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烏江的詩句
全唐詩卷647_11 「詠史詩。烏江」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全唐詩卷647_42 「詠史詩。垓下」胡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垓下歌
漢?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
肯為君王卷土來?
《詠項羽》 于季子
北伐雖全趙,
東歸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烏江恥學鴻門遁,亭長無勞勸渡河。--《項王》汪紹焻
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
肯為君王卷土來?
詠史詩·烏江
年代:【唐】 作者:【胡曾】 體裁:【七絕】 類別:【懷古】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2.烏江風景作文
昨夜秋風,為梧桐雕上了那古老神秘的花紋,伊人衣帶漸寬,人日漸憔悴,臨窗遠望,望斷天涯路。
零丁的柳葉,刻這古老的文字,敘述著霸王別姬的故事。 清冷的細雨,用它深沉的綿情,把那催人淚下的風景,洗得血一樣的清晰。
漢兵已掠地,四面楚歌聲。霸王仍在戰場上拼死一搏。
營帳中的虞姬,眉頭緊蹙,焦急等待著,等待著…… 終于,楚霸王回來了,依然是那樣威武和英俊。虞姬走出帳外,看自己魂牽夢繞的霸王,從迷蒙的硝煙中,身著鎧甲,胯下是威武高大的烏騅,由遠及近,縱馬奔來。
馬蹄的聲音蹬蹬作響,與虞姬的心跳同步。 山上的杜鵑花,開得血紅,映襯著虞姬的兩行清淚。
連城的烽火映紅了半邊天,一縷縷告急的狼煙直沖云霄,像幾根擎天的巨柱,支撐起這片灰黑色的天。忠誠的烏騅馬載著霸王和虞姬在滔滔的烏江邊飛馳,霸王一手緊握韁繩,一手緊緊抱住虞姬,風吹起她長長的白裙,烏黑的長發,穿行在硝煙中。
遠遠的身后,追兵殺聲震天。 后面,馬蹄聲漸行漸近;前面,烏江水吞天沃日; 烏騅,此時已筋疲力盡。
霸王下馬,牽馬蹣跚前行。虞姬卻也執意下馬,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秋天的風啊,把烏江兩岸的樹葉吹得嘩嘩作響,虞姬松開了項羽,看了看天上那顆白熱的太陽,把視線定格在霸王臉上,淚水滂沱,顫聲道:“大王——”話音未落,虞姬飛快地拔出霸王的佩劍……烏江的水,變得溫熱,殷紅。 霸王悲痛的呼聲隨呼嘯的風回蕩在江面上,“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佩劍上虞姬的血痕猶在,回頭望追兵的快馬已到,劍光一閃,歷史在這一刻定格,滔滔江水成為這催人淚下的歷史風景最忠實的見證。
最壯麗的犧牲,是對英雄的贊頌。而英雄背后的美人,付出的卻是最凄惋的人生。
英雄背后美人痛,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幕幕最催人淚下的風景。
3.描寫烏江的詩句
全唐詩卷647_11 「詠史詩。
烏江」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全唐詩卷647_42 「詠史詩。垓下」胡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垓下歌 漢?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 肯為君王卷土來? 《詠項羽》 于季子 北伐雖全趙, 東歸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烏江恥學鴻門遁,亭長無勞勸渡河。
--《項王》汪紹焻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 肯為君王卷土來? 詠史詩·烏江 年代:【唐】 作者:【胡曾】 體裁:【七絕】 類別:【懷古】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4.關于烏江的詩句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疊題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詠項羽 李清照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詠史詩·烏江 【唐】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烏江 【宋】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變雙,漢騎飛來肯受降.
早與虞姬帳不死,不教戰血到烏江.
5.贊美烏江的詩句
詠史詩·烏江
年代:【唐】 作者:【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烏江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變雙,漢騎飛來肯受降。
早與虞姬帳不死,不教戰血到烏江。
題烏江亭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6.形容烏江的句子
全唐詩卷647_11 「詠史詩.烏江」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全唐詩卷647_42 「詠史詩.垓下」胡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絕句 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垓下歌漢?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題烏江亭杜牧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詠項羽》于季子 北伐雖全趙,東歸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烏江恥學鴻門遁,亭長無勞勸渡河.--《項王》汪紹焻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7.描寫風景的詩句有什么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絕句 僧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8.關于烏江三峽的詩句
詩句:《上三峽》 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及三暮,不覺鬢成絲.《三峽歌》 陸游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朝云暮雨渾虛雨,一夜猿啼明月中.《入峽次巴東》 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萬里工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竹枝詞九首(其七) 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巫山曲 》 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蓬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秋興》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在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長江》 杜甫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朝宗人共悒,盜賊爾誰尊?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古詩: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疑是天邊十二峰, 飛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燦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溪花笑日何年發, 江客聽猿幾歲聞.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云.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悲秋 【唐】杜甫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云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并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 【唐】孟浩然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一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祖席宜城酒,征途云夢林. 蹉跎游子意,眷戀故人心.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送王處士游蜀 【唐】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出峽 【唐】胡皓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楚塞云中出,荊門水上來. 魚龍潛嘯雨,鳧雁動成雷. 南國秋風晚,客思幾悠哉.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 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飖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唐】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
9.列舉三首寫項羽烏江自刎的詩詞
1、《題烏江亭》 唐代.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譯文: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
能夠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男兒。西楚霸王啊,江東子弟人才濟濟,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2、《烏江亭》 北宋.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譯文: 上百次的征戰使壯士疲勞、士氣低落,中原之戰的失敗之勢再難挽回。
雖然江東子弟現在仍在,但他們是否還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來? 3、《詠項羽》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活著的當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烏江亭: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的烏江浦,自古為一渡口,秦漢之時即設有亭長,是我國最早的驛亭之一。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兵敗自盡,烏江亭由此聞名古今。
擴展資料: 前203年(漢四年)楚漢鴻溝劃界后,項羽領兵東歸,劉邦也欲西還。這時張良、陳平對漢王說:“漢有天下大半,諸侯皆附之。
楚兵疲食盡,這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今若勿擊,真所謂‘養虎遺患’。”
劉邦聽從。 前202年(漢五年),劉邦一面派使者聯絡各地諸侯王,約定共同滅楚,一面親自率軍追擊項羽。
十二月,項羽敗逃,至垓下,被圍(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自垓下突圍后,行至陰陵迷路,為漢軍追上,再退至東城。 向東至烏江亭自殺身亡。
此烏江以亭制隸屬于東城縣。據《輿地廣記》載:“烏江本秦東城縣之烏江亭,項羽欲渡烏江即此。
《太平寰宇記》稱:“烏江縣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