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春天湖水的古詩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元好問《泛舟大明湖》
浮萍破處見山影.張先(子野)《題西溪無相院》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馮延巳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落花搖情滿江樹.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唐 白居易《春題湖上》
2.描寫湖水的詩句有那些
>-----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鄭清。
3.描寫“春天湖水”的古詩有哪些
移家別湖上亭唐代: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宋代: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
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
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
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南湖唐代:溫庭筠 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飄然篷艇東歸客,盡日相看憶楚鄉。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清代:朱彝尊 穆湖蓮葉小于錢,臥柳雖多不礙船。 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
屋上鳩鳴谷雨開,橫塘游女蕩船回。 桃花落后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唐代:李白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 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湖闊數千里,湖光搖碧山。
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
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簡介: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溫庭筠: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
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后裔。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
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
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
有 《花間集》遺存。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4.描寫湖泊 詩句
《小池》楊萬里·宋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宋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蘇軾·宋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洞庭》 劉禹錫 ·唐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贈汪倫》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按要求寫詩句.描寫湖泊的詩句,描寫山峰的詩句,描寫秋天的詩句,
秋天: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月亮:唐·王維: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唐·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宋·晏幾道: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唐·劉禹錫: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唐·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唐·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清·蕭詩: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唐·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張惠言: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唐·杜甫: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宋·蘇軾: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宋·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
6.描寫湖水的詩句有那些
<;謁金門>>;-----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鄭清
7.描寫湖泊 詩句
《小池》
楊萬里·宋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蘇軾·宋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洞庭》
劉禹錫 ·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贈汪倫》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8.描寫湖泊的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蘇軾)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清秋(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
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歐陽修)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不懂繼續追問,望采納,謝謝。
(*^__^*) 嘻嘻。