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律,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
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積雨輞川莊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積雨輞川莊作》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被選入清代蘅塘退士編的《唐詩三百首》。此詩以鮮麗生新的色彩,描繪出夏日久雨初停后關中平原上美麗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寫詩人靜觀所見,后四句寫詩人的隱居生活。
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詩寫景生動真切,生活氣息濃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清新明凈,形象鮮明,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
3.商山麻澗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云光嵐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秀眉老父對樽酒,茜袖女兒簪野花。 征車自念塵土計,惆悵溪邊書細沙。
《商山麻澗》是晚唐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前六句寫景,描寫了春天傍晚時山村的景象;后兩句抒情,寫詩人自己的悵惘。
全詩描繪了秀麗的風景、農家淳樸的生活,充滿了濃厚的詩情畫意,抒發了作者宦游的惆悵和滄桑之感。全詩格調清明,色彩鮮秀,艷麗如畫。
4.野老歌 年代: 唐 作者: 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野老歌》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樂府詩。此詩寫一個農家老夫在高額的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最后過著依靠拾橡實填飽肚皮的生活,表現了農民在租稅剝削下的悲慘生活,并與富商大賈的奢侈生活對比,反映了不合理的社會現實。
全詩語言樸實,感情沉郁,運用對比手法,揭露了統治階級橫征暴斂的罪行,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本質。 5.辛夷塢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辛夷塢》是唐代詩人王維《輞川集》詩二十首之第十八首。
全詩短短四句,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此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境描寫插入其中,一前后境況迥異,由秀發轉為零落。
盡管畫面上似乎不著痕跡,卻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 6.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
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清美;下闋抒發使人感奮的議論,即景取喻,表達有關人生感悟,啟人心智。
全詞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致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